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夜宿者
上周看了篇豆瓣的文章,讲述了几个在麦当劳过除夕夜的人,真实的场景和对白,在拥挤昂贵的大城市这是常见的现象。中小城市除酒店宾馆外是没有24小时营业的商业场所的,所以那些因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房费的可怜人或者因为一时赌气而离家的叛逆者,就不容易在小地方找到能遮风避雨的深夜容身之所了。
麦当劳那么多凳子,随便拿几支排起来就能当一张单人床睡下 ,靠墙处还有结实的长沙发,睡上去不冰不湿。对于穷得连群租房也挤不进的人来说不啻为一份免费的晚餐,且还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市中心治安良好的放心地段,厚实的防弹玻璃大门,都挺让人放心的。
我们对比一下前高铁时代的长途火车吧。每年到了春运高峰的时段,列车的走道上还不是挤满了东倒西歪的无座票乘客,狭小的空间里人满为患,怕是连伸腿仰卧的睡姿也保证不了,落得第二天腰膝酸软,腿胀肩痛的,那滋味真是不好受。还有五味方便面加厕所味伴着入眠,看看寄居在麦当劳里的人鼻腔吸入的都是香浓的薯条味外加甜香的洗手液味,这觉睡得是真香啊!
这些条件有限的栖身在麦当劳或者其他不收费的室内建筑中的都市游民应该不会对就寝环境有太多的挑剔和抱怨,除了窄窄的”床位”和硬邦邦的”床铺“不能带来柔软宽大的席梦思体验,其余和火车上卧铺的待遇差别真的不大。他们迫于生活的无奈无家可归,白天可以无牵无挂、任意游走,夜里却必须找一处安全暖和的地方踏实地睡个舒心的觉。
原先只能在天桥下或者隐蔽的建筑物下委身,可还是阻挡不了寒夜刺骨的冷风和夏夜肆虐的蚊虫,耳边震耳轰鸣的工地作业声和车声吵得人不得安宁,路边扬起的泥沙灰尘被吸入口鼻。
而今暖黄灯光点亮的通宵营业的麦当劳被喜欢四处侦查的他们发现了。这些忍受了多年风餐露宿的流浪者们灵机妙动地找到了温暖舒适,安全干净的夜宿新址,那激动高兴的神色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吧!
从此不必每夜苦苦寻觅一方安身的地盘,不必再像原始人一样忍受风霜雨雪的鞭打,这在他们穷苦暗淡的生活里该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美事啊!他们是把这样一个好消息都传开了吧,难兄难弟,有福同享,于是在麦当劳过夜的人多了起来。当11点后用餐的顾客纷纷离开,餐厅里的灯光也调成了微弱昏黄的色调,这些都市夜归人便及时出现在麦当劳的大厅,他们在临时搭好的小床上铺上被盖或大衣,洗洗刷刷,便安心睡下了。洗手池,马桶,卫生纸什么的都有,方便又干净,这分明就是不收费的酒店嘛。在此为夜晚在麦当劳找到家园的游荡者们感谢这样一处慷慨大方的美国快餐连锁店,它包容友善的经营理念为城市里寂寞孤苦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放心安心睡觉的温馨的港湾。大厦里有很多空闲的场地,又有哪一座能像麦当劳这般不去计较地留宿这些无家可归的或者有家难回的人,抚慰他们孤苦无依的身心?
偶尔负气离家出走的年轻人第一次在这种周围全是陌生人的公众场所过夜,等待他的是难言的兴奋还是焦急的困窘?他离家出走时气急败坏地想寻求解脱,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别人的打搅,是否在众人夜宿的麦当劳等地方找到了满意的解决办法?逃离了家庭的牢笼和纷扰,来到陌生和疏离的人群中间,真的可以摆脱生活的无奈和烦恼吗?
深夜的麦当劳大厅,它那标致性的熟悉的黄色灯光带给四下漆黑的街道一点明亮和温暖。大厅里暗黄灯光笼罩下的是一群疲惫欲睡的人。除了这个因为叛逆出逃 ,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周围全是一群风华老去的陌生的无产者,他们潦倒不堪,失意颓废,大多不修边幅,举止粗俗,对于看上去不和他们一样穷困潦倒的小字辈的突然到访,会报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呢?对于一个看上去比他们幸运的年轻人,大抵没有什么话可说的吧?
这群深夜在麦当劳寄居的常客们眼里满是倦意。他们无心打量这个新来的暂时夜宿者,只想着把明天的日子怎么打发过去,也许还有不少欢乐和趣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