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109.7公里,钻进沅江这家土菜馆里,我们寻找有关春天的野菜谱!

远是真的有蛮远,为了一桌“春天的味道”,我们驱车109.7公里,钻进了沅江市一家叫“南洞庭湖湖鲜楼”的土菜馆。

车子进入沅江市,拐到了湘北市场里,我们经过了沅江最大的菜市场——湘北菜市场。

河风从老码头吹过来,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片绿意欲滴的时令野菜,让一路坐车而浑浑噩噩的我们变得格外清醒和兴奋。

一路上,南洞庭湖湖鲜楼的老板郭哥,时不时地向我们介绍着菜市场里有关沅江人喜爱的春天味道。

脚盆里活蹦乱跳的野生鲫鱼、鳜鱼,半边鱼,都是清晨鱼贩子从河边挑上来的;胡葱、篱蒿、蕨菜、春笋、水苨子、椿、水芹菜,沾着星星点点的雨露,嫩得可以掐出水来;顺应季节生长出来的新鲜蔬菜,让买菜的人眼睛发光,好像捡到了什么宝贝一样;屋檐下一群人正在手忙脚乱地扯篱蒿叶子、剥芦笋叶。

“其实,这些野菜在沅江到处都是,只要人勤快一点,你去河堤旁、稻田边,都可以找到,并且能采摘一大把哩。

嗯,下着雨的天,泥泞的街道,却依旧挡不住我们热爱这个情绪多变的春天呐。

从菜市场穿过一条小路,我们来了这家土菜馆,从外观上看真的是有蛮“土”,几乎没什么装修可言。但,沅江人对菜品的要求往往胜过对餐馆的要求。

椿煎蛋、小炒蕨菜、豆豉辣椒炒水芹菜、口味河蚌肉、洞庭太极图、芦笋煮鳜鱼、水苨子粑粑......太多了,满满一桌竟有近16道有关春天的菜肴,如果不是因为采访,我们真想留在沅江慢慢品味。

郭哥讲,春菜如马草,这些在春风雨露里疯狂生长的野菜,本身就是天然滋味,任何烹饪技巧在春天的面前,毫无施展之处。

并且,春天的味道就像百货商场里才推出来的新品,如果我们嘴巴张开的速度慢了,好多美味就会从饭桌上稍纵即逝。

翻了翻南洞庭湖湖鲜楼的菜单,并没有发现有关春天的时令。郭哥讲,这些新鲜的时令菜,老板一般不会写在菜单上,食客一来,想呷什么,都是从服务员的嘴巴里报出菜单来的。

嗯,抢先还要抢鲜,在饭桌上,我们真的很热爱春天。

但,如果要按照排行名次的话,我个人觉得香椿应当要排在第一,毕竟“椿”来了,春也来了。

这种香气浓郁的野菜,奢侈的沅江人只摄取香椿最顶上的那一戳嫩芽俏,洗净切碎,在打好蛋波波的瓷碗里搅拌,然后倒在铁锅里,双手提起锅边的把手,顺着方面转一圈,让混着香椿的蛋液形成一个蛋饼,煎出香味来。

一整块煎成太阳形状的“椿煎蛋”,让我们在这个毛毛雨的季节里,嚼出了春光灿烂的好心情。

此外,饭桌上的豆豉辣椒炒水芹菜、小炒蕨菜等春天小菜,夹一筷子入口,满口油润香嫩,鲜美无比。

但,在沅江人眼中,来到沅江呷饭,如果冇呷上一顿“洞庭虫草”,等于没来。

这种生长在南洞庭湖滩涂湿地上的美味,无论是凉拌、清炒、炖煮、下火锅等烹饪手法都可成菜。并且,沅江人最喜欢拿它与春天的河鲜一起炖煮,还为此做出了不少的好菜。

在南洞庭湖湖鲜楼,郭哥就为我们准备了两种不同烹饪手法的芦笋菜,前者以干锅上桌,呷的是芦笋的香辣脆爽,后者以鳜鱼一同煨煮,呷的是芦笋的清香鲜美。

“我们沅江人有两大自豪,第一个就是芦笋,第二个就是太阳鸟游艇。而芦笋属于天然野生,无需人工栽培,不但绿色健康,营养价值高,并且还能清肺解毒。春天来了,潮湿阴冷的天气里,来一锅鳜鱼煮芦笋,真的熨帖!”

