西行记(上)
客栈外面旌旗猎猎,沙声阵阵。旗面上写着一个“一”字,却早已是破洞百出。
屋门吱呀大开,一时飞沙走石。待小二慌张关上门后,尘埃落定,只见门口站着身高八尺大汗,冲天髻、灰布衫、沙地靴,脸蒙黑布,手持宝剑,一身尘土,露出两只铜铃般眼睛,所到之处,莫敢对视。
小二只是低声问道:“客官,打尖还是住店?”那英雄摘下蒙面,露出八字俏胡,也算英俊,喝到一声,喝水。听到这话,店内住客脸色涨的通紫,忍而不笑,独在一旁的突厥笑趴到桌子底下。这英雄却也不怒,双手环抱,单脚倚地,靠在柱子上,对着小二讲两碗。小二点头,连声说道好说好说,十文。那人不曾答话,小二纹丝不动。那英雄横眉一挑,手持剑鞘,宝石镶嵌其中,戳到小二眼前,信口说道,我有太宗通关文牒,待我西行归来,自当百倍奉还。
店内人人低声细语,霎时危机四伏。鎏金字体,红泥刻章,确是通关文牒。那老板哈哈大笑,声震于雷,自知将死而不知,太宗严令,禁止私自出关,若不偷渡,何以至此?悬赏印像在此,待我将你押回关内,换得赏钱。老板声色俱厉,有理有据,那英雄脸色变白,不曾想到此事,只道苦也,命也。说罢从身上衬衣掏出白色奶猫一只,且只能度你至此,又对老板说道,若不顾得它一时性命,定将拆散你这破茅屋。你且赏它一碗水喝,我自愿与你回关。只听那奶猫喵声阵阵,与那大汗耳鬓厮磨,好不令人怜惜。
左边突厥按捺不住,捧起两碗,递将过去。却不曾想,老板一个飞身上前,抵住突厥,不能向前,怒目而视,竟服软于桌前。上前一步,只问唐玄奘,你进门时可曾看我旗上何字?回曰“一”字。又上前一步,逼得其退至犄角,又问你可知“一”作何意?回曰千般万般皆出于“一”,自是开始之意。只听那老板哈哈大笑,声震于耳,看你面相丑陋,竟也如此迂腐。我于门前立一“一”字,是讲老子天下第一,任尔东西南北风,俱不入老孙法眼。翻身桌上,提起一罐酒来,一饮而尽。笑道,于我栈中,吃喝随意,且看你本事。
玄奘大喜,此人倒是性情中人。只是这本事,如何显露,见左边一蓬头旅客,心有一计。拔剑出鞘,剑尖侧于头前几毫,动作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如千般万般剑身游于头颅之外,数秒之间,收剑于身。哪还见蓬头垢面之人,眼前明明是一倜傥书生,真有还胎之伎。众人拍手,好剑好武功。那老板斜眯睇到,只曰雕虫小技,不值一看。突厥气愤不过,称自己力大无穷,单手举起千金巨鼎,若是玄奘比试过他,就要老板好吃好喝相待。老板轻蔑一笑,且比试来。
只见那突厥脱掉一身甲胄,露出满身隆肌,在场之人无不艳羡。玄奘论气力自是比试不过,只得以柔卸力,将那突厥如陀螺一般,玩弄于股掌之间。突厥一鼓而尽,伏于地前,动弹不得。老板只摇摇头,尽是街头把戏,你且胜我,即放你西去。未等说完,玄奘一个欺身上前,壁咚于墙,香吻一声。顿时地动山摇,老板脸红如猴屁,屋外旗杆应声而倒。老板推开玄奘,跳身楼上,紧缩房中。众人一阵吹哨,未曾想到两位都有龙阳之好。待吃饱喝足,玄奘携奶猫告谢辞行。
待走远时,那奶猫竟化作龙猫一只,玄奘坐于内。只听那龙猫问玄奘,真有龙阳之好,或忍辱负重?玄奘哈哈一笑,白龙,你跟我已多时,岂不知我喜好,她欺身于前时,早已知她是女儿身,男儿岂有蟠桃仙女之体香?”龙猫嘻嘻而笑,这才安心。不远处天动地摇,玄奘却不知惹出多大事端。
这悟空原是玉帝与嫦娥私生女,此事天庭众知,却无人敢私自讨论。其生来便与众不同,较常仙多出一只猴尾,天庭御医称为返祖现象,是其命理所在,断不可切除。玉帝羞愤难当,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能享受无极大道,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与四生五道芸芸众生,成就玉帝尊位,却未曾想仍未脱胎于教化。
玉帝俗姓为张,却另赐其“孙”姓,叫孙悟空。自出生后,玉帝便对其不闻不问。悟空疏于礼仪教育,又本性顽劣,时常戏于众仙诸神,搞得天庭是乌烟瘴气。而仙神皆知其为玉帝之女,虽无任何名分,却不敢随意造次,平日里只当尊重。玉帝听闻抱怨颇多,一怒之下,待其六岁时将其送至东海仙岛,菩提老祖私塾教育。
这菩提老祖向来以法术严谨教育严格著称,其底下高徒皆成仙得道。悟空初入此时,吃过不少苦头。其虽性情顽劣,于这天外孤岛,无人撑腰,早年尝遍条例酷刑,性情大为收敛。却说这悟空虽是幼儿,却天赋极高,想必是继承其父智商,竟将道观之书倒背如流,寻常技法,只消两日便可学成,而其一众师兄寻找法门而不可得。菩提老祖见其天资聪颖,大有将其衣钵传授于她之意,悟空却百般推辞,曰道法自然,何须守观而悟天地之事,我自天地自由人,自当自由来去。菩提老祖大加赞赏,是其过于执拗,将七十二变化绝技与筋斗云悉数传于悟空,再未提到此事。
悟空十六生日,正直碧玉年华,已是倾国倾城难以形其貌,身材曼妙天地为之动容,只是这只猴尾,却显的猎奇。而其技法娴熟,已至出神入化之境。悟座会上,菩提敲其头三下,悟空自知。半夜摸至师傅寝屋,敲门三声。屋门大开,只见师傅早已换好便装,携悟空手不说一话,叫来筋斗云,两人离开道观。悟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师傅是何用意。半柱香时间,筋斗云停下,此地乌漆麻黑,目不识物。菩提老祖嘿嘿一笑,手掌撑天,只见群星显现,天空璀璨明目,又手对着下方岛屿画圈,瞬间万物生长,桃花盛开,芬香刺鼻。
悟空喜极而泣,想在天宫天上银河每日可见,却从未像今天绝美动人,而父母也未曾关心爱护,又无朋友交心,不觉心里又苦又乐,转身扑进老祖怀中。老祖抚其头,宽慰道此地名为花果山,景色秀丽桃花遍野,原是我修仙之地,山中有灵猴数群,皆通晓人性,我将此地赠与你做生日贺喜和饯别之礼。悟空听完大惊,问何为饯别之礼,老祖呵呵一笑,说你我缘分已尽,就此别过,从此以后莫在外人面前提我是你师父,自此保重。说罢竟然消身而去。悟空不知做错何事,连叫三声师傅,却不曾听见有人回应,周围慢慢暗淡,只觉心中惨淡,伏于筋斗云上,竟也沉沉睡去。
待悟空一觉醒来,已是大亮。不知觉这筋斗云将其带入洞中,一片水光潋滟。睁眼一看,四周围着一群小猴弥,正搔首挠耳望着自己。悟空原也有些像猴,心内觉得亲切,站起身来活动筋骨。话说猴弥看见悟空身后尾巴,叽叽喳喳一片,磕起了头来。悟空吃了一惊,不知发生何事。一只婴儿大小猴子,蹿身跳进悟空怀里。低头看其无辜大眼,一时母爱泛滥,想必这些猴子把自己当做山中大王。
连续数日,带着猴弥将这花果山改成一片水天福地。又教其识字认数,烹食穿衣,俨然一派世外桃源模样。有猎人至此,看到一片景象,报至州官。后州官带衙门众人,上山收剿,却不知悟空本事,被悟空打将下来。不想那州官竟跪地撒泼,直让悟空将其杀死。悟空讲:“我与你无仇无怨,为何杀你?”那州官躺在地上呻吟道,“你这里一片世外桃源,州府皆知,民众皆奔赴此地而来,那我又有何脸面面上朝廷,不如就地杀死”。悟空倒未曾考虑此事,并不愿民众迁移多来打扰,也不想做个全能世主,只问那州官有何方法?那州官一听,事有回旋,陪笑道,“猴王你不愿伤人,亦不想被人打扰,我这且有一个万全之策。我将此地划为重税区,每月上缴赋税,自无人再敢靠近。”悟空心念别无他法,只好签约答应。
