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致敬高尚的灵魂》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一个贫穷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不幸落入风尘,成为盛极一时的交际花。由于她的装扮中总少不了一朵茶花,又被称为茶花女。由于她整日在贵族圈里周旋,见惯了世间的虚伪与冷漠,她也渐渐失去了对世俗情感的信心。直到阿尔芒·杜瓦尔的出现,他的关怀,他的问候和他的真诚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真挚情意。在玛格丽特因肺病咳嗽时只有他流下了心疼的眼泪,她有那么多的情人只有他会因嫉妒而发怒不安。阿尔芒是她“在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一旦爱上了就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她与以前的生活决裂,放弃了过年薪千万的伯爵的供养,选择来到乡下与阿尔芒厮守。可心上人的家庭怎么能允许这样一个风尘女子侮辱他们的姓氏呢?在父亲的劝说下,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的前途做出了牺牲,为了爱人的家庭,她宁愿放弃自己辛苦得来的幸福,不惜用谎言换得阿尔芒的恨意与报复。正因为有阿尔芒,玛格丽特的生命才焕发出色彩,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来自于他呢?于她而言,这是一份真心的祭奠。 这部酷似杜十娘的爱情小说当然首先会让我思考爱情。一边是骏马开司米披巾珠宝首饰有着别人供养的奢靡生活,一边是乡村小屋与心上人,玛格丽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可现在如果问我们选择在宝马车上哭还是在自行车上笑,我们都需要犹豫一下吧。毕竟因男方没有房子,恋人分手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金钱与爱情,看起来很矛盾。不过读过这本书思考后感觉真的想明白一点点了。以前读《月亮与六便士》有一句话很不理解,这句话是“女人可以原谅男人背叛她,却不能原谅男人为她付出。”当时觉得这句话太荒诞不经了,与事实相悖啊。但玛格丽特的行为也做了很好的解释。当玛格丽特与阿尔芒来到乡下时,她为了还债偷偷瞒着阿尔芒变卖自己的首饰,阿尔芒知道后怪她没问他要钱,她回答“鉴于我们这样的关系,如果女人还有一点点尊严,她就应当做出各种可能的牺牲,而不是向情人要钱,给自己的爱情染上功利的色彩”真正觉得上面的话合理的或许是懂得真正爱情的人吧。所以我觉得爱情与金钱之间没有矛盾,之所以觉得有矛盾是因为爱情不是“爱情”。我忘了在哪里看到的,它说“生孩子对女性来说是巨大的损耗,所以有了性欲作为引诱”。作为女性,我也感觉到,女人很容易把异性的爱抚与带来的安全感误当作爱情。或许社会上的很多爱情都是假的,他走了只是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安静一点,少了个人关心而已,对方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会倾向于让人更有安全感的钱吧。正如茶花女所说,她之所以不遗余力的过那种一年花费十万的奢侈生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爱情来临时,这些虚荣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 这本书也在向我们传达尊重善良与宽容的品质。是阿尔芒的父亲直接造成了这场悲剧,要换作我我真的恨透他爸爸了。而懂得真爱的茶花女明白这样的爱情对阿尔芒的前途和他的家庭造成多大的伤害,她的纯真善良让她选择了为爱牺牲。她在信中告诉阿尔芒“你父亲是个高尚的人,你要好好爱戴他,因为,世界上值得爱的人寥寥无几”,玛格丽特内心的高洁和勇敢,足以让她身边的人汗颜。越本性善良,就越会为爱放弃一切。阿尔芒决心报复她,他新找了情妇奥兰普,两人时时辱骂她;与她一夜欢爱后,寄给她五百元的支票,这些对茶花女的心灵造成了沉重打击,但她相信“现在他恨我越深我死后就会觉得我越高尚”她宽容了昔日爱人,仍待他如初。她善良的本性决定了最终的悲剧也是美的,这种美也更衬托出世俗的黑暗与邪恶。弥留之际,玛格丽特面对这个世界“眼里默默流下泪水”,受到病痛的巨大折磨只能用死来证明自己对阿尔芒的爱不禁让人唏嘘。我们只能与阿尔芒一起,将他用悔恨交织出的白色茶花来祭奠这位在黑暗中绽放的花儿。 最后我印象深的就是名声与声誉。玛格丽特确实是善良高贵的,但她是个妓女,这也是她所有痛苦的根源。玛格丽特自己也在后悔她以前所犯的错在她的后半生惩罚着她,再也摆脱不掉。我们不经意间所做的行为就有可能毁坏我们在他人心里的声誉,也会给我们内心造成涂抹不去的污点。就比如裸贷的女生,自己的亲属朋友知道后会觉得她是怎么样的人?男友会认为她在婚后会忠贞吗?朋友觉得她会值得信赖吗?而一旦不好的名声传播出去,改变又有多难呢?三思而后行,是一条做人的准条。 读完《茶花女》,我们铭记于心的不是那残酷的现实,而是她高洁的灵魂。小仲马描写出普通人内在的美好情操和善良本性,也激起我们深深的崇敬。
-
zx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1 1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