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书单
关于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旅行的意义之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那么,身体受限的你,让我们来次灵魂之旅吧。
■ 第一站: « 寻路中国 » [美] 彼得·海斯勒
这本书记录了一位美国记者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他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他还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得乡村,它表述的那种由农而工二商,乡村发展为城市的变化,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透过外国人的视角,也许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另一种理解。
■ 第二站: «旅行的艺术» [英] 阿兰·德波顿
生活中的目之所及都可以是本艺术,包括生活本身,旅行自然不能排除在外。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思辩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 第三站: «河童旅行素描本» [日] 妹尾河童
在生活这样旅途中,我们总感觉在失去着某样东西,它似乎很重要,但总是被提起。当你翻开这位有趣的日本老先生的素描本,你的童心童趣就都回来了。内容有《制造伪钞》、《试吃》、《用眼睛吃东西》、《自家做荞麦面》、《投桃报李的尴尬》、《收藏癖》、《“病态”?》等游记作品。线条之间,你能感受到老先生的生活态度和旅行方式,可以作为你的灵魂小憩站。
■ 第四站 : «不去会死!» [日] 石田裕辅
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想去看看。环游世界的梦想,这个人实现了。石田裕辅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学时在路边看到一位青年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那身影成为他潜意识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长大后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语,辞掉人人称羨的大企业工作,踏上世界之旅。
但石田在第一站阿拉斯加就被黑人女生勒索一美元,吓得躲在青年旅馆不敢出门;在秘鲁沙漠被持枪强盗抢个精光,还得横渡暴风地狱巴塔哥尼亚;在北极圈为了省钱洗露天冰河澡……就这样几度软弱,几度山穷水尽,几度想放弃,最后终于完成壮阔的五大洲完骑世界纪录。
“我看到恒河的纯白日出、萨宾娜天真无邪的笑脸、土耳其那尔汀美丽的笑容;满月下的金字塔、在草原上奔跑的长颈鹿、骑着破烂脚踏车追赶我的保保。泰西亚有点恼怒地笑着,流下稚气未脱的泪水。大海般的丛林中浮现蒂卡尔神殿,以及纪念碑谷神圣的风光。雄壮的育空河流淌而过,有鲑鱼跳跃着;在夜空中摇曳的极光……”经历过许多生死绝境、哀痛的别离、幸福的瞬间后,“活着真好”的体悟,是梦想带给石田最珍贵的礼物。
你看,环游世界,你缺的不是钱和时间,是放下一切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我有点想出发了。
■ 第五站: «生存手册 » [英] 约翰·怀斯曼
环游世界最重要的是确保自己能活着走完这段路,特别是当你需要跋山涉水,自我防卫时,这本书,请全文朗读并背诵。十一章内容,包括了必需物品,车祸与空难,气候与地形,食物,露营与帐篷,信号阅读,天气,健康,海上生存等全方位生存法则。
■ 第六站: «旅行从客房开始» [日] 浦一也
客房是旅途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日本知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浦一也在常年世界旅行中,逐渐养成了一个奇特的习惯:用纸笔把不同旅店的平面图描绘下来。虽然每次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但是师浦一觉得,对于他而言,探险就是对客房进行测量及描绘,如此不但能区别于雷同的旅行照片,而且还能在看到图纸的一刹那勾起旅行中的诸多回忆。
从旅馆房间的各处细节,可以窥见设计者的巧思,甚至该国的民族性、历史等,不但可神游各国旅馆,也可当作选择下榻旅馆的参考,更是建筑或空间设计的简易读本。
《旅行从客房开始》就是20多年间作者去过的120个酒店的实测图,每张图都配有作者感性而又带有敏锐、细腻艺术感受的散文。
■ 终点站: «云南»
这是被称为“旅行圣经”的 «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 »最早一本有关国内旅游的书,4位热爱旅行的作者在云南行走40周,亲自采访调研,4条精选徒步路线,为你寻找云南真味,倾听当地人的声音。其中更能帮助你快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当地历史文化,帮助你真正实现云南深度游。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很喜欢Dérive这个词,Guy Debord在《The Theory of the Dérive 》中说:“drift源自法语dérive,描绘了人在旅程中,适时地松解情感关系、卸下工作重任、避开余暇交际的状态;他们沉浸在远方的机遇中,处无为之事,心随流动漂泊。” 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至少,让灵魂,一直在路上。
