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记
查看话题 >一壶春酒庆春分
《古代风俗百图》上架之前,每天盯着文字看,生怕错漏一个字。上架之后再打开样书,突然将目光转移到了图画上,也突然发现编辑过程中,对插图的凝视太少。
这本书的主体实际上是图画,而不是文字,仔细读图的话,会发现隐藏在画中的不少小彩蛋。以三种饮用器具为例。

在这幅描绘晋代文人集会、流觞赋诗的图中,出现了大概七八种器皿,其中一个比较生动,单独截图来看:

上部的壶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鸡,鸡头作壶流,鸡尾作手柄,正是魏晋南北朝时常见的鸡首壶(也叫鸡头壶)。至于画中壶与碗的上下组合,稍后再细说。
鸡首壶出现在三国时期,流行于两晋,直至隋初仍有使用。
另一幅晋代文人重阳饮酒赏菊的图画中,也出现了鸡首作流的壶,形制稍有差异:


从侍童倒酒的动作来看,这个鸡头形壶流是中通的。
据考,西晋鸡首壶上的鸡首,大多是实心仅用作装饰,东晋时由装饰品变为张口、引颈的壶流,注口疏通,更加实用。
当时的壶流,除有鸡头形状的以外,还有羊头、猪头、狮头等。

西晋青釉鸡首壶。@故宫博物院官网

东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故宫博物院官网
与晋代鸡首壶相类似,在涉及唐代风俗的几幅风俗画中,出现了唐代特色的凤首壶。

这幅图绘的是唐代宫廷在寒食当天设宴冷餐的情景,凤首壶出现在两位内臣手中:


和晋代鸡首壶不同的是,凤首壶上的凤首不在肩上,而是既作壶盖,也包含壶流,凤口为注口。
同时,凤首壶的手柄大多是龙身,在另一幅风俗画中可以看得更清楚。

这是唐人刺青的场景,左下角的凤首壶柄明显是一条龙,龙首衔壶口,龙尾连壶身底部:

据考,唐代凤首壶吸取了波斯金银器中鸟首壶的造型特征,壶身则颇有魏晋南北朝时莲花尊的特点。

唐代青釉凤首龙柄壶。@故宫博物院官网

北朝青釉莲花尊。@故宫博物院官网
再说回开头的这张图:

图中鸡首壶坐放在一大碗中,又是另一个小彩蛋。不过,出现在晋代的画面里,大概艺术创作的成分居多,不完全合乎历史。
因为这种壶和碗的组合据载始于晚唐,盛于宋元。其中碗被称作温碗,里面装有热水,用来温热壶中冷酒;而壶主要为执壶或称注子,因此这一组合酒具也被叫作注碗和注壶。
从《古代风俗百图》的几幅宋代风俗画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更加典型的温壶温碗组合。

此为宋人于端午节染红指甲的场景,画面右侧桌上放有一套温壶。温碗形状犹如盛放的莲花。

此为宋代仕女七夕比巧的场景,地毯上有一套青色温壶。

宋代家庭为周晬的小儿举行抓周仪式,右侧长桌上也放置有一套温壶。
与出土文物对比来看,上图三套温壶很是写实形象。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故宫博物院官网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注壶、注碗。@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当然,除了以上三类酒具以外,风俗图中还分布有形形色色的其他器皿,仔细查找比对,估计都能从出土文物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不单器具,人物的发型、配饰、衣服,场景中的摆件、家具、扇子,都不是随意绘制,而是尽量地贴合一朝一代的历史真实。再结合简要的文字和竹枝词,不少场景便活泼泼如在眼前。
作者:历炫·读库编辑 公众号: 务秃笔记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8 19:59:06
-
十亿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4 11:12:48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5 16:47:55
-
提拉米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3 14:55:58
-
炸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1 17:13:28
-
风间千癸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4 10:14:53
-
今天吃锅包肉还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3 21:10:24
-
ॱ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2 15:41:52
-
Tulip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2 14:34:18
-
我可以我很棒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2 12:11:42
-
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2 10:24:37
-
TinkyWink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2 09:40:45
-
加州站街男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1 15:30:54
-
城南花已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1 14:21:46
-
一苇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1 13:22:31
-
心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1 12:33:40
-
裘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1 12:31:04
读库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张立宪×窦文涛:暖气没来的日子 (75人喜欢)
- 张立宪×周轶君:全世界都在下雨 (36人喜欢)
- 作战目标突然提前 (18人喜欢)
- 悄悄立下flag (24人喜欢)
- 这个春天,南通阅读基地重启 (5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