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CM回忆
我第二次听人说CM要关店时,这才相信,CM应该真的要关了。第一次听说时,我的反应是“不至于吧”。毕竟换新店址至多一个季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能再坚持一段时间的。
CM全名是Card Master,这里是指上海知名万智牌店,不是它在其他地方的亲戚。说到上海的CM,我相信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老王,因为他是店主。初见老王应该是在童梦,那时他还只是一个牌手,操着带有台湾腔的国语,非常非常喜欢万智牌。在RTR系列上市后,他曾在童梦对我和许师傅纵论对上海万智牌的看法以及他自己的雄心壮志。尽管那时童梦还只是百脑汇二期四楼的一间小铺面,不知道许师傅当时怎么看,我是没想到在后来的数年内,老王成了上海乃至中国万智牌界的一个风云人物。
我现在很难凭记忆去还原那时老王说的话,只能概括一下他的观点。
老王觉得,以他在国外的经验来比,上海没有一间牌店的比赛正规。无论是牌店还是牌手,大家都太随意了,嘻嘻哈哈的。他想自己开一家店,首先就是正规,让大家体验比赛的严肃和竞技的快乐。牌手都是明白人,自然愿意去更好的地方。
许师傅出国次数比较多,还能跟他聊上几句,我基本就是在旁边听着,想想他说的好像挺有道理。
至少在中国,RTR是个成功的环境。或许是因为圈地重印,或许是因为官方加大了推广力度,丰富了推广手段,总之这一波万智牌的上升是从那个环境开始的。老牌手回归,新牌手加入,一时之间,似乎每周五都能在牌店看到新面孔。这个势头很好,即使THS环境公认比较一般,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极其有限。
CM开张时,THS环境已经过半。听到老王真的要开店了,我多少有些吃惊。不过这只是开始。接下来CM有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比如店面超大且就在地铁站楼上,比如CM的焦点对局室的大小足以举办全国大多数店家的GPT,比如进店时能把P9踩在脚下。这些还只是正式开店之前的部分。
对了,差点忘了“正规”这两个字。老王没有食言,无论是比赛内还是比赛外。
CM借鉴外国经验举办联盟赛的时候,官方还没开始正式推广,现在联盟赛已经是官方赛季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CM第一次办联盟赛就使用了套牌盒,官方直到联盟赛开始几个赛季后才在套件中加入这个周边。CM坚持要求参加联盟赛的牌手要把套牌保存在店内,一旦拿回去,那么这套牌就作废了,只能用新的牌池从头再来。
CM升级之后,他也许是全国唯一一家在定期比赛中发放现金奖励的牌店。奖金之高让我们咋舌。从那时起,CM就逐步开始将不同类型的比赛分散到一周之中。上海的一些牌店在过去半年里才开始这么做。
CM店里挂着多个显示屏,基本保证传达比赛信息无死角。
CM店面宽敞,座椅舒适,保守点说,在全国可算是名列前茅。
CM的店里的垃圾是简单分类的,塑料饮料瓶和其他一些垃圾分属不同的垃圾桶。
老王本人甚至多次提到,他不希望大家记住他本人,更希望大家记住CM这个品牌,因此他专门聘请了店长负责日常经营,自己隐身幕后。好吧,这点事与愿违,老王不可避免地成为了CM的标签,在很多赛事活动中,他甚至是CM最重要的招牌。
老王凭借身份便利,经常出入国外牌店和大赛赛场,他的店里也总有一些稀罕玩意儿。我承认,那一阵,看他的柜台体会万智牌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我相信,不只是对我,他的柜台里总有那么一两件心仪但肾不仪的商品。
开店之后,CM的影响力迅速攀升,不仅举办了各类大赛,甚至有自己的高级赛事。这也在官方正式出台规范之前。它还举办过中国区的万智牌裁判会议。老王本人则在经销商会议上以中英双语说出了很多经销商的心声。CM一时风光无二,且横跨万智牌圈内各个群体。
如前面所说,那些年,万智牌在中国迎来了一次新发展。纵向比较,那段时间,中国的万智牌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CM经营的议论就如同大晴天正午的星星,虽然一直在天上,但是被太阳的光辉遮得严严实实。