回程路上,一众衙官拍其马屁,道州官大人聪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州官哈哈大笑,讲:“无非是猴修炼成精,可又怎比得了人精。任她有翻天本事,又怎能翻出我这掌心。”回府后,又立一表,内容叙述如何与那猴王殊死搏斗,又如何大获全胜,言辞恳切情节动人,上书朝廷,又获嘉赏,此为后话。悟空签定合约,每月上缴赋税,倒也不急,一根猴毛变将出来,且顶个百八十年。
这日正在山中休息,只听洞外超声大作。悟空心烦意造,直问发生何事。只见小猴弥簇拥着一个白胡老头进了洞来。悟空正想问此为何人,脑中却突然回想起来想那悟空小时,顽皮异常,时常揪着太白金星老头的胡子荡秋千,今日一见,儿时回忆一下上了心头,眼角含着泪,一下跳到太白面前,揪着胡须又玩了起来。太白只见一俊俏女子上前一把抓住自己胡子,正兀自纳闷,直到看到那女子尾巴,这才舒展眉头,听他感慨道,“你走时只是一个顽皮少女,身高不到膝盖,而今竟然和我一般身高了,俊俏了漂亮了。”说完竟然当中流出眼泪来。至此,悟空也再也忍不住,一下扑进太白怀里哭了起来。十年离家,再见亲人,场面之感人让在场之人无不流涕。
两人互说起陈年往事,又谈些近日趣事。太白不胜感慨道:“教书传业,女工种田,领众猴弥造就这一片世外桃源。若是玉帝看到此番光景,不知该怎样欣喜。”悟空心有不悦,转过头讲,“太白叔叔此番下界,是奉了玉帝老儿的命令吧,到底所谓何事?”太白知其心事,知其父女两人互有隔阂,只听他讲道,你母亲嫦娥仙子听闻你学成归来,心里甚是挂念,让我来通知一声,想要母女天庭相会。”悟空听是其母亲意思,心里顿生难过,离别已久,却不知母亲如何。和身边猴弥交代几句,便共赴天庭。
却说悟空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早已不知把太白甩掉何方。直接越过这南天门,飞上九重天,去各路星宿神仙洞府骚扰。众仙虽不知这俊俏道士来路,但凡看其尾巴,悉数惊慌。小魔头又回来了,消息瞬间在仙界传开。绕界一圈,却不见其母身影。后太白急急赶到,一问才知,嫦娥仙子在悟空被送走后,便隐居于广寒宫中,再未出门一步。悟空一个飞身赶至广寒宫,此地寒冷异常、冷清落寞,越发恨起玉帝老儿。连声敲门,声嘶掬泪,“是孩儿回来了,是孩儿回来了。”宫门大开,是一美貌少妇,怀抱一只白兔,正是自己母亲嫦娥仙子。两人相拥而泣,正是十五,圆月当空。
母女各诉心事,不知日月几何。嫦娥见悟空穿衣犹如假小子,心中一酸,携悟空奔至衣帽间。原悟空穿着道服,卷发为髻,如俊俏小道士。仙子为悟空打扮一番,竟凭空多出一位美少女。蛾眉如黛,满腮嫣红,长裙旖旎,珠光宝气,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若洛神复生。去听嫦娥伏于悟空肩膀,悄声问其是否有过初红?悟空不解,嫦娥仙子心里明白便敷衍过去。
正在此时只听天空铃声大作,是天庭早朝时辰。众仙举牌列为其中,悟空无牌无位,只得偷偷排在最后。只见玉帝满身华衣,居于金銮殿上,询问众仙有何事启奏。太白金星出列向前,说道:“下界有一仙山宝地,物质富饶,生活富足,小仙经过此地竟至流连忘返。最后得知竟是一群猴弥居住于此,小仙心内好奇,猴弥如何像人一般耕作劳息。经当地猴弥引路,找到管理此处之人,竟是一年轻小道长。后见其身后猴尾,多半猜想是当年悟空,上去询问竟真是悟空,不禁感慨悟空管理有方,有德有才。”玉帝说道:“现悟空正在何处?”太白只道,“悟空法力已不是往日可语,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老臣法力有限,竟将悟空跟丢了。现应和嫦娥仙子在一起。”正在众仙猜测之时,只听后排有人说道,悟空在此。
众仙回头,只见后殿站着一衣着华美面容姣好之女子,低头做礼。各位皆面面相觑,难道此女便是当年闹得天宫鸡犬不宁的小魔头,这分明是仙班天女。玉帝叫悟空上前殿来,所到之处无不引得仙人注目,犹如其母嫦娥仙子刚到天宫之时。听玉帝问悟空,“太白所言之事属实?”悟空此时静如处子,一是为给母亲面子,以免辜负一番苦心,二来悟空出落成人,生出一种羞耻心。只是此时,想起母亲遭遇,不觉这玉皇大帝道貌岸然,心生愤慨,却不好发作,只好并不言语。玉帝见其不语,早已对策,却问众仙悟空造福一方,是可造之才,可封其做什么官职?众仙一时议论纷纷,却并无人敢上前回应。玉帝又问,何方可有空缺?后有人说蟠桃园缺个看园的。玉帝便将暂将悟空安排与此。
玉帝此番将悟空招上界来,是想安排一官半职,待坐满时期,便可任由其安排。但众仙虽心知肚明,不敢言语,却多有不忿。想着哪路神仙无不是经过百世磨练,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今这悟空虽然本领高强,却直达天庭,确让人心生怨恨。却说那悟空本也不稀罕一个看桃的院子,只是自己呆在下界却也无聊,天庭毕竟是家,在此也算逍遥自在。
这日,悟空摘了几颗蟠桃,又在这天庭胡逛。忽见天空星罗棋布,星座依次闪现,后如水波一般荡漾开来,悟空不觉看呆,虽已经过这里百次,却从未见到如此景象。“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有人忽在某处在念诗。只见远处一群天马飞驰,樱花随行,待飞至悟空面前时,樱花红渐渐变为白色直至消失。而天马群里一位书生模样的人下了马,又问悟空,你可知“这句诗后半句?”悟空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只见书生拿出折扇一把,敲在手中说道,“后两句与你母亲相关,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为下界凡人所做,我们身为仙人有着万般好处,却不如人类有趣。”
悟空也是一只半解,扔给他蟠桃一颗,觉得此人甚是可爱。问其姓名,那书生捏开折扇说是天蓬,又说我这有句良言,你虽为玉帝千金,骨子却桀骜不驯,这天庭繁文缛节甚多,早点下凡或可留住性命,莫等闯了大祸难得收拾。”只觉他乡遇故知,道谢一番,说罢便要走。天蓬却叫住悟空,将头上发簪交于悟空,说“这发簪原是东海定海神针,后上供天庭,我便收了去,经匠人打磨改造做成发簪,现赠与你,日后必有用处。”悟空道谢,说罢便骑天马而去。只见那发簪通体为银色雕刻精美,镶嵌宝石珍珠,异常华贵。
却说这日,悟空如往常一样,在这蟠桃园里闲逛。见七仙女提着篮子进了园子,便要拆摘蟠桃。七仙女与悟空互为不顺,虽悟空也应为仙女,只是未有名分。七仙女只当悟空是一看园子的,碍于父王情面,无任何刁难,只不言语罢了。
悟空见其进了自己领地,便要好好捉弄上一番。上前便问,“姐姐们,平日不相见,今日怎有空看我来?”那七仙女笑作一团,大姐上前回应说:“我们为庆祝王母寿宴筹备蟠桃会,特此来摘蟠桃。”悟空一听来了精神,问这蟠桃会上可有好吃好玩?三姐回到,好吃好玩那是当然,数不尽的锦衣玉食,看不完的歌舞表演?”悟空高兴地翻身跳到树上,只问如何去得。七仙女又笑作一团,说“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 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你这小小看园子,如何去得了。”
