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不上班,我每天都要感叹物价太便宜
前两天想着正是换季清仓的时候,奔着打折,就和日日一起去信阳一家商场逛了逛,这家商场名叫“潮衣库”,是个服装批发超市,就在市中心。
信阳没有优衣库,只有潮衣库。
一进去,我就来到了一个广阔而神奇的世界,所有的衣服,怎么都那么便宜!标价几乎全都是两位数!不管是轻薄的衬衣长裤,还是厚实的大衣羽绒服,最多也就是一百出头!

我很快挑中了一件军绿色绒毛夹克,超级厚,摸着还挺舒服的,穿起来也暖和,估计冬天不管多冷都能穿这个扛过去。
看价签,上面写着:原价588,现价99。
再一细看,机器打的“99”又被圆珠笔划掉了,上面另写了个数,好像是“30”。
怎么可能才30,我根本不相信。于是去找服务员问,服务员说:就是30,因为之前定的99被顾客嫌贵,于是就降到30了。
这真是白菜价啊。这么一大堆布料和绒毛,换成同样体积的白菜,应该还不止30块吧。
于是我原谅了信阳没有优衣库这一事实,有了潮衣库,谁还去优衣库?
不过服务员说那个30块还没有录入电脑,现在还是99,要等到第二天才按30算。于是我们就回去了,今天上午再去,绒毛夹克已经全部买光……早知道我就按99买了,还是便宜啊!
以前上班的时候,我是绝对不会来这种商场的,只会嫌low,而且里面的衣服都没牌子,谁知道质量怎么样。后来无意间买了两件杂牌的便宜衣服,穿起来也没毛病。
关键是,因为不上班,即使有昂贵的衣服,我也没有穿的机会了。我柜子里最贵的两件衣服,都是在北京工作时去商场买的大衣,都是一千多块,这个冬天就一直挂在衣橱里吃灰,动都没动。

宅在家里肯定不用穿大衣,偶尔出门买菜或者散步,穿这种大衣也显得过于浮夸和郑重,与菜市场的环境不搭调。
前几天逮着一个和朋友聚会的机会,我想着大衣终于有用武之地了,正准备拿呢,立刻被日日制止,说这都开春马上就暖和了,你就穿这一次,完了是洗还是不洗?于是我就乖乖把手缩回去了,再次拿起那件穿了一个冬季的两百块羽绒服。

我算过现在的生活费,和日日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差不多也就600块钱。(详情可见日日的文章:一个月600元,如何过上滋润的二人生活?)再加上房租,也不会超过两千。
我根本就不是一个特别注意省钱的人啊,为什么现在生活成本这么低呢?当然日日比较会精打细算,这是重要原因,不过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因为:
我们俩都不用上班。
以前还在北京上班的时候,我们也挺省的,可一个月怎么也得七八千,工资刚够生活,存不下多少钱。现在经历了一年半辞职闲着不上班的生活,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上班并不只是可以让人挣钱,还会让人无法控制地多花出去很多钱!
上面说的穿衣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你上班要面对同事领导客户,肯定不能随便穿吧,更不能让自己显得寒碜。只要身在人群中,就忍不住会和别人比较,不说多奢侈,至少不能比别人差。这样一来,衣服就不只是蔽体御寒这么简单的功能了,它还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门面,不管多吃力也要先把门面装点起来。
在家闲着就不用操这个心了,天天随便穿,只要男朋友不嫌弃我就行。冬天就羽绒服加棉鞋,夏天就短裤加拖鞋,这样不知不觉就省了一大笔置装费。
再说吃。不用上班后,在花钱上变化最大的就是吃了。以前上班顿顿都是在外面吃,要么点外卖,要么和同事结伴去附近餐厅AA,一顿少则二三十,有时候同事提议去好点的馆子你也不好意思反对,一顿五六十你也得忍着。同事之间为了搞好关系总得时不时请个客吧,别人都请了,你也得自觉不是,那就花得更多了。
现在呢,就可以天天自己在家做饭,算下来十块钱的成本就能吃一天。我们饭量本来就小,而且我最近还在减肥,中午一顿可以多吃点,炒俩菜就米饭,晚餐要么煮粥要么面条要么烙饼。一般都是日日做饭,我洗碗。我总和他一起去买菜,刚开始的时候我进菜场看什么都觉得便宜,每次称一大袋蔬菜,也就掏个四五块钱。五十块钱的菜就能让两个人吭哧吭哧累死累活才能提回家,放冰箱能吃一礼拜。
现在在信阳我们甚至都不用去菜场买菜,楼下沿街就有摆摊卖菜的,每天散步时都能顺便去买一点,比菜场还便宜。我特别奇怪怎么我妈还老嫌菜价涨得太快,明明都这么便宜了,我都不好意思还价!
偶尔也会偷个懒去外面吃一顿,门面装潢啥的完全不用计较,只看是不是实惠又好吃。前两天刚去了信阳的方中山胡辣汤,俩人各一碗胡辣汤,再加一大堆牛肉包,吃得快撑死,结账就17块5。
不过我也不敢老去外面吃,因为不管吃什么,回来准会闹肚子。现在我的肠胃已经受不住外面餐馆的卫生条件了,还是乖乖在家吃吧。
除了吃和穿,别的方面也都会因为不用上班而便宜很多——
我们可以自己选择住在哪儿,所以选的都是房租便宜的地方。两年换了三个地儿,现在信阳这个房子最贵,两室一厅精装修,月租1300,条件比以前北京月租3000的房子好一万倍!

