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这个词
其实挺讨厌的。
尤其拿来夸人的时候。
也就是一个拿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或者将他人纳入自己的价值和审美体系的过程,原理同催婚催生没什么不同。
甚至还带有一丝自得及居高临下。
在当下益发多元的价值追求和个性表达的环境下尤不适用。
“恰到好处”总是潜藏着“多一分则……少一分则……”的意味,殊不知这多的或少的一分很有可能就是他人价值选择的凝练之处,所谓细节上的小心思,一小步即是大不同。所以“多”或“少”也可能是“设计”的结果,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恰到好处”的。
况且"恰到好处"的边界也是日益放宽更是因人而异的。文化多元带来的并不全是包容,还有更加独特的视角、敏感的触觉以及生发于细枝末节的冲突。包容和冲突总是伴生的,他们是多元文化前提下的两种选择,还可以有更多选择,再去探讨不过是让消极者的世道变得更加艰难而已。
所以就不要去寻求价值认同了吗?就这样置自己于孤地吗?
说到底“孤独感”不就是不愿改还放不下吗?执迷不悟很浪漫,执迷不悟还心气甚高,这种是以“孤独”为食的仙人,早已进入享受“孤独”的化境。一旦他们开始暗戳戳嗅寻同类,就不可避免地悲凉了。
(有感于:正想拿“恰到好处”夸别人,自我感觉这词用得挺高级,却惊觉自身狂妄可悲之处,吓出一身冷汗,赶忙删掉。最后,我选择什么也不说。)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