悟空只觉得脸上火辣,想原也是娇生惯养,何曾受到此等侮辱。用法定住七仙女,将这院中蟠桃树悉数打倒,便逃回了下界,回了花果山。王母得知后大怒,便向这玉帝施压。玉帝耳根一软,又受文武百官进谏,便派了天兵天将捉拿悟空。一时花果山上乌云密布,战歌嘹亮。打头的是三只眼杨戬。却说杨戬在朝堂庙会上见悟空时,便一见倾心,只在洞口呼唤悟空出来。出来洞口,只见杨戬直直地杵在那里,问叫她何事?杨戬一对视悟空样子,竟不觉呆住,忽地回过神说,“你毁坏蟠桃园果树,破坏王母蟠桃盛宴,你可知罪?”悟空回说确是自己。杨戬说:“既然如此,你且随我去伏罪。”悟空讲:“我自然会同你回去,不是怕你们人多,只是不愿伤到这些猕猴。杨戬,你曾为凡人,凭一己之力力抗众神劈山救母,这点我非常佩服。说起来你是玉帝外甥,咱俩算起来也算表兄妹,如今你身为天神,是否想过以前若是没有成功该当如何?”杨戬大吃一惊,不知悟空竟然问出这话来,一时语塞。
只听天空鼓声阵阵作响,杨戬只说:“今时不如往日,在其位谋其政。”悟空邪魅一笑,从猴弥手中接过一个铁棒,说道,我还是想和你比试比试。说罢,打将过来。杨戬本就法力高强,用一三叉戟斜斜挡住。几番回合下来,悟空略微下风。一来是因为悟空虽精通法术,实战经验却少;二来,手中铁棒原也是凡铁,哪能抵得住仙人武器。不过悟空说那些话原本就是为了扰乱杨戬心神,再加上其又仰慕悟空,只用的五成法力。很快,悟空找到法门,杨戬便败下阵来。悟空也不伤他,只和他说:“你本性正直,不过兵不厌诈。如今胜过你,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你且回去告诉玉帝,若是这样打下去,我未必会输,只会两败俱伤,我愿意和他谈谈条件。”众神见武力第一的杨戬败下阵来,一时乱了阵脚。哪吒年少气盛,还想上阵,却被托塔天王拦了下来,只说:“这是家事,莫要牵扯”,只好作罢。
玉帝原也不愿伤她,听闻悟空愿意谈谈条件,而众仙也无异议,便将悟空招上殿来商议。最后经过几轮谈判,天庭保的花果山一世平安,并且免除掉悟空罪责,条件是要随转世十世金蝉子去西方取经受尽八十一难。悟空临走前,去了广寒宫,嫦娥为她置办了几套女孩装束,又拿出一件金丝战袍,甚是威武。临走之时,又相拥而泣一场,此去经年,不知何时再见。
故此悟空在关外变出一家客栈,等候于此,本想戏耍玄奘一番,却不想反被其强吻戏弄,使得悟空又气又恨。
话说悟空又怎是肯吃亏之人,此仇必会向唐玄奘讨回来。只是自己变化毫无破绽,不知那汉子怎么看得出来。便召唤来自己在花果山的朋友黑熊。这黑熊原是在花果山下黑熊修炼成精,时常以山间野物为食,却不想被猎人发现,多亏悟空及时相救,不然怕已早做别人腹中食。后悟空划山为界,黑熊便再无忧无虑。黑熊一听悟空召唤自己缘由,气愤异常,发誓定要将这玄奘撕成碎片。
按照唐玄奘行程,此行多半到了西番国境。悟空带黑熊飞上天空,低头巡视,不一会就发现唐僧一行踪迹。只见一只大猫在山间跳动,灵活自如,这唐玄奘正坐于其腹中。悟空气不打一处来,对着黑熊讲:“这糙汉真是诡计多端,原在客栈从怀中拿出小奶猫一只,装作可怜,来白吃白喝,没想到竟是方便交通工具。哼,这回必要拆穿他的把戏。”
说罢,悟空吹口气将黑熊变成老僧,又飞身至山脚下将一破庙变成禅院,且等唐玄奘到来。不多会,只见一年轻小僧,手握禅杖身着破衣,正踽踽走来。这种简单障眼法,悟空一眼就看破。在面前经书变化出字迹,告知黑熊,却哪知这黑熊并不识字。黑熊并不知来者即是唐僧,悟空也不知黑熊不识得字。此刻那小僧正走进大殿之中,黑熊背对着他只假装闭目打坐。只听那小僧说道:“师傅多有打扰,我自游行僧人,路过此地,想借贵地一用,生火煮食。”但黑熊既能修炼成精,自有其一番本事,他算得时辰,此时并无他人经过,又突冒出一白净小僧,那多半就是唐僧了。只见那老僧转过身来,合手做礼,说:“不知高僧来自何方,所游何处,又到何方?”唐玄奘回话道:“恕贫僧愚钝,到如今修行二十几载,确无法参破这三个疑问,只兀自在这世上飘零。”灰熊不知此番问话,正是人生三道终极命题。灰熊见其答非所问,也兀自不去理他,只道厨房在后堂,便转身静思。唐僧道谢后,便去后堂煮食。
想悟空后悔叫来黑熊,论打架喝酒,是把好手。可是设计骗人,也只能手足无措。正在悟空如热锅上蚂蚁,不想这唐玄奘又回到大堂之上,只见其身边霞光四溢,红光满室。老僧也感知到光芒,回身一看艳光射眼,眯眼再瞧,只见唐僧身披大红袈裟,上面镶嵌明珠佛宝无数,锦缎华丽,美不胜收,那老僧直看直了眼。这黑熊精虽为山中一怪,却自由孤苦伶仃,不曾见过多大世面,看唐玄奘披着宝石袈裟,观音面前叩首打坐,不觉入得角色太深,竟嫉妒起来。
只听老僧对着唐玄奘搭讪起来,“敢问师傅,如何得这宝贝袈裟?老僧活有七十载,也不曾见得如此宝物。”唐僧做礼回曰:“这袈裟是我路上远游之时,遇到一得道高僧,他讲我们有缘,在不久圆寂之时,将这袈裟传送给我。说是可以延年益寿,且增加修行。若是大师不嫌弃,可咱保管一夜,待我明日他去之时,交还于我便可。”那老僧听闻喜不自胜,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待互相交谈几句,老僧便携袈裟去禅房休息。黑熊精拿了袈裟在这禅房来回踱步,仔细检阅,喜不自胜。悟空化个分身下来,直问这黑熊精怎么回事。黑熊这才想起来该办之事,只说是迷了心窍,一时糊涂。
悟空看黑熊不知怎么也着了唐僧的道,就说待我再会会他。说罢,化身一只沙弥,端着一杯清茶上前殿去,放迷魂药于其中。玄奘见有沙弥进殿,便问:“以为这院内只有老僧一人,却不曾想还有位俊俏沙弥?”沙弥只讲说:“我在后院劈柴,故高僧未曾得见。今日有采摘新茶,还请高僧品尝。”唐僧道谢后,拿起杯子闻过之后便说:“确是好茶。”正待喝时,却问小沙弥,这院名为何?悟空回曰,观音禅院。唐玄奘做一个恍然大悟状,说道:“原来此院是南海观世音座下禅院。说来,我与观音大士也有过一面之缘。”边说边要喝下茶去。谁知茶刚到嘴边,便又停下,又问:“这禅院可有女人?”悟空先是焦急不安,后听此话,竟大吃一惊。
心想难道是自己又露出什么破绽,一股青烟,露出了真身。只见殿中多出一梳着整齐发髻美貌女子,身着黑色异服,刚才的小僧不知哪里去了。那玄奘哈哈大笑,将手中茶杯摔了出去。只听悟空怒道:“我七十二般变化,你到底是有何本事猜出我来的?这杯中有毒你也知道,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唐玄奘答道:“杯中有毒,这我倒不知。只是我们之间有何深仇大恨要来如此害我?”悟空回:“你侮我在先,我定要讨回面子。”唐玄奘又嘻嘻一笑,说:“只怪你体香迷人,让我情难自持。你有一股独特清香,寻常人是闻不出来,可我的嗅觉却独一无二。你靠近我时,我便发觉你是客栈老板。今见你如此美貌如花,就更想非礼一下了。”悟空眉毛一竖,骂道:“死到临头,还敢说这淫词烂语,看我把你打成肉酱。说罢,拾起一根木棍,便向玄奘砸将过来。
玄奘就地打坐,念出咒语,在其周围形成保护圈。可是悟空法力实在太高,玄奘怕难以久持。忽地从玄奘怀里飞出一个项圈,那项圈直直地向悟空飞来。悟空吃了一惊,不知是何宝物,拿棍敲打几下,棍子竟然裂开。随后用手搏斗撕扯,毫无用处。却见那项圈裹住悟空左手中指,慢慢变小直直锁死。悟空使劲去拔,却毫无用处。只听玄奘说道,“不要浪费力气,毫无用处的。”悟空恼怒异常,想和天庭对抗也不曾吃过如此大亏,从身上拔下发簪,直向唐僧刺去。
