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什么形状?
观影前,我问朋友:“《水形物语》说的是什么?”朋友回答:“是个人妖恋,美国的,拿了一大把奥斯卡提名奖!”
听起来好像牛到炸裂,那么,这个外国的妖会比中国的妖更唯美吗?带着疑问,开启了进度条。随着影片中晦暗的光线,绿瓦瓦的妖出现了,丑得吓人,眨眼的动作像冷血的蜥蜴,没有一点唯美柔情的爱情片里男主该有的样子。123分钟后,鱼妖和Elisa跌落水里,字幕随着背景乐升起,观影结束。
我和朋友相视一愣,“这就…结束了?”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闪瞎震撼的特效,甚至男女主角都没几句台词。这么“水”的影片就揽获了众多奥斯卡提名奖?是这届评委不行,还是观众审美不了?在随后的半个小时的闪回中,细细回味这部影片,突然发觉编剧一定深谙禅道,才能写出这么好的剧本,导演一定听过《倔强》才能有这么暗藏张力又娓娓道来的画面表达。
1. 水是什么形状?
既然片名为“The shape of water”,那我们不禁要问:What‘s the shape of water?
这就很有哲理了。佛家有曰:“一即万物,万物归一”。众所周知,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放在什么形状的器皿里,它便是什么形状。同理,不同的人所持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同一件事就有万千种看法。
对于人类世界,鱼妖是个异类——它的外形、生理结构(两套呼吸系统)、与生俱来的能力(快速愈合伤口),人类对它全然未知。但这并不影响不同阶层/立场的人对他的看法不同(你可把鱼妖想象成大自然/未知物/一个普通人,whatever)。
对于Hoyt将军,鱼妖=“太空狗”。Hoyt将军是高高在上的权力的行使者,他只关心“权威”能否稳固。只要让自己政绩更漂亮一点,怎么研究鱼妖,还不全得看Hoyt将军怎么设定这个游戏规则喽,那么杀死鱼妖做做解剖又有什么不可以?
对于俄国间谍,鱼妖=军备竞争。他们做的目的唯有“让美国人不好过,给他们科研的道路上设置阻碍” 就是了,才不管鱼妖有没有价值,所以间谍集团只想赶紧毁掉鱼妖,让美国人没办法做科研。
对于安保Strickland,鱼妖=耻辱(曾经卑微的自己?),他想通过驯服鱼妖的过程来体验成为人上人、手握权力、“神杖加持”的感觉,所以他连去厕所都会随身携带那根高压电棒(武力的象征,谁不服电谁),买下贵的吓人的凯迪拉克(上流阶层的身份象征),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掩盖内心的底气不足。
对Hoffstetler博士,鱼妖=造物主的杰作,他想通过对鱼妖的研究,来实现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对于清洁工Elisa,鱼妖=与自己平等的生物,所以她会同鱼妖做朋友,同他交流,给他吃的。
正是通过鱼妖,折射出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需求,所以鱼妖就是水,每个人都是那盛水的器皿。影片的高明之处,就是不对这些器皿给出优劣性的价值导向。
2. 如果你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
万事万物的不同都应该得到尊重,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酒吧里的黑人女士,尽管优雅得体却被仍然驱逐;画家Giles,尽管颇具绘画才华却仍然得不到认可;一向热情的店员,看出Giles富有“基情”的性取向后,立刻表露出嫌弃的神色。社会上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已经被世俗的观念、阶级、政治立场打上深深地烙印,而失去原本的色彩。
所以这也是我文章起始,看完影片之后索然寡味并没有觉得有任何出彩之处的原因——作为一个社会人,我y也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已经对来自世俗阶级的歧视司空见惯,已经对小人物试图冲破层层枷锁奋力抗争和必然失败的结果见怪不怪。
女主Elisa虽然失声,有着我们常人所共识的残缺,但她的心灵是完整的,她对审美的认知是完整的,她没有带“有色眼镜”。虽然不能发声,但她仍然没有排斥对音乐和舞蹈的喜爱;虽然鱼妖怪异,但她仍热心待之,给他送鸡蛋、听音乐、同他交流,鱼妖的不同在她眼中是正常的,同样她在鱼妖眼中也是完整没有残缺的,他们互相认可对方,并以平等、完整的身份交往,水到渠成得收获了友谊、再衍变成爱情!
“如果你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在英语里“different”可以从“与众不同”的含义里,延伸出些许“伟大”的意味。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尊重别人的与众不同,敬畏大自然里不同生物的与众不同,平等的与之相处,而不总是要改变别人,征服大自然!
影片中还有片段,像Hoyt将军与安保Strickland关于“体面”(decent)的说法,Hoffstetler博士与间谍集团关于利益和理想的争辩,Elisa向Giles表达鱼妖的与众不同等等,细细想来都会有一些意味深长,至于感悟出什么来,由诸位网友亲自去品味了!
