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三、
读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三、
道德和人性
道德和法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来约束人性的工具。
道德是强者怜悯弱者的借口,是弱者博取同情的工具,道德在人性的至高点审视着众生,
道德衍生出了人性的良知与罪恶。正是因为有了道德这条人尽皆知的中介线,才使得良知与罪恶使我们的意识得以分开。
道德不过是一个关隘,考验着人性的同时又在鞭挞着人性。
而我们之于道德之间,无非就是好恶的选择。
好恶之间的界限是道德所勾画出来的鸿沟,在好的这一方审视着恶的那一方,无所谓对错,只有心生嫌隙和畏惧,在恶的那一方又傲视着好的那一方,只有心生嘲笑和反感。
好恶的选择无非是人性格和经历的不同,有人活在恶中便将恶延伸,有人活在善中便将善延伸,这些都不值得我们去欣赏,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在善中作恶之人,值得我们尊敬的是在恶中行善之人。这才不是极端。
而人性张弛过度便是极端,极端的恶极端的善,唯有侏儒所祈祷的那般,介入过度的平庸和过度的繁华之中,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活。
而道德有时候会被宗教信仰所支配,信仰是另一种约束,也可以是另一种放纵,我们因为信仰因为心存敬畏之心因为惧怕便将自己心中的怨恨化作善意,将罪恶的种子枯死在未萌芽的土地之中。因为我们心存敬畏,相信宿命。
相信罪有应得才会摒弃作恶,相信善有善报才会由衷行善。
存于大善大恶之间方是中庸之道,方是安身立命之本。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