却说唐僧见悟空拿着发簪刺来,并不闪躲也不念咒。只听身后有人大叫一声,去。悟空便被两片荷叶紧紧裹住,动弹不得,只是这发簪却已插进唐僧右臂之中。原来唐僧身后之人,竟是那观音泥像。再定睛一看,这泥像四分五裂,从中出来一端庄女神,一手持净瓶,一手握浮尘,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南海观世音。悟空看到此处便已明白,原本自己想要设计抓住唐僧,却不想反掉进别人陷阱之中。直骂观音菩萨和唐僧不要脸,欺负无知少女。
菩萨不怒反笑,边用法术提玄奘治疗伤口,边说道:“你年纪虽小,却有通天本事。若得善加利用,必将有所作为。”悟空倒说:“仙佛,我无任何兴趣,都不如自由自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菩萨说:“你现在修为甚浅,待到得西天,自会有另一番境界。”悟空口舌之上自争辩不过她,只转过脸去,不作回答。菩萨沾取水晶瓶内一滴水,滴在玄奘伤口之上,不会就已痊愈看不出伤痕。
就在此时,黑熊精被袈裟裹着跳上殿来,看着悟空也是一般模样,不禁叫苦道:“我刚披上这袈裟,忽地就将我裹紧,怎么也动弹不得。”这时唐僧拜谢菩萨站在一旁。菩萨解开悟空和黑熊,说道:“我早知你们要再此加害唐僧,故将计就计,引得你们上当。悟空,你既然已经答应玉帝和唐僧西去取经,就应该守得承诺。你可知错?”,悟空自知理亏又落入他手不说一话,又说“你手上所带戒指是一法器,只要玄奘念出法咒,你将痛不欲生,故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黑熊精,你也并没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只是欲念太深,你且随我去南海修行,做我座下弟子 。你可愿意?”黑熊一听,可做观世音菩萨座下弟子,这是百年难得的机遇,满口答应,又和悟空道歉。悟空答应不再伤害唐僧,又和黑熊告别,菩萨便带着黑熊离开。
“我刺你时,为何不躲开?又为何不念咒?”悟空背着唐玄奘问道。玄奘笑道,“我见你有无杀我之心,又可消你受辱之气,为何要躲开?”悟空道:“谁说我受辱之气已消?客栈之...仇算是两清,但设计陷害我,又将这戒指卡我手指,这仇又怎么算?”唐僧回道:“此事全是观音大士一手策划,与我丝毫无关啊,还请明察秋毫。”悟空虽知唐僧所言确是实情,但又怎去找观音算账,只好耍赖说:“不管,事情因你而起,就要算到你的头上。”玄奘一脸无奈,只好说:“反正西行之路漫长,报仇也不急于一时。你且去后堂做饭,为师肚子饿了。”悟空怒道:“何时答应拜你为师,我师父是...”话说一般,又觉得有些难过。玄奘假装没看到悟空表情变化,站起身来只说,“今日时间已晚,就在此地休息。我去后堂煮饭 ,你莫要离开太远。我也并未逼你跟我西行,是你和别人打赌,所以此事不要赖我”,未走出几步,又从怀里掏出一把银簪递给悟空,说道:“这银簪确是把武器,只是你不知窍门。只消旋转一下,这银簪就会变成两把短剑。此武器来头不小,还是要小心使用。”说罢,便去了后堂。
悟空只望着这苍茫天地,竟感觉世间之大,却无可自由容身之地,一时心内茫茫。待唐僧从后堂端饭过来时,却见悟空双手抱剑早已悬绳而睡。玄奘将热饭扣上,拾了些稻草就斜扭地睡去。
唐僧被树枝戳醒,睁眼一看,悟空正在喝粥,自己身旁也摆着一碗。唐僧心中一喜,去洗脸刷牙后,回来端碗来就喝。尝了两口,发现悟空在偷看他,强忍着咽了下去,但不愿再喝下去了。为不让悟空发现自己意图,看悟空穿着浅黄衣裙,便说道:“你今日较往日又好看许多。”悟空将身子转向一边,只说:“整日里说些俏皮话,心里藏着无数计谋。佛家弟子不是讲四大皆空,一心向善吗?我倒没瞧出来你有半点和尚气息来,倒像是江湖骗子。听说你是如来座下十世金蝉子转世,又经观音选拔,真不知何德何能?”悟空抢白了几句,唐僧脸上显出一丝阴云又很快消失,只说:“我又有何...早点去镇子里,还有你师弟在等着。”“师弟?”悟空刚问出声来,唐僧已走至大殿门口。
从这里到集镇上也没多远,翻过几个山头就到,就消两三个时辰。悟空自不愿走路,摘一片叶作飞毯。唐僧看见也要坐上,悟空不愿和他一起,唐僧便说要念咒,悟空别无他法只好又摘一片叶。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山脚集市,悟空消了法术,回身见那唐玄奘竟变身为商人,不知这人又有何打算。只见他一身锦衣罗缎,红光满面,头发染成灰白,像极了归隐大财主。却看他走到前面,大摇大摆,走进一家饭馆,悟空不知他有何用意只好跟着。进了饭馆,小二明眼一瞧,立马拉至上座。拿出一些碎银子,点了些饭菜,剩余的全赏给店小二。这边店小二感激涕零,不知该如何答谢,只听玄奘说道:“我和女儿游山玩水,路过此地,不知有何好去处?”
那小二自是忙不迭地极力奉和,说道:“此地名为高老庄,从这里往西一里路有一云栈洞,山形陡峭却景色秀美异常。不过,要说我们这里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朱秀才。朱秀才,原名朱煜原是一家农户之子,家境贫困却天赋异禀,琴棋书画无师自通且无不精通,世人皆言是文曲星转世。奈何身世悲苦,朱秀才不到十岁,家人相继去世,多亏邻居可怜才能活至今。十六岁那年进京赶考,一举中第。本应衣锦还乡,平步青云。却不想这朱秀才竟也是一多情之人,私下与高家三小姐私定终生,为不离开高家庄连秀才都不愿做。被高家老爷得知后,派家丁将朱秀才打得半死,又将高家三小姐锁至家中,至今已一年多。实在是可怜。”这小二正说着,只听老板骂道又在嘴碎,小二摆个鬼脸便走开。
“可怜,可怜。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唐僧直摇摇头说道。悟空却骂道:“又有什么可怜的,直接打将过去将新娘子抢来,最不济两人私奔,也好过终日唉声叹气。”唐僧看了悟空一眼,直说:“何不食肉糜,何不食肉糜。”悟空气道:“不知你又如何拐着弯骂我,还是不要掉书袋,有什么话直说。我可以考虑勉强不打死你。”唐玄奘只说,“你也算有点本事之人,你可曾观察过所遇之人脸色。你看店小二虽不满于老板,却仍旧言听计从,你说为何?”“因为钱。”“是也,看,你也会站在别人角度看事。那你说那朱秀才可有何法能与高家小姐终成眷属?”悟空只扯着头发,想了半天,说道:“若是站到他的角度,确实想不到方法。”悟空突然难过起来,说道:“做人好难。”唐僧安慰道:“你也不必难过,各人自有命数”,又说“你出身天庭,一生从不为生存担忧,又法力高强不曾有何威胁,即使和天庭闹翻,也有玉帝为你撑腰。你站在你的角度去看,世间大概无太多难事,也无可厚非,这是你的命数。”
两人正谈着,却从窗口跳进来一只花皮大猫,也并不怕人。直直地向两人走来,跳上桌来,嗅嗅闻闻,最后挑了一盘鱼吃了起来。小二看到,正要驱赶,唐玄奘示意挥手示意不用。悟空也正惊讶,忽想到客栈中小猫,不觉莞尔。待这猫儿吃饱喝足,悟空挠其肚皮,这猫儿也不闪躲,竟向悟空撒起娇来。唐僧对悟空说:“这是白龙,我让他先行来此打探消息的。”悟空甚喜龙儿,抱入怀中跟着唐僧出了饭店。小二在后边连声喊着客官慢走,直至看不到踪影。
来到无人之处,问唐僧问那花猫可知朱秀才住处。花猫喵地一声,跳出悟空怀抱,两人紧随其后。