影片的最后给了大家一个“Happy Ending”——Elisa和Giles的拯救奏效了,王子和公主也愉快的生活在一起了,但是,我们谁也知道,现实中的事情才没有这么简单……
听起来好像牛到炸裂,那么,这个外国的妖会比中国的妖更唯美吗?带着疑问,开启了进度条。随着影片中晦暗的光线,绿瓦瓦的妖出现了,丑得吓人,眨眼的动作像冷血的蜥蜴,没有一点唯美柔情的爱情片里男主该有的样子。123分钟后,鱼妖和Elisa跌落水里,字幕随着背景乐升起,观影结束。
我和朋友相视一愣,“这就…结束了?”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闪瞎震撼的特效,甚至男女主角都没几句台词。这么“水”的影片就揽获了众多奥斯卡提名奖?是这届评委不行,还是观众审美不了?在随后的半个小时的闪回中,细细回味这部影片,突然发觉编剧一定深谙禅道,才能写出这么好的剧本,导演一定听过《倔强》才能有这么暗藏张力又娓娓道来的画面表达。
1. 水是什么形状?
既然片名为“The shape of water”,那我们不禁要问:What‘s the shape of water?
这就很有哲理了。佛家有曰:“一即万物,万物归一”。众所周知,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放在什么形状的器皿里,它便是什么形状。同理,不同的人所持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同一件事就有万千种看法。
对于人类世界,鱼妖是个异类——它的外形、生理结构(两套呼吸系统)、与生俱来的能力(快速愈合伤口),人类对它全然未知。但这并不影响不同阶层/立场的人对他的看法不同(你可把鱼妖想象成大自然/未知物/一个普通人,whatever)。
对于Hoyt将军,鱼妖=“太空狗”。Hoyt将军是高高在上的权力的行使者,他只关心“权威”能否稳固。只要让自己政绩更漂亮一点,怎么研究鱼妖,还不全得看Hoyt将军怎么设定这个游戏规则喽,那么杀死鱼妖做做解剖又有什么不可以?
对于俄国间谍,鱼妖=军备竞争。他们做的目的唯有“让美国人不好过,给他们科研的道路上设置阻碍” 就是了,才不管鱼妖有没有价值,所以间谍集团只想赶紧毁掉鱼妖,让美国人没办法做科研。
对于安保Strickland,鱼妖=耻辱(曾经卑微的自己?),他想通过驯服鱼妖的过程来体验成为人上人、手握权力、“神杖加持”的感觉,所以他连去厕所都会随身携带那根高压电棒(武力的象征,谁不服电谁),买下贵的吓人的凯迪拉克(上流阶层的身份象征),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掩盖内心的底气不足。
对Hoffstetler博士,鱼妖=造物主的杰作,他想通过对鱼妖的研究,来实现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对于清洁工Elisa,鱼妖=与自己平等的生物,所以她会同鱼妖做朋友,同他交流,给他吃的。
正是通过鱼妖,折射出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需求,所以鱼妖就是水,每个人都是那盛水的器皿。影片的高明之处,就是不对这些器皿给出优劣性的价值导向。
2. 如果你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
万事万物的不同都应该得到尊重,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酒吧里的黑人女士,尽管优雅得体却被仍然驱逐;画家Giles,尽管颇具绘画才华却仍然得不到认可;一向热情的店员,看出Giles富有“基情”的性取向后,立刻表露出嫌弃的神色。社会上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已经被世俗的观念、阶级、政治立场打上深深地烙印,而失去原本的色彩。
所以这也是我文章起始,看完影片之后索然寡味并没有觉得有任何出彩之处的原因——作为一个社会人,我y也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已经对来自世俗阶级的歧视司空见惯,已经对小人物试图冲破层层枷锁奋力抗争和必然失败的结果见怪不怪。
女主Elisa虽然失声,有着我们常人所共识的残缺,但她的心灵是完整的,她对审美的认知是完整的,她没有带“有色眼镜”。虽然不能发声,但她仍然没有排斥对音乐和舞蹈的喜爱;虽然鱼妖怪异,但她仍热心待之,给他送鸡蛋、听音乐、同他交流,鱼妖的不同在她眼中是正常的,同样她在鱼妖眼中也是完整没有残缺的,他们互相认可对方,并以平等、完整的身份交往,水到渠成得收获了友谊、再衍变成爱情!
“如果你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在英语里“different”可以从“与众不同”的含义里,延伸出些许“伟大”的意味。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尊重别人的与众不同,敬畏大自然里不同生物的与众不同,平等的与之相处,而不总是要改变别人,征服大自然!
影片中还有片段,像Hoyt将军与安保Strickland关于“体面”(decent)的说法,Hoffstetler博士与间谍集团关于利益和理想的争辩,Elisa向Giles表达鱼妖的与众不同等等,细细想来都会有一些意味深长,至于感悟出什么来,由诸位网友亲自去品味了!
影片的最后给了大家一个“Happy Ending”——Elisa和Giles的拯救奏效了,王子和公主也愉快的生活在一起了,但是,我们谁也知道,现实中的事情才没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