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一切,一切即空
2017-2018之交的这个冬天,北京片雪未落,而地球另一端的大不列颠却银装素裹,好不令人神往。但天气确是冷的不行,每每出门都要裹紧了大衣,但面部还是冻的很是僵硬,买菜做饭、读书思考,往往也陷入无边的黑暗,梦里不知身是客,但睁开眼,却知道故乡已远,窗外车水马龙,人流交织,高楼华彩,一副人间喧嚣鼎沸热闹非常之景,又觉落寞孤单,甚至孤僻愤怒,转眼又思避世幽居,也终非长久之计。
所以,这个冬天得失功过,悲喜之间,也难以一言以概之,但四时更迭,冬去春来,一如人生,得意失意沉浮起降,也终究只是一时。但无论如何,当太阳变得暖起来的时候,我似乎又听到了孩童时屋外的流水潺潺,看到了院子里破土而出的扁竹,和枝桠上冒出的嫩芽。
而将我拯救出痛苦之中,让我重新看到人世的美好的,是跟着白先勇先生重新读了一遍《红楼梦》。
在此之前,我也跟着易中天教授重读了一遍《三国》,历史的风云激荡,英雄的风云际会,看得确实酣畅淋漓,偶有英雄志气浮于心中,但稍微一想,也不过大丈夫建功立业,留名青史尔尔,像极了吾辈众生在现世中假之以奋斗之名的争名夺利。况且政治斗争,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记住了“将”,却没人在意那些埋没了的“枯骨”,更何况留名又待如何?不过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罢了。所以还是红楼更高一层,“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之前数次或看书或观剧或揽红学评论之文章,体悟最深的是一个“悲”字,宝黛爱情之悲,贾家从繁盛到衰败之悲,大观园里的群芳流落结局惨淡之悲,这种悲有时袭上心头,真是痛苦万分顿生人生苍凉无力之感,加之自己家庭也几遭变故,虽小家小户不能比,但情是相通的,所以时有生命无意义之感。但此次读来,更读出来一个“空”字,所谓生老病死苦,贪嗔痴恨怨,都不过只是执念,所以最后宝玉出家,得道成佛。又仔细一想,好的文学作品似乎都是在谈“空”这个字,单说皇皇四大名著:水浒一百单八将风光一时,最后也不过死的死降的降;西游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也是要斩断一切情和执念,最后得道悟空;三国轰轰烈烈南征北战,到头来也只不过转头空,留予渔樵在浊酒之中作笑谈耳;红楼更狠,前面荣华富贵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到最后却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文学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碌碌红尘往往遮住了世人的眼睛,忙于工作应酬,疲于家庭社会关系,又耽于吃喝享乐,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只不过偶有牢骚时有悲喜,又或有小有慧根者能在某个瞬间有所感悟,但下个瞬间又被诸如“客户需求”“同事勾心斗角”“婚丧嫁娶”等等拉回俗世,所以文学抽离开开,往往能看的更透澈,拨开层层迷雾见到光明,而这个光明就是“空”。表面上看去,这是一个让人失望的发现,甚至绝望,但转念一想,你就会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也就不难理解在最后几章常出现“宝玉笑道”“宝玉只是笑笑”是怎么一回事了,也就懂了为何寺庙里盘于莲花宝座上的高大镀金的佛像嘴角会常挂着一丝笑意了。
这其实是对世人的悲悯。
所以我很感激这段离群索居的生活,它让我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风景,那些不经意间失去的东西虽也可惜,却也显得没有那么紧要了。但高山古刹四海云游也只是小说中的超现实,须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寺庙也有方丈主持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宗教的形式也只不过是束缚,所以我等浊物,也只能在现世修行。那么如何与自身共处,如何与社会相容,如何看待“情”,甚至如何在职场立足,也是要考虑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我既是我,我亦非我
以前总觉自己特殊,也曾高唱不一样的烟火,有自己的个性和狷狂,也有自己的自卑和不满,或有春风得意踏遍长安之时,或有心如刀割夜深不能寐之刻,但终究只是囿于一个小我,困在里面找不着一个出路,或者也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更大的天地。但痛苦是真实的,没有昨日的痛苦就没有今日的我在这里参禅说道。这就不禁让我想起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的故事,上座神秀也是潜心修行内心甚笃,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很明显仍是有执念,想的还是有形质的外物,这也是为何慧能能胜他一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我,甚至把佛祖都忘掉,本来就是空空荡荡,又何必有那些杂念。所以,如何与自己共处?就是要认识我、接受我、然后忘掉我。就是要认识到空,接受空,然后把空也一并忘掉。
二、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随它去吧。
白先勇先生在细读红楼的最后以一句张掖古城一座寺庙上的对联结尾,联为: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千古一梦人间几度续黄粱。讲众生皆有赤子之心,只不过被尘世蒙蔽,继而被各种欲望玷污的浑浊不堪,失了本性,佛家肯定要平等视之,不可有分别心。但恕我愚钝,尚不能勘破这层境界,也自忖没有胸怀去包容这万象纷纷。说句粗话,这世界上煞笔那么多,你是没有办法的,只能是随他去吧。最多我也只能做到,我没有那么好,我也没有那么坏,他们没有那么好,他们也没有那么坏。然后,只要各自心安就好,这哄哄乱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而至于情,则更无需斩断了。我无意去评判经书里面讲得斩断贪嗔痴、爱恨情的论断,但仍是觉得有些狭隘,那样的佛门也只能是越修越窄,弄不好就会像妙玉一样走火入魔,最后也不能得道,落得个“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情和欲本就是天然的东西,人是自然之身,欲也是自然之欲,一切浑然天成,所谓的道德标准也只不过是伪君子扣在世人身上的枷锁,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况且“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功名利禄、父母兄弟、爱恨情仇,一切都是色,一切又都是空,顺其自然罢了。
至于亲情,自然有“树欲静而风不止”之无奈,但也要意识到肉体凡胎终不过是短暂寄居,力尽孝道之后,也只能听从命运的冥冥之意了。急火攻心,倒不如笑看人生。
四、如何在职场生存?
想了那么多形而上的东西,然后一旦进入职场,可想又会立马被打回原形,因为那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人终究要生存,虽说“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七尺。”但人的各种欲望肉欲金钱欲权力欲攀比欲炫耀欲让人早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人,而化身为一个个行走的欲望体。当然,这纵有太多负面阴暗的弊端,例如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阳奉阴违拉帮结派等等不胜枚举,但反过来看,这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否则人人都安贫乐道形而上学,那多半这个社会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了。所以要正视这些野心,呵护这些野心,甚至任其野蛮生长,也没什么大碍,花和尚鲁智深不也常说“佛祖心中坐,酒肉穿肠过”吗?其实真正洒脱的人不拘这些小节,因为在他们眼中,酒肉情色功名真的没什么特别,当如吃饭喝水一般无二。所以职场的风起云涌职场的浪潮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该写的报告就好好写,该做的策划就认真做,该谈的业务就全力以赴地去谈,升职加薪该争取的就去争取,如此,就好。
这个冬天终于过去了,但世事无常,明天又会发生什么呢?无人可知,但无论发生什么,我想都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