屋门吱呀大开,一时飞沙走石。待小二慌张关上门后,尘埃落定,只见门口站着身高八尺大汗,冲天髻、灰布衫、沙地靴,脸蒙黑布,手持宝剑,一身尘土,露出两只铜铃般眼睛,所到之处,莫敢对视。
小二只是低声问道:“客官,打尖还是住店?”那英雄摘下蒙面,露出八字俏胡,也算英俊,喝到一声,喝水。听到这话,店内住客脸色涨的通紫,忍而不笑,独在一旁的突厥笑趴到桌子底下。这英雄却也不怒,双手环抱,单脚倚地,靠在柱子上,对着小二讲两碗。小二点头,连声说道好说好说,十文。那人不曾答话,小二纹丝不动。那英雄横眉一挑,手持剑鞘,宝石镶嵌其中,戳到小二眼前,信口说道,我有太宗通关文牒,待我西行归来,自当百倍奉还。
店内人人低声细语,霎时危机四伏。鎏金字体,红泥刻章,确是通关文牒。那老板哈哈大笑,声震于雷,自知将死而不知,太宗严令,禁止私自出关,若不偷渡,何以至此?悬赏印像在此,待我将你押回关内,换得赏钱。老板声色俱厉,有理有据,那英雄脸色变白,不曾想到此事,只道苦也,命也。说罢从身上衬衣掏出白色奶猫一只,且只能度你至此,又对老板说道,若不顾得它一时性命,定将拆散你这破茅屋。你且赏它一碗水喝,我自愿与你回关。只听那奶猫喵声阵阵,与那大汗耳鬓厮磨,好不令人怜惜。
左边突厥按捺不住,捧起两碗,递将过去。却不曾想,老板一个飞身上前,抵住突厥,不能向前,怒目而视,竟服软于桌前。上前一步,只问唐玄奘,你进门时可曾看我旗上何字?回曰“一”字。又上前一步,逼得其退至犄角,又问你可知“一”作何意?回曰千般万般皆出于“一”,自是开始之意。只听那老板哈哈大笑,声震于耳,看你面相丑陋,竟也如此迂腐。我于门前立一“一”字,是讲老子天下第一,任尔东西南北风,俱不入老孙法眼。翻身桌上,提起一罐酒来,一饮而尽。笑道,于我栈中,吃喝随意,且看你本事。
玄奘大喜,此人倒是性情中人。只是这本事,如何显露,见左边一蓬头旅客,心有一计。拔剑出鞘,剑尖侧于头前几毫,动作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如千般万般剑身游于头颅之外,数秒之间,收剑于身。哪还见蓬头垢面之人,眼前明明是一倜傥书生,真有还胎之伎。众人拍手,好剑好武功。那老板斜眯睇到,只曰雕虫小技,不值一看。突厥气愤不过,称自己力大无穷,单手举起千金巨鼎,若是玄奘比试过他,就要老板好吃好喝相待。老板轻蔑一笑,且比试来。
只见那突厥脱掉一身甲胄,露出满身隆肌,在场之人无不艳羡。玄奘论气力自是比试不过,只得以柔卸力,将那突厥如陀螺一般,玩弄于股掌之间。突厥一鼓而尽,伏于地前,动弹不得。老板只摇摇头,尽是街头把戏,你且胜我,即放你西去。未等说完,玄奘一个欺身上前,壁咚于墙,香吻一声。顿时地动山摇,老板脸红如猴屁,屋外旗杆应声而倒。老板推开玄奘,跳身楼上,紧缩房中。众人一阵吹哨,未曾想到两位都有龙阳之好。待吃饱喝足,玄奘携奶猫告谢辞行。
待走远时,那奶猫竟化作龙猫一只,玄奘坐于内。只听那龙猫问玄奘,真有龙阳之好,或忍辱负重?玄奘哈哈一笑,白龙,你跟我已多时,岂不知我喜好,她欺身于前时,早已知她是女儿身,男儿岂有蟠桃仙女之体香?”龙猫嘻嘻而笑,这才安心。不远处天动地摇,玄奘却不知惹出多大事端。
这悟空原是玉帝与嫦娥私生女,此事天庭众知,却无人敢私自讨论。其生来便与众不同,较常仙多出一只猴尾,天庭御医称为返祖现象,是其命理所在,断不可切除。玉帝羞愤难当,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能享受无极大道,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与四生五道芸芸众生,成就玉帝尊位,却未曾想仍未脱胎于教化。
玉帝俗姓为张,却另赐其“孙”姓,叫孙悟空。自出生后,玉帝便对其不闻不问。悟空疏于礼仪教育,又本性顽劣,时常戏于众仙诸神,搞得天庭是乌烟瘴气。而仙神皆知其为玉帝之女,虽无任何名分,却不敢随意造次,平日里只当尊重。玉帝听闻抱怨颇多,一怒之下,待其六岁时将其送至东海仙岛,菩提老祖私塾教育。
这菩提老祖向来以法术严谨教育严格著称,其底下高徒皆成仙得道。悟空初入此时,吃过不少苦头。其虽性情顽劣,于这天外孤岛,无人撑腰,早年尝遍条例酷刑,性情大为收敛。却说这悟空虽是幼儿,却天赋极高,想必是继承其父智商,竟将道观之书倒背如流,寻常技法,只消两日便可学成,而其一众师兄寻找法门而不可得。菩提老祖见其天资聪颖,大有将其衣钵传授于她之意,悟空却百般推辞,曰道法自然,何须守观而悟天地之事,我自天地自由人,自当自由来去。菩提老祖大加赞赏,是其过于执拗,将七十二变化绝技与筋斗云悉数传于悟空,再未提到此事。
悟空十六生日,正直碧玉年华,已是倾国倾城难以形其貌,身材曼妙天地为之动容,只是这只猴尾,却显的猎奇。而其技法娴熟,已至出神入化之境。悟座会上,菩提敲其头三下,悟空自知。半夜摸至师傅寝屋,敲门三声。屋门大开,只见师傅早已换好便装,携悟空手不说一话,叫来筋斗云,两人离开道观。悟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师傅是何用意。半柱香时间,筋斗云停下,此地乌漆麻黑,目不识物。菩提老祖嘿嘿一笑,手掌撑天,只见群星显现,天空璀璨明目,又手对着下方岛屿画圈,瞬间万物生长,桃花盛开,芬香刺鼻。
悟空喜极而泣,想在天宫天上银河每日可见,却从未像今天绝美动人,而父母也未曾关心爱护,又无朋友交心,不觉心里又苦又乐,转身扑进老祖怀中。老祖抚其头,宽慰道此地名为花果山,景色秀丽桃花遍野,原是我修仙之地,山中有灵猴数群,皆通晓人性,我将此地赠与你做生日贺喜和饯别之礼。悟空听完大惊,问何为饯别之礼,老祖呵呵一笑,说你我缘分已尽,就此别过,从此以后莫在外人面前提我是你师父,自此保重。说罢竟然消身而去。悟空不知做错何事,连叫三声师傅,却不曾听见有人回应,周围慢慢暗淡,只觉心中惨淡,伏于筋斗云上,竟也沉沉睡去。
待悟空一觉醒来,已是大亮。不知觉这筋斗云将其带入洞中,一片水光潋滟。睁眼一看,四周围着一群小猴弥,正搔首挠耳望着自己。悟空原也有些像猴,心内觉得亲切,站起身来活动筋骨。话说猴弥看见悟空身后尾巴,叽叽喳喳一片,磕起了头来。悟空吃了一惊,不知发生何事。一只婴儿大小猴子,蹿身跳进悟空怀里。低头看其无辜大眼,一时母爱泛滥,想必这些猴子把自己当做山中大王。
连续数日,带着猴弥将这花果山改成一片水天福地。又教其识字认数,烹食穿衣,俨然一派世外桃源模样。有猎人至此,看到一片景象,报至州官。后州官带衙门众人,上山收剿,却不知悟空本事,被悟空打将下来。不想那州官竟跪地撒泼,直让悟空将其杀死。悟空讲:“我与你无仇无怨,为何杀你?”那州官躺在地上呻吟道,“你这里一片世外桃源,州府皆知,民众皆奔赴此地而来,那我又有何脸面面上朝廷,不如就地杀死”。悟空倒未曾考虑此事,并不愿民众迁移多来打扰,也不想做个全能世主,只问那州官有何方法?那州官一听,事有回旋,陪笑道,“猴王你不愿伤人,亦不想被人打扰,我这且有一个万全之策。我将此地划为重税区,每月上缴赋税,自无人再敢靠近。”悟空心念别无他法,只好签约答应。
