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平凡的世界》(一)少年的艰苦是成年的财富
很喜欢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第一章起笔的描写“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路遥的笔触底端若有似无地带有一抹生命的温暖。这种温暖淡淡地存在着,绵延在他要诉说的人以及他们生活的场景中。路遥笔端所流淌出的文字能够让人很快的安静下来,将一身燥气去掉,至少是在你翻开书卷的时间里去掉。
当你有过少年时艰苦的日子,你便不难理解少平打饭时那种忐忑的心理了。艰苦的日子是安静的,欲求简单到几近于无的地步。今天的生活早已经远离了那个大人小孩吃不饱饭的岁月。温饱已经不再成为大多数人每天起来要焦头烂额的事情。但世事就是如此,即便远离了食不果腹的光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还是能感觉到物质所带来的压力,甚至有增无减。于是,人们在摆脱基本的物质无着之后,又似乎重返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物质困乏。平凡而温暖的岁月似乎越追越远,难道人只能在这样的饥渴中走向生命的终点?
今天的生活,相当部分的人已经从农村徙出,来到了城市里面度日。即便根在农村,往往也只有年节的小聚,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过生活。城市是精神的孤岛,金钱像可乐一样越喝越渴,越渴越喝。于是有了一种贫瘠叫心理上觉得贫瘠,就好像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相仿。
少平生活的年代之苦是地里长不出庄稼的苦。我们今天遇到的苦是心里面欲望草盛的苦。这话说的简单,但真的要到了能打掉这些欲望之苦的境地,没有时间以及世事的颠簸是不能够的。
当你在世路上颠簸颠簸之后,你才能发现曾经吃过的那些物质上的苦尽是满眼的财富。一个成年人需要这样的财富,所以每一个长大成人的少年曾经的艰苦都是值得好好收藏的。
我们觉得我们能看懂生活的时候,鬼知道那里有一个坑在前面等着我们。其实有没有坑不重要,掉进去与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再次爬起来,拍拍土,揉一揉摔疼的腿脚,哪怕滚两句粗,也能笑着往前去。这才是少年艰苦成年财富的本源,或者存在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