![]() |
■ 第一站: « 寻路中国 » [美] 彼得·海斯勒
![]() |
这本书记录了一位美国记者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他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他还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得乡村,它表述的那种由农而工二商,乡村发展为城市的变化,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透过外国人的视角,也许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另一种理解。
■ 第二站: «旅行的艺术» [英] 阿兰·德波顿
![]() |
生活中的目之所及都可以是本艺术,包括生活本身,旅行自然不能排除在外。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思辩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 第三站: «河童旅行素描本» [日] 妹尾河童
![]() |
在生活这样旅途中,我们总感觉在失去着某样东西,它似乎很重要,但总是被提起。当你翻开这位有趣的日本老先生的素描本,你的童心童趣就都回来了。内容有《制造伪钞》、《试吃》、《用眼睛吃东西》、《自家做荞麦面》、《投桃报李的尴尬》、《收藏癖》、《“病态”?》等游记作品。线条之间,你能感受到老先生的生活态度和旅行方式,可以作为你的灵魂小憩站。
■ 第四站 : «不去会死!» [日] 石田裕辅
![]() |
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想去看看。环游世界的梦想,这个人实现了。石田裕辅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学时在路边看到一位青年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那身影成为他潜意识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长大后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语,辞掉人人称羨的大企业工作,踏上世界之旅。
但石田在第一站阿拉斯加就被黑人女生勒索一美元,吓得躲在青年旅馆不敢出门;在秘鲁沙漠被持枪强盗抢个精光,还得横渡暴风地狱巴塔哥尼亚;在北极圈为了省钱洗露天冰河澡……就这样几度软弱,几度山穷水尽,几度想放弃,最后终于完成壮阔的五大洲完骑世界纪录。
“我看到恒河的纯白日出、萨宾娜天真无邪的笑脸、土耳其那尔汀美丽的笑容;满月下的金字塔、在草原上奔跑的长颈鹿、骑着破烂脚踏车追赶我的保保。泰西亚有点恼怒地笑着,流下稚气未脱的泪水。大海般的丛林中浮现蒂卡尔神殿,以及纪念碑谷神圣的风光。雄壮的育空河流淌而过,有鲑鱼跳跃着;在夜空中摇曳的极光……”经历过许多生死绝境、哀痛的别离、幸福的瞬间后,“活着真好”的体悟,是梦想带给石田最珍贵的礼物。
你看,环游世界,你缺的不是钱和时间,是放下一切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我有点想出发了。
■ 第五站: «生存手册 » [英] 约翰·怀斯曼
![]() |
环游世界最重要的是确保自己能活着走完这段路,特别是当你需要跋山涉水,自我防卫时,这本书,请全文朗读并背诵。十一章内容,包括了必需物品,车祸与空难,气候与地形,食物,露营与帐篷,信号阅读,天气,健康,海上生存等全方位生存法则。
■ 第六站: «旅行从客房开始» [日] 浦一也
![]() |
客房是旅途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日本知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浦一也在常年世界旅行中,逐渐养成了一个奇特的习惯:用纸笔把不同旅店的平面图描绘下来。虽然每次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但是师浦一觉得,对于他而言,探险就是对客房进行测量及描绘,如此不但能区别于雷同的旅行照片,而且还能在看到图纸的一刹那勾起旅行中的诸多回忆。
从旅馆房间的各处细节,可以窥见设计者的巧思,甚至该国的民族性、历史等,不但可神游各国旅馆,也可当作选择下榻旅馆的参考,更是建筑或空间设计的简易读本。
《旅行从客房开始》就是20多年间作者去过的120个酒店的实测图,每张图都配有作者感性而又带有敏锐、细腻艺术感受的散文。
■ 终点站: «云南»
![]() |
这是被称为“旅行圣经”的 «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 »最早一本有关国内旅游的书,4位热爱旅行的作者在云南行走40周,亲自采访调研,4条精选徒步路线,为你寻找云南真味,倾听当地人的声音。其中更能帮助你快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当地历史文化,帮助你真正实现云南深度游。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很喜欢Dérive这个词,Guy Debord在《The Theory of the Dérive 》中说:“drift源自法语dérive,描绘了人在旅程中,适时地松解情感关系、卸下工作重任、避开余暇交际的状态;他们沉浸在远方的机遇中,处无为之事,心随流动漂泊。” 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至少,让灵魂,一直在路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