回程路上,一众衙官拍其马屁,道州官大人聪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州官哈哈大笑,讲:“无非是猴修炼成精,可又怎比得了人精。任她有翻天本事,又怎能翻出我这掌心。”回府后,又立一表,内容叙述如何与那猴王殊死搏斗,又如何大获全胜,言辞恳切情节动人,上书朝廷,又获嘉赏,此为后话。悟空签定合约,每月上缴赋税,倒也不急,一根猴毛变将出来,且顶个百八十年。
这日正在山中休息,只听洞外超声大作。悟空心烦意造,直问发生何事。只见小猴弥簇拥着一个白胡老头进了洞来。悟空正想问此为何人,脑中却突然回想起来想那悟空小时,顽皮异常,时常揪着太白金星老头的胡子荡秋千,今日一见,儿时回忆一下上了心头,眼角含着泪,一下跳到太白面前,揪着胡须又玩了起来。太白只见一俊俏女子上前一把抓住自己胡子,正兀自纳闷,直到看到那女子尾巴,这才舒展眉头,听他感慨道,“你走时只是一个顽皮少女,身高不到膝盖,而今竟然和我一般身高了,俊俏了漂亮了。”说完竟然当中流出眼泪来。至此,悟空也再也忍不住,一下扑进太白怀里哭了起来。十年离家,再见亲人,场面之感人让在场之人无不流涕。
两人互说起陈年往事,又谈些近日趣事。太白不胜感慨道:“教书传业,女工种田,领众猴弥造就这一片世外桃源。若是玉帝看到此番光景,不知该怎样欣喜。”悟空心有不悦,转过头讲,“太白叔叔此番下界,是奉了玉帝老儿的命令吧,到底所谓何事?”太白知其心事,知其父女两人互有隔阂,只听他讲道,你母亲嫦娥仙子听闻你学成归来,心里甚是挂念,让我来通知一声,想要母女天庭相会。”悟空听是其母亲意思,心里顿生难过,离别已久,却不知母亲如何。和身边猴弥交代几句,便共赴天庭。
却说悟空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早已不知把太白甩掉何方。直接越过这南天门,飞上九重天,去各路星宿神仙洞府骚扰。众仙虽不知这俊俏道士来路,但凡看其尾巴,悉数惊慌。小魔头又回来了,消息瞬间在仙界传开。绕界一圈,却不见其母身影。后太白急急赶到,一问才知,嫦娥仙子在悟空被送走后,便隐居于广寒宫中,再未出门一步。悟空一个飞身赶至广寒宫,此地寒冷异常、冷清落寞,越发恨起玉帝老儿。连声敲门,声嘶掬泪,“是孩儿回来了,是孩儿回来了。”宫门大开,是一美貌少妇,怀抱一只白兔,正是自己母亲嫦娥仙子。两人相拥而泣,正是十五,圆月当空。
母女各诉心事,不知日月几何。嫦娥见悟空穿衣犹如假小子,心中一酸,携悟空奔至衣帽间。原悟空穿着道服,卷发为髻,如俊俏小道士。仙子为悟空打扮一番,竟凭空多出一位美少女。蛾眉如黛,满腮嫣红,长裙旖旎,珠光宝气,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若洛神复生。去听嫦娥伏于悟空肩膀,悄声问其是否有过初红?悟空不解,嫦娥仙子心里明白便敷衍过去。
正在此时只听天空铃声大作,是天庭早朝时辰。众仙举牌列为其中,悟空无牌无位,只得偷偷排在最后。只见玉帝满身华衣,居于金銮殿上,询问众仙有何事启奏。太白金星出列向前,说道:“下界有一仙山宝地,物质富饶,生活富足,小仙经过此地竟至流连忘返。最后得知竟是一群猴弥居住于此,小仙心内好奇,猴弥如何像人一般耕作劳息。经当地猴弥引路,找到管理此处之人,竟是一年轻小道长。后见其身后猴尾,多半猜想是当年悟空,上去询问竟真是悟空,不禁感慨悟空管理有方,有德有才。”玉帝说道:“现悟空正在何处?”太白只道,“悟空法力已不是往日可语,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老臣法力有限,竟将悟空跟丢了。现应和嫦娥仙子在一起。”正在众仙猜测之时,只听后排有人说道,悟空在此。
众仙回头,只见后殿站着一衣着华美面容姣好之女子,低头做礼。各位皆面面相觑,难道此女便是当年闹得天宫鸡犬不宁的小魔头,这分明是仙班天女。玉帝叫悟空上前殿来,所到之处无不引得仙人注目,犹如其母嫦娥仙子刚到天宫之时。听玉帝问悟空,“太白所言之事属实?”悟空此时静如处子,一是为给母亲面子,以免辜负一番苦心,二来悟空出落成人,生出一种羞耻心。只是此时,想起母亲遭遇,不觉这玉皇大帝道貌岸然,心生愤慨,却不好发作,只好并不言语。玉帝见其不语,早已对策,却问众仙悟空造福一方,是可造之才,可封其做什么官职?众仙一时议论纷纷,却并无人敢上前回应。玉帝又问,何方可有空缺?后有人说蟠桃园缺个看园的。玉帝便将暂将悟空安排与此。
玉帝此番将悟空招上界来,是想安排一官半职,待坐满时期,便可任由其安排。但众仙虽心知肚明,不敢言语,却多有不忿。想着哪路神仙无不是经过百世磨练,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今这悟空虽然本领高强,却直达天庭,确让人心生怨恨。却说那悟空本也不稀罕一个看桃的院子,只是自己呆在下界却也无聊,天庭毕竟是家,在此也算逍遥自在。
这日,悟空摘了几颗蟠桃,又在这天庭胡逛。忽见天空星罗棋布,星座依次闪现,后如水波一般荡漾开来,悟空不觉看呆,虽已经过这里百次,却从未见到如此景象。“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有人忽在某处在念诗。只见远处一群天马飞驰,樱花随行,待飞至悟空面前时,樱花红渐渐变为白色直至消失。而天马群里一位书生模样的人下了马,又问悟空,你可知“这句诗后半句?”悟空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只见书生拿出折扇一把,敲在手中说道,“后两句与你母亲相关,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为下界凡人所做,我们身为仙人有着万般好处,却不如人类有趣。”
悟空也是一只半解,扔给他蟠桃一颗,觉得此人甚是可爱。问其姓名,那书生捏开折扇说是天蓬,又说我这有句良言,你虽为玉帝千金,骨子却桀骜不驯,这天庭繁文缛节甚多,早点下凡或可留住性命,莫等闯了大祸难得收拾。”只觉他乡遇故知,道谢一番,说罢便要走。天蓬却叫住悟空,将头上发簪交于悟空,说“这发簪原是东海定海神针,后上供天庭,我便收了去,经匠人打磨改造做成发簪,现赠与你,日后必有用处。”悟空道谢,说罢便骑天马而去。只见那发簪通体为银色雕刻精美,镶嵌宝石珍珠,异常华贵。
却说这日,悟空如往常一样,在这蟠桃园里闲逛。见七仙女提着篮子进了园子,便要拆摘蟠桃。七仙女与悟空互为不顺,虽悟空也应为仙女,只是未有名分。七仙女只当悟空是一看园子的,碍于父王情面,无任何刁难,只不言语罢了。
悟空见其进了自己领地,便要好好捉弄上一番。上前便问,“姐姐们,平日不相见,今日怎有空看我来?”那七仙女笑作一团,大姐上前回应说:“我们为庆祝王母寿宴筹备蟠桃会,特此来摘蟠桃。”悟空一听来了精神,问这蟠桃会上可有好吃好玩?三姐回到,好吃好玩那是当然,数不尽的锦衣玉食,看不完的歌舞表演?”悟空高兴地翻身跳到树上,只问如何去得。七仙女又笑作一团,说“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 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你这小小看园子,如何去得了。”
