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记·李敖列传
新史记·李敖列传
李敖,吉林扶余人也。民国廿四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父鼎彝,解放时携家口避居台湾台中。敖幼随父辗转,诸地皆历焉。尝于京、沪上学。比至台湾,敖年十四。
敖入台湾中学,旋休学。国朝五年(1954年),入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未几,退学。复入台湾大学历史系。敖具异才,擅属文,秉学力。民国退入台省诸老,多有推重。敖爱从适之说,崇仰其学。于学中作《从读<胡适文存>说起》,为适之所重。适之更赠金资学。后敖至北京大学,欲捐金置胡适雕像,未果。敖复检钱穆《国史大纲》中疏漏,作信与穆。穆为耆宿,敖一少年尔,穆览信大奇,与敖致书。而敖最憎蒋中正。中正推服钱穆,穆亦应之。后敖于穆墓前便溺。敖行事大多若此。
大学毕业。从军。官少尉。敖少即锐逆,恶军中习气。作《老年人和棒子》一文。发少年之可为,议老人之把持。更倡西人之民主,争言论自由,评骘台省时风。未几,退役。以此文投《文星》杂志。时台湾民主运动方盛,与蒋氏之痼政最龃龉。洎当变易,正是森罗之时。敖之文如投水激浪,时议轩然。敖因此议与众人作中西之学笔战。《文星》社长萧梦能青眼于敖,倾意举之,两向之文多于《文星》论载,笔战之况,台省所瞩。洎胡适薨,敖以文述怀之。于是,《文星》之名大益,敖之名亦大益也。
敖复集文著书,更声其意。国朝十四年(1963年),敖任《文星》杂志主编。敖素好乱喜作,更兼力笔。故为时论如风云之动。台省之不堪独裁者,皆乐闻之。其抨蒋氏及诸肉食者甚烈。当局忌之。
国朝十六年(1965年),《文星》以“为匪宣传”之罪查封。敖生计始困。更力诋台省时政及蒋氏不遗,并兴文作报,屡为踣踬。敖不得已,竟以贩旧物稍给。而怨怒更生,言辞激厉。口喷笔伐,睹者为大快。是乃愈挫而愈奋,愈抑而更起也。
国朝二十二年(1971年)春,台省当局捕敖,明年,以叛乱罪治之。十岁刑。又三年,以蒋中正去世故,蒙大赦。减期。乃于国朝廿七年(1976年)冬出狱。敖实坐近六年。出,已四十有一也。时中正已故。人心求变,严禁之令澌然冰销。敖初诋为政举措,曝诸恶失,已具时名。及其入狱,亦为政治所涉。舆情多倾。敖向狷倨好色,机锋决锐,喜诤擅辩。与人笔战,引经据典,冷嘲热骂,龂龁不懈。语多狂直,人以为其口无所遮。其文与人,皆面貌显然。故世人或以壮士目之,或复折于其雄辩之文,或嘉其本色也。至于出入囹圄,缧绁数年,人更目为英雄。及出,则领潮万众,一呼群应。敖乃更为枪笔,日励时文。数年,当局忌之。而敖声望更著。年四十五,娶影星胡茵梦。不及四月,休之。此盖萧梦能案故也。
先是,萧梦能夫妇办“文星书店”,兼刊杂志。梦能为社长。实皆其业也。梦能与敖至交,后敖为《文星》主编。诸事悉委敖。及《文星》杂志查封。店亦不办。梦能前举贷多有,债主盈门。乃避居美国,云其家当皆托于敖,而为吞没。求诸不得,乃讼于官。胡茵梦云,前慕敖行止,著文扬敖。复与邻。见之相悦。乃结连理。而阴得敖私没之事。故于庭上,为梦能证人。敖云为内人所叛,怒不解。后于国民党阴污敖之集会名中见胡茵梦名,乃与离婚。敖云梦能之案,都属构陷。诸说纷纭如《罗生门》。今人犹难考衷是。而台省当权者实有欲加之意,盖梦能言诸事,皆在十六年前。庭判敖侵夺是实,复拘入狱。已国朝三十二年(1981年)矣。既事是实,人亦云姗姗也。