也许,正因为是芦笋的种种美味及好处,让慷慨的沅江人将它从家乡推向了全国,走进了更多的平常百姓家里及北上广的高档酒店里。

酒精炉里的火苗舔着砂锅底,奶白色的鱼汤不停地冒着滚烫的气泡,夹起一筷子芦笋,戳下一块鳜鱼的肉,真的,只要一口,就能让你领略到南洞庭湖的别样风味。

另外,重口味的沅江人,饭桌上一定缺不了宜酒宜饭的菜肴,眼前的韭菜炒鱼子粑粑、油炸野生半边鱼、长江刀鱼、秘制炸鱼和秘制腊驴肉,都让男人们端起酒杯,为此多喝几杯。

“沅江人冇得其他城市那般讲究,像半边鱼、刀鱼和小鲫鱼,这种身上小刺繁多的鱼,我们一般擦点盐油炸。因为被大油轰炸后,这些鱼身上的小刺都被炸软、炸脆,用来下酒非常合适。”

据郭哥讲,一到春天,他们土菜馆这道“口味河蚌肉”是菜单上点单最多的一道菜,受此追捧的多数为女性食客。

是的,在沅江湘北菜市场里,我们看到很多堂客们极有耐心地站在一旁,等着鱼贩子正在棒槌的河蚌肉。

以干锅形式上桌,我们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嚼一口鲜甜肥嫩的河蚌肉,让唇齿之间有了弹性地跳动。

嗯,这里的口味河蚌肉,香辣鲜美,它让我的身心变得快乐起来。

在沅江呷太极图,觉得有点奢侈。长沙人把这种当做凉菜的油炸小鳝鱼,沅江人端上桌就是一大盆,份量相当扎实。

与女人相比,男子汉呷太极图就娴熟多了,我一直认为这道菜就是“好酒”的人研发出来的。

只见郭哥用手揪住小鳝鱼的颈根,用牙齿去勒住鳝鱼背部的肉,用力一扯,香酥可口的鳝鱼肉全部落在嘴巴里,扯下来的是鳝鱼的头和整根鱼骨。

喷香的紫苏叶混着太极图耐嚼的肉,每一口都是焦香、温润、弹牙,让眼前的两个男子汉频频端起了酒杯,兴致大发。

酒足饭饱后的沅江人,一定还要呷上两个“藜蒿粑粑”或“水苨子粑粑”才肯心满意足地放下手中的筷子。

在沅江的老码头,只要天气好,就会有不少的人上河堤旁扯藜蒿。这种野生藜蒿的模样并不好看,与大棚里种植的相比,更加矮小粗壮,香气浓郁。

藜蒿的香气,是独特的,每一口仿佛蕴含了春天万物初始的精气,也洋溢着绿水的清澈。郭哥讲,野菜多费油,腊肉正好可以滋润它。

“一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做柴烧。吃藜蒿也是在抢时间。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藜蒿的气味,这种带着强烈辛香的野菜,喜欢的人则爱不释口,不喜欢的人捂鼻逃走。吃藜蒿,还得需有些些勇气。”

满盘皆是草根!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托出藜蒿独立特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脆嫩爽口,且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道诱惑着食欲,令人大快朵颐。

除了藜蒿炒腊肉,藜蒿的叶子还可以做粑粑,这也是沅江人在春天里的一道特色点心。

新鲜的藜蒿嫩叶洗净后,用开水焯一道,再剁碎和上糯米粉、白糖,揉成饼状。用菜油、小火慢慢煎制,直到满屋子飘满沁人心田的缕缕蒿香,藜蒿粑粑被煎得绿油油、金灿灿的色泽,便可趁热出锅。

除了藜蒿粑粑,到了清明节前后,沅江人还会呷一道“水苨子粑粑”,它的香气没有藜蒿来得那般浓烈,但呷在嘴巴里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但,无论是藜蒿粑粑还是水苨子粑粑,这种略带淡淡苦味的野菜,具有一定的药性,能清热去火,止泄除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