悟空只觉得脸上火辣,想原也是娇生惯养,何曾受到此等侮辱。用法定住七仙女,将这院中蟠桃树悉数打倒,便逃回了下界,回了花果山。王母得知后大怒,便向这玉帝施压。玉帝耳根一软,又受文武百官进谏,便派了天兵天将捉拿悟空。一时花果山上乌云密布,战歌嘹亮。打头的是三只眼杨戬。却说杨戬在朝堂庙会上见悟空时,便一见倾心,只在洞口呼唤悟空出来。出来洞口,只见杨戬直直地杵在那里,问叫她何事?杨戬一对视悟空样子,竟不觉呆住,忽地回过神说,“你毁坏蟠桃园果树,破坏王母蟠桃盛宴,你可知罪?”悟空回说确是自己。杨戬说:“既然如此,你且随我去伏罪。”悟空讲:“我自然会同你回去,不是怕你们人多,只是不愿伤到这些猕猴。杨戬,你曾为凡人,凭一己之力力抗众神劈山救母,这点我非常佩服。说起来你是玉帝外甥,咱俩算起来也算表兄妹,如今你身为天神,是否想过以前若是没有成功该当如何?”杨戬大吃一惊,不知悟空竟然问出这话来,一时语塞。
只听天空鼓声阵阵作响,杨戬只说:“今时不如往日,在其位谋其政。”悟空邪魅一笑,从猴弥手中接过一个铁棒,说道,我还是想和你比试比试。说罢,打将过来。杨戬本就法力高强,用一三叉戟斜斜挡住。几番回合下来,悟空略微下风。一来是因为悟空虽精通法术,实战经验却少;二来,手中铁棒原也是凡铁,哪能抵得住仙人武器。不过悟空说那些话原本就是为了扰乱杨戬心神,再加上其又仰慕悟空,只用的五成法力。很快,悟空找到法门,杨戬便败下阵来。悟空也不伤他,只和他说:“你本性正直,不过兵不厌诈。如今胜过你,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你且回去告诉玉帝,若是这样打下去,我未必会输,只会两败俱伤,我愿意和他谈谈条件。”众神见武力第一的杨戬败下阵来,一时乱了阵脚。哪吒年少气盛,还想上阵,却被托塔天王拦了下来,只说:“这是家事,莫要牵扯”,只好作罢。
玉帝原也不愿伤她,听闻悟空愿意谈谈条件,而众仙也无异议,便将悟空招上殿来商议。最后经过几轮谈判,天庭保的花果山一世平安,并且免除掉悟空罪责,条件是要随转世十世金蝉子去西方取经受尽八十一难。悟空临走前,去了广寒宫,嫦娥为她置办了几套女孩装束,又拿出一件金丝战袍,甚是威武。临走之时,又相拥而泣一场,此去经年,不知何时再见。
故此悟空在关外变出一家客栈,等候于此,本想戏耍玄奘一番,却不想反被其强吻戏弄,使得悟空又气又恨。
话说悟空又怎是肯吃亏之人,此仇必会向唐玄奘讨回来。只是自己变化毫无破绽,不知那汉子怎么看得出来。便召唤来自己在花果山的朋友黑熊。这黑熊原是在花果山下黑熊修炼成精,时常以山间野物为食,却不想被猎人发现,多亏悟空及时相救,不然怕已早做别人腹中食。后悟空划山为界,黑熊便再无忧无虑。黑熊一听悟空召唤自己缘由,气愤异常,发誓定要将这玄奘撕成碎片。
按照唐玄奘行程,此行多半到了西番国境。悟空带黑熊飞上天空,低头巡视,不一会就发现唐僧一行踪迹。只见一只大猫在山间跳动,灵活自如,这唐玄奘正坐于其腹中。悟空气不打一处来,对着黑熊讲:“这糙汉真是诡计多端,原在客栈从怀中拿出小奶猫一只,装作可怜,来白吃白喝,没想到竟是方便交通工具。哼,这回必要拆穿他的把戏。”
说罢,悟空吹口气将黑熊变成老僧,又飞身至山脚下将一破庙变成禅院,且等唐玄奘到来。不多会,只见一年轻小僧,手握禅杖身着破衣,正踽踽走来。这种简单障眼法,悟空一眼就看破。在面前经书变化出字迹,告知黑熊,却哪知这黑熊并不识字。黑熊并不知来者即是唐僧,悟空也不知黑熊不识得字。此刻那小僧正走进大殿之中,黑熊背对着他只假装闭目打坐。只听那小僧说道:“师傅多有打扰,我自游行僧人,路过此地,想借贵地一用,生火煮食。”但黑熊既能修炼成精,自有其一番本事,他算得时辰,此时并无他人经过,又突冒出一白净小僧,那多半就是唐僧了。只见那老僧转过身来,合手做礼,说:“不知高僧来自何方,所游何处,又到何方?”唐玄奘回话道:“恕贫僧愚钝,到如今修行二十几载,确无法参破这三个疑问,只兀自在这世上飘零。”灰熊不知此番问话,正是人生三道终极命题。灰熊见其答非所问,也兀自不去理他,只道厨房在后堂,便转身静思。唐僧道谢后,便去后堂煮食。
想悟空后悔叫来黑熊,论打架喝酒,是把好手。可是设计骗人,也只能手足无措。正在悟空如热锅上蚂蚁,不想这唐玄奘又回到大堂之上,只见其身边霞光四溢,红光满室。老僧也感知到光芒,回身一看艳光射眼,眯眼再瞧,只见唐僧身披大红袈裟,上面镶嵌明珠佛宝无数,锦缎华丽,美不胜收,那老僧直看直了眼。这黑熊精虽为山中一怪,却自由孤苦伶仃,不曾见过多大世面,看唐玄奘披着宝石袈裟,观音面前叩首打坐,不觉入得角色太深,竟嫉妒起来。
只听老僧对着唐玄奘搭讪起来,“敢问师傅,如何得这宝贝袈裟?老僧活有七十载,也不曾见得如此宝物。”唐僧做礼回曰:“这袈裟是我路上远游之时,遇到一得道高僧,他讲我们有缘,在不久圆寂之时,将这袈裟传送给我。说是可以延年益寿,且增加修行。若是大师不嫌弃,可咱保管一夜,待我明日他去之时,交还于我便可。”那老僧听闻喜不自胜,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待互相交谈几句,老僧便携袈裟去禅房休息。黑熊精拿了袈裟在这禅房来回踱步,仔细检阅,喜不自胜。悟空化个分身下来,直问这黑熊精怎么回事。黑熊这才想起来该办之事,只说是迷了心窍,一时糊涂。
悟空看黑熊不知怎么也着了唐僧的道,就说待我再会会他。说罢,化身一只沙弥,端着一杯清茶上前殿去,放迷魂药于其中。玄奘见有沙弥进殿,便问:“以为这院内只有老僧一人,却不曾想还有位俊俏沙弥?”沙弥只讲说:“我在后院劈柴,故高僧未曾得见。今日有采摘新茶,还请高僧品尝。”唐僧道谢后,拿起杯子闻过之后便说:“确是好茶。”正待喝时,却问小沙弥,这院名为何?悟空回曰,观音禅院。唐玄奘做一个恍然大悟状,说道:“原来此院是南海观世音座下禅院。说来,我与观音大士也有过一面之缘。”边说边要喝下茶去。谁知茶刚到嘴边,便又停下,又问:“这禅院可有女人?”悟空先是焦急不安,后听此话,竟大吃一惊。
心想难道是自己又露出什么破绽,一股青烟,露出了真身。只见殿中多出一梳着整齐发髻美貌女子,身着黑色异服,刚才的小僧不知哪里去了。那玄奘哈哈大笑,将手中茶杯摔了出去。只听悟空怒道:“我七十二般变化,你到底是有何本事猜出我来的?这杯中有毒你也知道,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唐玄奘答道:“杯中有毒,这我倒不知。只是我们之间有何深仇大恨要来如此害我?”悟空回:“你侮我在先,我定要讨回面子。”唐玄奘又嘻嘻一笑,说:“只怪你体香迷人,让我情难自持。你有一股独特清香,寻常人是闻不出来,可我的嗅觉却独一无二。你靠近我时,我便发觉你是客栈老板。今见你如此美貌如花,就更想非礼一下了。”悟空眉毛一竖,骂道:“死到临头,还敢说这淫词烂语,看我把你打成肉酱。说罢,拾起一根木棍,便向玄奘砸将过来。
玄奘就地打坐,念出咒语,在其周围形成保护圈。可是悟空法力实在太高,玄奘怕难以久持。忽地从玄奘怀里飞出一个项圈,那项圈直直地向悟空飞来。悟空吃了一惊,不知是何宝物,拿棍敲打几下,棍子竟然裂开。随后用手搏斗撕扯,毫无用处。却见那项圈裹住悟空左手中指,慢慢变小直直锁死。悟空使劲去拔,却毫无用处。只听玄奘说道,“不要浪费力气,毫无用处的。”悟空恼怒异常,想和天庭对抗也不曾吃过如此大亏,从身上拔下发簪,直向唐僧刺去。
