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夜姬物语》——好山好水好风景,奇人奇事奇异情
看了《辉夜姬物语》其实是有一点遗憾,对我们水墨画曾在动画上辉煌而又式微的遗憾,以前,我们也能拍出很多像《辉夜姬物语》一样的动画电影,甚至是比它更优秀的动画电影,像耳熟能详的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不过,我一直都怀着一种期望,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水墨动画可以再现辉煌。 接下来,我想继续谈谈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首先,这部电影的优点非常明显——出色的画风。通篇都采用素描线条和水彩上色的表现形式,没有线条的勾勒,直接使用毛笔晕染,整体画风十分贴近水墨画,但又有所创新。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截下来都是一片优美的风景。尤其是对景色的刻画,用大块大块的色团渲染的群山,细致勾勒的竹林,飞翔的鸟儿,盛开的鲜花,勃勃的生机穿透屏幕,直接冲击着你的视觉。这种清贫却又与自然无比贴近的乡村生活直截了当的向你展示它的美好。 其次,是一些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印象最深的有三处场景。第一处是竹子学走路,通过竹子翻来滚去,蹒跚学步的动作及憨态可掬的神态表现了小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十分可爱。第二处是在老翁为竹子举行的命名仪式上,竹子的梦境。整体阴暗的色调,快速切换的场景,竹子有些狼狈的疾跑,整个气氛都突然变得压抑和恐怖,可以很轻易的让观众感受到竹子此时的心情,对眼前困境的厌恶,对以前自由生活的渴望及无法改变现境的狂躁与悲愤。第三处是竹子和舍丸在天空自由翱翔,竹子的裙摆随风摆动。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之处,裙子自然连贯而和谐的摆动,是一张张画稿拼出来的。 还有立意方面,作者也对古代日本的一些传统进行了批判。比如说,老翁为让竹子从乡村少女成长为真正的公主,请了相模来教竹子礼仪。跪着走路,笑不露齿,天性活泼,热爱自由的竹子开始还会反抗,后来越来越安静,越来越适应古板的教条,压抑着自己的天性,也越来越郁郁寡欢。身份地位的转变,也让竹子的思想悄然变化。比如说,竹子在大街上偶遇偷鸡逃跑的舍丸,舍丸被人打到在地,拳打脚踢,竹子却躲进马车哭泣,马车渐行渐远,随后大雨倾盆,舍丸满身是伤。竹子的逃避,也可以说竹子对自己和舍丸的阶级差距有了模糊的认识。 再来说缺点。在观看的过程中,影片中有几处让我觉得很生硬,剧情也不是特别吸引人。比如说,竹子回月宫之前,再次与舍丸相遇,竹子说,自己想留下来却又不得不离开,舍丸说可以放下一切,带她走。看到这里,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因为他的身边已经有另一位女性存在了。特别是舍丸梦醒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对他大喊,爸爸。我心里的怪异感达到了顶峰。舍丸想带竹子私奔的时候,难道不考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未来呢? 再说,竹子和皇帝见面之后,突然和老夫妻说,自己要离开了,迎接使者是自己感召的,但是又哭诉自己后悔了,舍不得离开。自作自受啊!这种性格的突变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后来仔细想想,如果把竹子和舍丸当做普通人,再根据人性的复杂性也能解释的了,但是还是会明显地感觉到剧情的别扭。因为是日本传统故事,作者可以为了追求还原度,在剧情上不会追求过分创新,但是,剧情连贯上只能说差强人意。 这种怪异感在影片结尾最明显。漫天神佛来迎接竹子回月宫。漫天神佛?有仙子,有佛祖,混搭的很奇怪啊!有评论说,这里有宗教含义,有作者自己的人生思考。我读书少别骗我,日本的佛教再不正宗也不会这么混搭吧?最后,竹子坐在仙车上,回头望了一眼一颗蓝色的星球——地球。顿时被雷到了,原来在古代日本,人们就有了地球,月球的认识了吗?有评论说,作者是想象力不足的天才。确实,作者这里的想象就有些牵强和奇怪。再回想全篇,评论说的还是蛮有道理的。 总之,影片的艺术性不容置喙,但是在剧情方面仍有不足。
所以,我选择宫崎骏。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