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
每个人与世界都有一个约会。有需要修习的人生课题。
我想自己需要体悟的是空性吧。
然世间法于得失云烟酸甜苦辣中体味修行。有什么是永恒的?又有什么恒长。
烦恼失望亦是庸人自扰,期盼切望不过痴人说梦。
谁与我同扰同痴,难于上青云。
求而难得。
坚持不懈怠,努力不偏执,得失均自在,珍惜每一刻。
但求安住当下,潜心铺垫,莫问前程。
附老师写的文章:
《修行人必过关卡~第四十七关》 着空关: 佛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智者禅师曰:法法生妙法,空空体不空;断灭不断灭,智觉悟深宗。 《心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悟真篇》曰: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缘督子曰:今人学道者不得正传,不悟平叔未炼还丹莫入山之说,惟欲避喧求静,遁世远人,出妻屏子,离尘绝俗,穷谷深山独居孤处,以为自高,如此则弃世间法也。 三丰子曰:再休夸清静无为也得还丹。 此皆言大道真空不空,而非顽空寂灭之学也。 夫道也者,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启至实,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乃法则两用,有无一致,无为而无不为。 试观天地无为而万物生,日月无为而四时运,圣人无为而天下治,是无为之中而有为,非空空无为之说。 若以空空无为为道,则道为死物,非天地日月圣人之道,乃木雕泥塑无用之道,何足以为道哉? 夫所谓道者,径路也。人通行为路径,无人行者非路径。 可知性命之学,必先求其知,而后努力其行,知所以为行,行所以全知。 况修真者,修行也,空寂之学,何云修行,谓之守空则可,谓之修行则不可。 故顽空事物,古人有磨砖作镜之讥,积雪为粮之讽,盖因其虚而不实也。 世间糊涂学人,不究道之源流,不辨理之是非。 或灰心止念,忘物忘形; 或空谷守静,一尘不染; 或守定一窍,养气存神; 或目注顶上,一意不散; 或对镜定视,冀望出神; 或念存明堂,想像赤珠。 如此等类,皆是顽空断灭之事,非是修道,实是昧道,如何能复初归根,了性了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超出乎阴阳造化之外哉? 况人自有生以来,受后天阴阳五行之偏气,又带无始劫以来轮回根尘之杂气,若无点化群阴之大法,扭转造化之本领,只以空空无为毕其事,怎能返阴为阳,拔去历劫孽苦种子乎? 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着空关口打通。急访明师,另求个起生回生实落事务,早下功夫,莫要捉风捕影,望梅止渴,耽误前程,空过岁月。 否则,空空无为,无捉无拿,有何实济?妄想成道,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