却说唐僧见悟空拿着发簪刺来,并不闪躲也不念咒。只听身后有人大叫一声,去。悟空便被两片荷叶紧紧裹住,动弹不得,只是这发簪却已插进唐僧右臂之中。原来唐僧身后之人,竟是那观音泥像。再定睛一看,这泥像四分五裂,从中出来一端庄女神,一手持净瓶,一手握浮尘,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南海观世音。悟空看到此处便已明白,原本自己想要设计抓住唐僧,却不想反掉进别人陷阱之中。直骂观音菩萨和唐僧不要脸,欺负无知少女。
菩萨不怒反笑,边用法术提玄奘治疗伤口,边说道:“你年纪虽小,却有通天本事。若得善加利用,必将有所作为。”悟空倒说:“仙佛,我无任何兴趣,都不如自由自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菩萨说:“你现在修为甚浅,待到得西天,自会有另一番境界。”悟空口舌之上自争辩不过她,只转过脸去,不作回答。菩萨沾取水晶瓶内一滴水,滴在玄奘伤口之上,不会就已痊愈看不出伤痕。
就在此时,黑熊精被袈裟裹着跳上殿来,看着悟空也是一般模样,不禁叫苦道:“我刚披上这袈裟,忽地就将我裹紧,怎么也动弹不得。”这时唐僧拜谢菩萨站在一旁。菩萨解开悟空和黑熊,说道:“我早知你们要再此加害唐僧,故将计就计,引得你们上当。悟空,你既然已经答应玉帝和唐僧西去取经,就应该守得承诺。你可知错?”,悟空自知理亏又落入他手不说一话,又说“你手上所带戒指是一法器,只要玄奘念出法咒,你将痛不欲生,故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黑熊精,你也并没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只是欲念太深,你且随我去南海修行,做我座下弟子 。你可愿意?”黑熊一听,可做观世音菩萨座下弟子,这是百年难得的机遇,满口答应,又和悟空道歉。悟空答应不再伤害唐僧,又和黑熊告别,菩萨便带着黑熊离开。
“我刺你时,为何不躲开?又为何不念咒?”悟空背着唐玄奘问道。玄奘笑道,“我见你有无杀我之心,又可消你受辱之气,为何要躲开?”悟空道:“谁说我受辱之气已消?客栈之...仇算是两清,但设计陷害我,又将这戒指卡我手指,这仇又怎么算?”唐僧回道:“此事全是观音大士一手策划,与我丝毫无关啊,还请明察秋毫。”悟空虽知唐僧所言确是实情,但又怎去找观音算账,只好耍赖说:“不管,事情因你而起,就要算到你的头上。”玄奘一脸无奈,只好说:“反正西行之路漫长,报仇也不急于一时。你且去后堂做饭,为师肚子饿了。”悟空怒道:“何时答应拜你为师,我师父是...”话说一般,又觉得有些难过。玄奘假装没看到悟空表情变化,站起身来只说,“今日时间已晚,就在此地休息。我去后堂煮饭 ,你莫要离开太远。我也并未逼你跟我西行,是你和别人打赌,所以此事不要赖我”,未走出几步,又从怀里掏出一把银簪递给悟空,说道:“这银簪确是把武器,只是你不知窍门。只消旋转一下,这银簪就会变成两把短剑。此武器来头不小,还是要小心使用。”说罢,便去了后堂。
悟空只望着这苍茫天地,竟感觉世间之大,却无可自由容身之地,一时心内茫茫。待唐僧从后堂端饭过来时,却见悟空双手抱剑早已悬绳而睡。玄奘将热饭扣上,拾了些稻草就斜扭地睡去。
唐僧被树枝戳醒,睁眼一看,悟空正在喝粥,自己身旁也摆着一碗。唐僧心中一喜,去洗脸刷牙后,回来端碗来就喝。尝了两口,发现悟空在偷看他,强忍着咽了下去,但不愿再喝下去了。为不让悟空发现自己意图,看悟空穿着浅黄衣裙,便说道:“你今日较往日又好看许多。”悟空将身子转向一边,只说:“整日里说些俏皮话,心里藏着无数计谋。佛家弟子不是讲四大皆空,一心向善吗?我倒没瞧出来你有半点和尚气息来,倒像是江湖骗子。听说你是如来座下十世金蝉子转世,又经观音选拔,真不知何德何能?”悟空抢白了几句,唐僧脸上显出一丝阴云又很快消失,只说:“我又有何...早点去镇子里,还有你师弟在等着。”“师弟?”悟空刚问出声来,唐僧已走至大殿门口。
从这里到集镇上也没多远,翻过几个山头就到,就消两三个时辰。悟空自不愿走路,摘一片叶作飞毯。唐僧看见也要坐上,悟空不愿和他一起,唐僧便说要念咒,悟空别无他法只好又摘一片叶。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山脚集市,悟空消了法术,回身见那唐玄奘竟变身为商人,不知这人又有何打算。只见他一身锦衣罗缎,红光满面,头发染成灰白,像极了归隐大财主。却看他走到前面,大摇大摆,走进一家饭馆,悟空不知他有何用意只好跟着。进了饭馆,小二明眼一瞧,立马拉至上座。拿出一些碎银子,点了些饭菜,剩余的全赏给店小二。这边店小二感激涕零,不知该如何答谢,只听玄奘说道:“我和女儿游山玩水,路过此地,不知有何好去处?”
那小二自是忙不迭地极力奉和,说道:“此地名为高老庄,从这里往西一里路有一云栈洞,山形陡峭却景色秀美异常。不过,要说我们这里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朱秀才。朱秀才,原名朱煜原是一家农户之子,家境贫困却天赋异禀,琴棋书画无师自通且无不精通,世人皆言是文曲星转世。奈何身世悲苦,朱秀才不到十岁,家人相继去世,多亏邻居可怜才能活至今。十六岁那年进京赶考,一举中第。本应衣锦还乡,平步青云。却不想这朱秀才竟也是一多情之人,私下与高家三小姐私定终生,为不离开高家庄连秀才都不愿做。被高家老爷得知后,派家丁将朱秀才打得半死,又将高家三小姐锁至家中,至今已一年多。实在是可怜。”这小二正说着,只听老板骂道又在嘴碎,小二摆个鬼脸便走开。
“可怜,可怜。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唐僧直摇摇头说道。悟空却骂道:“又有什么可怜的,直接打将过去将新娘子抢来,最不济两人私奔,也好过终日唉声叹气。”唐僧看了悟空一眼,直说:“何不食肉糜,何不食肉糜。”悟空气道:“不知你又如何拐着弯骂我,还是不要掉书袋,有什么话直说。我可以考虑勉强不打死你。”唐玄奘只说,“你也算有点本事之人,你可曾观察过所遇之人脸色。你看店小二虽不满于老板,却仍旧言听计从,你说为何?”“因为钱。”“是也,看,你也会站在别人角度看事。那你说那朱秀才可有何法能与高家小姐终成眷属?”悟空只扯着头发,想了半天,说道:“若是站到他的角度,确实想不到方法。”悟空突然难过起来,说道:“做人好难。”唐僧安慰道:“你也不必难过,各人自有命数”,又说“你出身天庭,一生从不为生存担忧,又法力高强不曾有何威胁,即使和天庭闹翻,也有玉帝为你撑腰。你站在你的角度去看,世间大概无太多难事,也无可厚非,这是你的命数。”
两人正谈着,却从窗口跳进来一只花皮大猫,也并不怕人。直直地向两人走来,跳上桌来,嗅嗅闻闻,最后挑了一盘鱼吃了起来。小二看到,正要驱赶,唐玄奘示意挥手示意不用。悟空也正惊讶,忽想到客栈中小猫,不觉莞尔。待这猫儿吃饱喝足,悟空挠其肚皮,这猫儿也不闪躲,竟向悟空撒起娇来。唐僧对悟空说:“这是白龙,我让他先行来此打探消息的。”悟空甚喜龙儿,抱入怀中跟着唐僧出了饭店。小二在后边连声喊着客官慢走,直至看不到踪影。
来到无人之处,问唐僧问那花猫可知朱秀才住处。花猫喵地一声,跳出悟空怀抱,两人紧随其后。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