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毕竟化为尘, 一念静心成正觉。 杀鸭。。。
“餐厅”,布面油画,2001年。 这一幅画,我自己都觉得还可以,虽然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多大的创新,借鉴了蒙德里安在过渡时期的一种风格,在蒙德里安的这种类型的风格的绘画中,比我这幅的抽象程度更高,基本上可以说看不出来什么具象的形象,我这一幅的特点就是,风格上类似于蒙德里安的那种风格的绘画,但抽象程度没有那么高,仍然能够看得出具象的物体,在色彩的运用上,基本上全部使用的是固有色,背景部分的那种浅蓝色与灰白的搭配,将餐厅的明亮表现的挺好,中间的那一棵翠绿的植物的绿色使得画面在整体的色彩上更加的舒服,那一颗植物的顶端上方超过了中间那个窗户的上沿,使得画面有别于普通的构图,既突破了普通的构图模式,又联系了画面上下,使得整幅画面的连接更加的紧密,餐桌部分的褐色,以及穿插在这褐色当中的那种带有灰色的蓝色,使用的很好,使得画面总体的色彩层次丰富,在保持一个画面总体色调协调的前提下,又产生了丰富的层次跳跃动感,从纯粹的视觉美感和别人产生的心理感受来讲,我还没有发现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些全是我事后现在来分析而得出的理论评价,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理论,当然也不是说什么也没有考虑,老实说,在理性的思考方面比较少,基本上大部分是以感性的那种舒发来表达的,所以这就像以前我写的一段文字那样,艺术是感性的,是不能纯粹的用理性的东西来衡量与创作的! 这幅画的魅力其中的一个特点就在于“破”,比如中间那个植物的花盆,如果那个花盆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其他的线条破掉,而是一个完整的花盆,还有那个餐桌,如果能够明显的看到一个完整的餐桌的面,那么这幅画的魅力就大大的下降了,这就和一幅普通的室内景致描摹的画面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通常的错觉绘画和立体派的平面绘画结合了起来,比如像餐桌的这个面,如果是按照错觉绘画来讲,我们应该近处比较大而远处比较小,但是我这个餐桌的面看上去是俯视的,也就是说近处和远处一样大,还有那个旁边杯子的那个口也是这样,河河~ 所以就像释迦摩尼佛说的那样,不要迷信什么经典,也不要因为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名气多高,马上就相信这个人多么了不起。就像那些所谓的名家大家。动不动以他自己狭隘的有限的知识去衡量别人,说别人的画是儿童画。哈哈哈哈哈真tmd有意思,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懂,无非就是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而已!傻逼。 就像这样一幅画,被我上面用理论分析了之后,以为已经很牛逼的画,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能算是正式作品。因为这幅画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对绘画没有任何的贡献。只是说在视觉感受上,能够迎合普通人的审美情趣。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我只把它当作一幅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幅有点意思的画来对待!ok~总结完毕,撤,,,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一下,就是,这幅画虽然破是一个特点,但是不能全幅画都破,如果全部都破了的话,那就变成了和蒙德里安的那个风格一样的了。也就是说,可以说基本上接近于彻底的抽象,就说看不到一点点的具像,那么这样的话也就没有特点了,因为如果说纯粹的100%的抽象的画,那么这个蒙德里安以前都已经做过了,别人做过了的事情,我都不会再去做,明白了吧! 今天有兴致,所以我就讲解并且评论了一番我的这个绘画。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因为去和别人争什么高低这样的事情而去评论有关艺术方面的东西,因为我没有必要跟别人争什么高低,高低全部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我见我识而起,是痴心妄念。我不会因为别人对我的画的贬低,或者是说要和别人争什么高低,就发表些什么评论。只有在你爷我有兴致的时候,想评论想解释的时候,随便这么说两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以我自己的方式活下去。ok~嘻嘻~ 一争一持便已自败, 无辨不解自性圆满。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毕竟化为尘, 一念静心成正觉。 杀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