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
不妨把意识和潜意识具象化。
意识和潜意识是由物质组成,可以观测,可以触摸的实质物体。
信息是由外部进入意识内部的。
我们所谓的潜意识不如称之为“尚未发育完全的意识”。
我们的意识不是这样一个完整的填充完全的圆,潜意识也不是看不见的

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不如说是:意识是全部涂满的,潜意识只是外面的一圈半透明地带。

潜意识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如同计算机网络的处理程序和协议,意识是在其基础上grow up来的。因此我们可以完全控制我们自己的意识,而潜意识我们只能知道其存在,不是说潜意识是深藏在意识中的某一片区域,而是周围一些“预处理信息”的区域,他们不能或者说无力影响我们,我们的意识也无法直接去操作它,因为它只是初级的阶段,还未发展出那么多的能力
当然,如果说潜意识是“未成熟的意识‘,上面的图还有一定的错误。

这样,潜意识的样子就很清晰了,我们之所以认为在潜意识里到过某地,看见过某人,害怕某些东西……的理由也就一目了然:潜意识就是未成形的意识区,其中有组成意识的细胞和物质,因此可以简单的储存、读取或者发出指令,但同时又因为它的未成形,我们无法完全感知。”就像许多人在我脑海中嘶喊一样“,这些组成意识的细胞和物质,是真有可能在我们脑海中成长为一个个独立的人格。
依上所述,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大脑的发育历程。

也就是说,意识是由潜意识grow up形成的,两者本为一体,当我们开始反思潜意识和意识时,潜意识停止了发育,接受的信号时断时续,成了不可推测的存在。
那么,为什么潜意识不在意识里,而是意识外一层包裹着意识呢?
或许有两个原因。
第一,如同发育历程所揭示的,意识是由许多基础细胞物质聚集而成的,尚未聚集到中心的由此发育不完全成了潜意识,也停止了运动环绕在意识外,成了一个意识外部的圈。
第二,”潜意识能记住我们意识主动忽略的信息“。如果说信息是靠外部进入意识内部的,那么潜意识只有在外面才能比意识更快的接收信息,并对其预处理,再发送给意识处理。就像计算机语言里的函数或方法一样,潜意识就是一个函数,它的信息处理只能是被动式的,所有信息都会被接收。而这个比喻也反过来说明,潜意识是一种主方法,意识在其中被判断调用,而主方法调用其它方法的前提就是主方法包裹其它方法。
再发散一下思维。我们现在正在追求技术上的突破来实现”AI“,但若上面是正确的,那么我们永远也不能造出一个真正能以假乱真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的信息模糊处理是潜意识所做的,无法构造出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的”人“。或者说大脑移植也是无法完全做到的,除非完全移植大脑,否则我们只能完全复制意识,塑造出一个”假人“。但我们能实现AI,一个完全控制自己所有意识的”人造人“。这种人造人注定是完全理性的,是彻底的天网。
或许我们已经造出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