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位父亲会给儿子下跪?
不涉及养老问题,不涉及品格、道德错误,紧紧是因为上学。
刚和一位河南的便利店老板聊天,他一脸的着急,说儿子不上学了,他接到老师电话,马上就买火车票回老家,无论怎么劝解,就是不上了。老板说,他都给儿子跪下了,儿子坚决退学,其他的话也不说,就说不上了。他和我说,无论儿子想要什么条件,只要去上学,他都能答应。他还找来当校长的同学,让同学来开导儿子,讲道理,依然没用。他在大城市生活这些年,知道上学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不是一定让孩子上什么大学,就是想让他有上大学这个体验,让自己本身的素质能有提高,能自己谈恋爱,他老家娶媳妇至少要70万,必要条件是买房买车,还有彩礼钱。而自己上大学谈恋爱,找的对象相对素质也高,不会提很过分的要求。这些孩子是不懂的。
让我深思的问题不是为什么孩子不上学,而是为什么父亲会给儿子跪下。
便利店老板在外这么多年,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是缺失的。儿子不怕他,也不会心疼他。我虽然不是留守儿童长大,但我在上初中就住校了,和父母一个月见几天的时间。当我来到北京,看到北京的同事,可以和父母挎着胳膊逛街,可以吃饭的时候聊同事,聊同学,这让我很吃惊。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和父母的相处方式是最常见的,也是正确的。我的同事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没有离开过父母,每天可以见面,聊天,所以长大了,依然很多事情可以和父母讲。
像我们这样很小就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几乎很多事情都要自己面对,也不会随时和父母沟通。在我的印象里,家里几乎没有事情是我参与的。当有同事和我讲:她家盖房用了多少砖,盖了多少天。我就在回忆,我家盖新房的时候,我在干嘛。我好像不是家里的一份子一样,家里的大小事情,我一概不知。而我身边的同学也是这样的,我们都要住校,都要和父母分开。而住校是骄傲的,因为只有好的学校才会住校。而普通的中学,是没有住校的。
家里人开始关心我的时候,是我谈恋爱的时候。我对象是外省的,离家很远,父母坚决反对,我妈甚至想给我介绍同一条胡同的男孩。我突然发现,父母是想让我在他们身边的,而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和我说过这些话。
我觉得我自己开始被重视的时候,是我开公司的时候。我上班几年积累了一部分客户和资金,于是开始自己做公司。在这之后我发现,我父母开始接受我的意见,我说的话他们开始会思考下,我说的对还是不对。而聊天的时候也会和别人说我女儿怎么怎么样了。而这个改变在我看来,是一瞬间的。
便利店老板的儿子的想法,我大概能体会。他张到17岁几乎所有的事情,父母都很少参与,甚至是没有参与。为什么我要退学这件事情,你们一定要参与进来,还一定让我来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呢。当然等他长大一些,应该会理解,父母是为我们好。但现在,父母在他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交学费、生活费,然后就没有了。
父亲肯定是爱孩子的,他说他都没有发火,是好言好语的商量,讲道理。可是儿子除了“不上学”,没有过其他的话。孩子肯定是经历了一些事情 ,心里肯定有一些原因,但是父亲是不知道的,他们的沟通,从他做留守儿童那一刻起,就断掉了。父亲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叛逆,不敢发火,会适得其反。他知道自己说即使发火,孩子也不怕他,孩子已经烦他了,不敢说了。父亲用了下跪的方式,希望能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即使不理解,也心疼下自己的父亲,可以依然没用。
我想当父亲给他下跪求他去上学的时候,他估计也很茫然,我的父亲怎么突然出现了呢,原来我的生活里不只有我自己。
希望孩子以后能好好的生活,也希望这个家庭能有更多的沟通。更希望以后中国留守儿童的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