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为什么不完全是一部同志电影
曾经在EllenShow听到一个人说,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同性恋的方法是:首先,科学研究每五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困惑于自己的性取向,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左边坐的不是同性恋,右边也不是的话,那么你就有可能是了。首先不探讨这个方法论靠不靠谱,但侧面印证了同性话题的探讨可以说是相当广泛了。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作为一部相当清新可口的文艺片,能够冲进奥斯卡并且掀起一波“吸茶热”,足以证明影片的号召力,在众多对于影片的褒奖中,能够听到的多是关于爱,关于成长的故事,而很少有人提及到关于同性平权和这部影片的社会意义等等常见的剖析,那么抛开这些通俗的对于同性电影切入的视角之外,为什么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不完全可以称为是一部同性电影呢?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讲述了在1980年代,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首先,在影片中阻碍两人相爱的常识性阻力基本被移除了,Elio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作为两个人爱情的旁观者,他从一开始就端正了我就看看不说话的立场,并在影片的最后做出了中性的总结发言,而Elio的母亲甚至可以说是两个人之间的怂恿者,在儿子还在感情中困惑的时候,能够说出我觉得他喜欢你这种话的母亲也确实不多见吧。而除了对于“现实”的抛弃以外,导演对于恋爱的甜腻做了精准的描绘。
1 相识 在Oliver第一次来的时候,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描写的话,仅仅从对于这个人细节的描写就能够窥探出主人公对于这个人的喜恶,但是电影作为视觉媒介,并不能够达到对于细节过多的展示,所以在最开始的相识阶段两个人通过一个简单的话题终结语later,形成了很好的沟通。而later似乎成为了Oliver的一个标签,营造出了散漫却又神秘的形象,这不正是恋爱萌芽时期的所有幻想吗?
2 相认 在Elio还处在自己对于Oliver的感情困惑中时,Oliver已经有所行动,炎炎夏日,Oliver在打球的间隙还不忘记去接近Elio,并且做出了为他揉背的亲密动作,但是对于处在感情困惑中的Elio而言这种亲密只会让他感到难为情甚至窘迫,所以只好选择逃离现场,而他的逃离又让Oliver以为是自己在自作多情。导演在这里为了两个人在一起之后解开误会埋下了非常好的伏笔。就像每一对在一起的情侣总会有一段对话是关于:当时我那样做其实是想告诉你.......但是你好像没有get到我的点......
3 告白 在整部影片中,告白成为了两个人感情的重大突破点,导演在这里选择了一个环形的雕塑建筑,随着Elio绕着环形的建筑一点点袒露心迹,从两个人渐远再到相互对视,仅仅几米的距离,但是Elio的喃喃自语: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把一个男孩在恋爱中的执拗暴露无遗。不求结果,但我想让你知道。
4 热恋 关于“桃子”的戏份成为两个人关系更近一步的见证,到这里为止,彼此之间亲密已经能够达到引出电影核心概念“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地步。我只是另一个版本的你而已。身体的欲望和精神的契合到此合二为一。
5 分手 然而只为等待冬天来临的夏日度假结束了,一段美好的感情也只能成为记忆,如果Elio能够预测到冬天来了的时候,他等到的是Oliver结婚的消息的话,那么从一开始,Oliver问他:“你夏天在这里干什么”他的回答一定不是 等冬天来临吧。
6 成长 在Elio与Oliver告别之后,他遇到了发生过身体关系的Marzia,两个人彼此拥抱,重新回归到了朋友的身份。 也许Marzia从未有资格作为艾里奥和Oliver感情的介入者,但于Elio而言,她一定是成长困惑的来源之一,只是在一段笃定的感情中,所有外来者都可以成为助攻,也许残酷,但正是因为Marzia,Elio也在学习爱的意义,而Marzia 又何尝不是。 一个少年探索性和爱的过程,导演通过演员的身体语言出色的还原出小说中艾里奥复杂的心理活动,也正因为人物的情感足够充沛,从而溢出大银幕感染每一位曾经停留在故事里的观众,性别的符号才得以消弭。所以说,抛开了同志电影常被冠以讨论的被边缘化的问题,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吹来的是一股甜腻的清风。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前卫的电影,至少影片中对于家庭关系的呈现和情感选项的讨论,具有一种乌托邦的气质,而它的前卫在于,一些我们可能正在挑战和困惑的价值观,在电影中已经成为被默认的背景板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