不用天天挤公交地铁,日常出门主要都靠走,少了一笔交通费。
偶尔想出远门旅个游,也不用非得赶在拥挤的黄金周,甚至整个旅游旺季都可以避开,啥时候机票便宜我们就啥时候走。

还有太多过去在应酬场合必须花的钱,现在都不用花了。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不用点爆米花。K歌就是K歌,不用点啤酒。反正也不怕别人说我抠。
一些装逼成本现在也省了,比如我现在不怎么买纸质书了,放家里根本看不完不说,搬家还重。我也不想去看话剧了,必须得承认,我以前看话剧主要就是为了装逼,好多话剧根本连台词都听不明白,总盼着能有字幕。一张话剧票几百块呢,我看完脑子完全是蒙的。
工作不只是工作,还会牵连出一系列的社交问题、应酬问题、面子问题,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系列装腔作势的总和。而装腔作势,是需要极高的成本的!
还有一项不得不提:礼金!份子钱!我现在完全不用为了谁结婚生小孩而送份子钱了!人情往来都与我隔绝了,真是不亦快哉!
综上所述,上班就是会逼得人莫名其妙花太多冤枉钱。只要不上班,都不需要刻意省钱,生活成本自然就少了一大半。
我现在就靠写自己的公众号活着,号很小,无论打赏还是广告都很有限,有时候也会想,算了,还是老老实实回去上班吧。可只要再一仔细寻思,上班这件事真是太不划算了,每天按时按点拼死拼活,要对领导言听计从,要时时顶着指标考核的压力,要挤公交打卡吃外卖填各种表报各种销加班熬夜,牺牲了生活质量,到头来辛辛苦苦赚的钱,根本就落不了多少,亏不亏啊!
不上班靠写公号一个月挣三千,和上班一个月挣一万,最后结果差不多,都是刚够生活,略有结余。可过程就天差地别了,那一万块挣得憋屈压抑,这三千块挣得痛快轻松,文章想啥时候写就啥时候写,想写啥就写啥,没人给我定任务提意见,不想接的活可以直接拒绝。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这么一对比,只有脑子秀逗了才会考虑回去上班吧。
况且,万一我的号哪天突然就做大了呢?万一哪篇文章突然就被疯狂转发成爆款了呢?万一就有大牌广告找我呢?这个概率再怎么低,比起靠上班致富,比起中彩票,还是要高那么一点的吧。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一辈子都不用上班。上班本来就是违反人类天性的行为,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早就批判过压抑人性的机器流水线,怎么过了这么久,大家还普遍要活得像机器呢?现在不是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了吗,一大堆人被圈在一个地方集体作业的模式,也到了被淘汰的时候了。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进化到了新阶段,完全可以将人力高度细分,从集体回到个人,给每个人自由和解放。
现在除了自己在家写公号,你还可以成为网店店主、网络电台主播、直播网红、微博段子手、自由插画师、自由摄影师、自由设计师、私人钢琴教师、网络课程讲师……这些职业要么完全依赖网络,要么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在家工作,我周围已经有好多朋友都选择这种工作模式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因为真的能提高幸福感,有自由,还环保,不但降低个人生活成本,还能降低整个人类对资源的消耗。
据说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又会很严峻,可能会有上百万人找不到工作,希望大家能看到我这篇文章,开拓一下思路,别眼巴巴非得找个单位挂靠。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还要上班?让“上班”这个词早早消亡不好吗!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先保存下方图片,再点微信扫一扫,右上方“从相册选取二维码”):

肖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饱受争议了几十年,刘晓庆怎么就突然被全网夸了? (41人喜欢)
- 最近死感比较重 (23人喜欢)
- 琼瑶这一生,是一个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38人喜欢)
- 从麦琳李行亮想到我爸妈 (4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