敖于狱中,犹笔耕不辍。嬉笑詈骂之辞更胜前。明年,出狱。虽然时议一时哗然。而敖自云过冤,乃复指攻梦能,聚讼法庭。如是经年,梦能不能敌。时论亦有从敖所言者。故前诸事于敖目之,皆小纽而已。
敖两入狱,皆其省当局所致。至于构陷罗织,敖文中所云难计。而前后与敖争言者,敖或有目之为所指使者。敖最喜攻大人先生。二蒋孙科固其主骂者,而即癣疥之徒,敖亦选骂之。国朝改革开放后,乐敖之敌蒋。更喜其怒骂台省当权者。欲选彼岛岸声气,首倾意于敖。故大进敖说。国中众人,亦喜敖目无之狂。深恶威权者,更览其书大畅大噱。于是敖风靡于四海之内。至于近年,势才稍减于前,而寖受者何止一代。
台省风气,亦渐逐声色。敖固高蹈难寂之人,必从大势而衅新事。虽然,其摇笔作刊,人犹乐见。而于千禧后,敖为“康熙来了”首届嘉宾。嬉笑风潮娱乐中人如叱骂旧政敌者。有女主持徐熙媛,向奉承敖。一朝调侃,敖转讼熙媛毁谤。所求者非歉非钱,惟求再上三期作嘉宾也。敖复于凤凰卫视立专栏,曰“李敖有话说”,专肆其新老世说。
敖于近二十年多来国朝。以思乡久故。所过作讲座,发旧议,为时评。旧议者多矣,其言何止千万。盖怒蒋氏及台省当权者云。时评者,有取其宜于国朝者,人或以为前后是非。而亦有云其讲座有微词当下时事处,稍有段章予取之事。非特循案其事者,亦纷纭众说。而敖之舌笔不甘,欲激事如一也。
敖先得摄护腺癌,治之,犹日席于荧屏。近二年,查得脑癌。谓时日不多。敖更晷日戮力,寸阴是竞。比实不支,裁为少歇。而行事不以弱病稍改。其子勘曾著文言敖病事,谓当敖病中,勘于旁劝慰。言爱敬其父云。敖双目圆睁目勘,及拔呼吸管,可言语。护士问名姓,敖乃云“我叫王八蛋。”敖之出人意而能发噱之事,超生死而不绝也。
国朝六十九年(2018年)二月初二,李敖病逝于台北。
论曰:
敖为人旷放喜事,著文字,立声言。皆特立。其为文主诘辩,多作时论杂文,颇爽利,好讼诤,而自有快人处,噱人处。更以敏思厚学鎔于其间。人谓得鲁迅之声气。敖之言行特异。常口出惊人语。人或以为其自大,或以为狷介,或谓名实附也。敖皆不顾,盖“语不惊人死不休”故也。人有计敖属文声言所骂之人可三千有奇,若有世界纪录,敖实当之。至于称百年白话一人,乃其偶发之言。敖每语,必惊语如涌斛珠,发流瀑。虽摩诘翻舌,犹不敢言过也。至于渐肆江河,滔滔不绝,亦常人不能也。
敖更好色尚欲,喜与人道其私行。若以是归于其行,则行亦不可以常人目之。实可以为狂悖之徒也。敖亦喜人以狂徒目之。更藉狂命事,踞傲借秽,无所不可用。惟辩胜引人,虽毁誉皆好也。
而敖至勤。至今聚其文集。竟可三千余万字。敖大抵口舌命笔,贯一从行。虽有妄作,处心精制者亦足惊人。非之者往往或不敌其才,或无其勤,或无其善辩也。以今昔观之,敖文之巨,复足堪为记。
今人或非其行,或薄其文。而敖之初举于台省,初入于国朝。皆有发启人心,开世人自求民权,自发思智之功也。籽自由,萌公利,争权益,尊自体,亦皆敖之大与也。至于推挞独裁,折翻威权,立刚梗之骨,衅独立不服之心,逆循世而激楫上于天水,敖之大功于华人也。此,台省国朝数代犹不可忘也。敖此风神所宗,非特于旧时,当下及未来,皆有其健用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