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斋雅集预告】抚琴清心,感受吴门古琴韵律

古琴雅集预告

主题:抚琴清心,感受吴门古琴韵律 时间: 3月23日(周五) 19:00-21:00 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葭苇书坊 费用:单人80元;双人120元
雅集内容简介content validity
琴事内容 一 介绍中国古琴的历史与流派;讲解古代简字谱来由 二古琴曲分享品鉴 三 首期学员结业汇报
清代戏剧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
三月末梢大地回春之际,葭苇书坊特地为新老朋友们组了个雅局。诚邀喜爱古琴文化的朋友们齐聚一堂,谈琴、听琴、抚琴,在一曲曲《阳关三叠》、《秋风词》、《梅花三弄》中体会古琴的韵味,感受古琴琴年传承不绝、文脉灿然的秘密。

古琴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丝弦乐器,素有“国琴”之称。琴上追求中正和平,泱泱大度与清微淡远的深远意境。
古琴最为奇妙,在乎音色,有天地元音之称。音质松沉、音量低微具有远古之意,静逸之美。高音时不饶扰人,不心烦。音微弱时,则历历如绘。

除了高雅的气质、奇妙而极具辨识度的音色,古琴还在古代有着很高的认知度。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印证这一点。《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郑风·女日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可见古琴不仅高居庙堂,也扎根民间。

此次雅集又一亮点便是,廖小兰老师将带来一张难得一见的丝弦琴。著名琴家吴文光曾说:“丝弦之美,在其柔韧而长,润泽而宽, 清丽而圆,别有一种戛玉之趣、怀古之思。”
可见丝弦在琴人心中又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围坐书斋倾听一曲丝弦琴曲,也是难得的体验。

3月23日晚,来书斋谈琴、抚琴、听一曲《阳关三叠》,感受既居庙堂之高又处江湖之远的东方乐器。
嘉宾介绍
廖小兰老师,师承古琴非遗传承人吴钊先生。 吴钊先生1953年从泛川派古琴大师查阜西学琴。1959年大学毕业后,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历任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2001年起任中国琴会会长。 廖小兰老师多年跟随吴钊先生学习传统的古琴弹奏技法至今,深得吴先生的真传。


席位预约
地点:葭苇書坊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金丝胡同(百花深处胡同对面)8号2门 时间:3月23日(周五) 19:00-21:00 费用:单人80元;双人120元
席位仅设八席 席位预留以最终缴费为准

直接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名页面

葭苇书坊:新街口南大街金丝胡同8号2门。
地铁:6号4号线平安里站A口出,向北走约300米,路过大批琴行,路西见安华乐器,北侧为金丝胡同;
打车:高德、百度地图定位“葭苇书坊”即是。
开车:可停至新街口 欣燕都酒店停车场。联系电话:13511051077

了解更多古琴内容 欢迎扫码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