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不吃亏”!
妞对我说,班里有个小男生老推他!
我听了,想都没想:你也推他!
妞说,他力气大,推不过啊!
听完这话,我蒙圈了,
谁都不希望自家孩子吃亏,
我们从不主张让自家的娃儿欺负人,
但也绝不忍受自家的娃儿被别人欺负,
这是人之常情,
但
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方法,
也得根据对方实力啊,
要不然,还是自家的娃儿“吃亏”!

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更加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为了让孙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不吃亏”,
爷爷奶奶每天通过“实战”演练,教孩子在打架时如何运用身体的力量,
从而让对方“害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比如:
有小朋友冲过来推你,你怎么办?
——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
他要是大声哭,引来老师呢?
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还要大声。
听起来好耳熟,很多爸爸妈妈都这样“教”过孩子,
听听专家咋说:
这种“不吃亏的培训”,给孩子传达的观念是“幼儿园小朋友都很不友好”
“我要全副武装,让他们害怕我!”
其实,这种认知很容易让孩子对幼儿园集体生活产生不安全感,
间接影响孩子在班里的社交能力,
这样的“不吃亏培训”,让孩子“吃大亏”。

讲真,和大多数爸爸妈妈一样,
我怕自己的娃儿因为“老实”而“吃亏”!
但,关于“吃亏”的定义,取决于你怎么看。
或许大人认为“吃亏了”“受委屈了”的情形,小孩子丝毫没有感受到啊!
比如,孩子用一个大玩具换了一个小玩具,大人通常感觉“亏大”了,
但小孩子会想,这个玩具我没有玩具,换换挺好啊~
你看,大人的负面评价和判断给了孩子不好的暗示,
有时候,吃不吃亏,还真是大人自以为是了。
再举个例子,
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交往时,吃亏了,
你通过引导让他明白交往的法则,
这种“吃亏”是福,
但如果盲目地打回去,才是让他“亏大了”,
依靠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走向社会后势必会被“武力”相待。

那,怎样让孩子“不吃亏”,这是你关注的重点。
1.不“忍”、不“怕”,适当反击。
当孩子怯弱地对你说,某某同学推他了,
而你轻描淡写地回一句:哎呀,人家可能不是故意的!
这样的回复,是在间接地告诉孩子遇到事情要“忍”,
而事实上,可能对方真的是故意侵犯的!
不要让孩子养成“软柿子”,这样引导:
如果下次他再推你,大声质问他:为什么推我!
妞的班主任告诉我,有个孩子从背后勒妞的脖子了,
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告诉妞:遇到紧急情况,比如对方勒住你的脖子,或要抓你的眼睛,
如果躲不开,要还手!!!保护自己。

2.勇敢地“说不”,不随便顺从别人
幼儿园孩子多,难免出现喝水插队、上厕所推嚷、争抢玩具的“争锋”。
让孩子明白这些事情的规则,如果一旦有小朋友违反规则,侵犯自己的权益时,
敢于“说不”,而不是随便顺从别人。
“不可以插队”“不可以抢我的书”“不可以推我”
………………
教孩子与人交往时,有底线,有原则,这样才不会吃亏。

3.你“动手”,我“动口”
首先,这里的“动口”不是骂人。
仔细观察 ,那些在幼儿园喜欢动手打人的孩子,
大都嘴巴不行,表达有限。
所以,你可以教给孩子善用自己的语言优势,
把对方“说懵”,从而起到“威慑”作用。
“你凭什么欺负人?!你除了打架还会做什么?!你以为你最厉害吗?!”
也可以重复一个问题:
“你凭什么推我?!你凭什么推我?!……
对方回答不上来,脑子一下子就“懵了”,
如果孩子能声音洪亮的质问对方,效果就更棒啦!
因为在气势上已经压倒对方啦!

4.身体壮,运动强
注意,这不是让孩子用体力制服别人。
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孩子,运动能力就强,
在和小伙伴玩耍时,身体就灵活,
很容易受到大家的佩服,人缘自然不会差,
交往时也不会“吃亏”。
相反,那些瘦弱的孩子就没这个待遇了。

5.最后一招:寻求帮助
如果自己无能为力,可以适当寻求帮助,比如
来自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帮助、小伙伴的帮助……
我们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
毕竟,学会与人交往,是孩子一生的必修课程。

除了以上内容,如果孩子总是在幼儿园“吃亏”,
爸爸妈妈应当从孩子自身找问题:
是不是孩子交往能力不足,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小朋友们误会了?
是不是孩子不懂分享,或者有些霸道,小朋友们不接受了?
是不是孩子不懂得自我保护,不会躲闪,常被撞到?
………………
那么,找到原因,对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
切记,不要表现得比孩子还焦虑,
让孩子以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
所以想办法让孩子学会交往的策略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