万智牌进中国已经那么多年了,各牌店的具体经营情况虽是商业机密,但是大体状态老牌手都知道。看过了店开店关,估算盈亏线许多人都能做到。尤其CM这种大手笔,不用细算就知道,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赚吆喝。依稀记得,我和其他一些人(具体我真不记得是谁了)算过,CM那些发现金的比赛,至少要有三十多四十人才能勉强保本。当然我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我相信许多牌手也不排斥好环境,所以嘀咕管嘀咕,大家还是希望CM能一直这样开下去。当然,如果楼下的饭店再多一点就好了,不少人表示吃松屋都要吃吐了。
渐渐地,我们对CM的议论从“这怎么赚钱”变成了“能多玩一次是一次”。随之而来的是CM重新装修,将大约一半的店面租了出去。不过真到这时,似乎没有人表示惊讶,仿佛这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或者这也许和大环境有关。那次万智牌的新发展遇到了瓶颈,进而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衰退。CM至少比那些搭顺风车的店家坚持得更久,例如KTS、妖气屋、暗黑魔盒。毕竟是有雄心的正规店家。然而CM的轨迹暗合了这些年万智牌在中国发展的轨迹,究竟是不是巧合,各人心中自有评判。
我一直不看好CM这家店。这是纯个人,而且很个人的观点。
首先说CM的赛事安排。CM比赛的报名费虽然不菲,但是奖品更加优厚,对于目标是更高水平的牌手来说,肯定物有所值。正规的赛事自然要有正规的结构,这就是说整场比赛所花的时间不短。CM并不在交通要道上,老实说,对我而言,CM的位置还算方便,饶是如此,周五一场比赛下来,我若是走到最后,回家的成本就高得离谱了。可能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玩万智牌的体验,优厚的奖品不足以让我打乱自己的作息,但昂贵的报名费让我不舍得随便弃赛。两难之下,我只好选择不去。后来,CM在赛事上有所调整,但是这毕竟不是我的唯一理由,甚至不是首要理由。
其次说CM的布局。无论是第一次装修后还是第二次装修后,走进CM大门都是宽敞的玩牌空间,在牌店的另一角是巨大的L型柜台。看过卓别林的电影《大独裁者》的人应该记得,主角独裁者和盟友见面前特意布置了会议室,盟友要走过很长一段距离才能来到会议桌前,因为这个过程能消磨盟友的气势。与电影中类似,诚然,柜台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心驰神往,但这个柜台像是我和消费之间的一条鸿沟。在我穿过桌椅阵,走到鸿沟前时,纵然那端的东西无比诱人,我却已经失去了纵身一跃的勇气。这种情况在第一次装修后尤为明显。我自觉是个在万智牌花销上比较无度的人,可是CM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能抑制我的消费冲动。在其他店里,我都要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撕补充包,区别一般是努力多少,唯独在CM,我需要努力一番才会去撕包。
再次说CM的牌手群体。虽然一开始老王极力想隐身幕后,但是CM有一大群牌手是因为他的背景(以及宽敞的店面)才来的。老王在美国和日本都生活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CM店里聚集了上海或许乃至全国最多的外国牌手,这一点不让人意外。除去牌手外,在我还去CM的头两年里,每周六傍晚,CM的一角都会留给一群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日本人,他们玩各种各样的桌游和聚会游戏。我不否认CM很热闹(我也在那里认识了相当好的牌手,就不写出名字了,一位姓刘,一位姓沈),我只是觉得CM的群体颇为割裂,看似人数不少,很多时候大伙却各玩各的。对于牌手基数很大的店来说,或者对那些什么赛制都参与的人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但CM的牌手人数和其他上海数得上的店相比没有优势,我这个参与赛制有限的人时不时会感到无所适从。
最后说的这一点我没找到一个很适合的词,比较贴近的说法应该算是CM的气质。其实上面提到的赛事安排和布局都会影响这家店的气质,但更多的是体现在各种各样的交往互动中。CM的硬件确实好,但是CM的其他方面就不完全如此了。可能由于老王的语言背景,曾经有外国牌手向他抱怨在其他店参赛时,对裁判的判罚不满。老王大概觉得这名外国牌手受了委屈,虽然不知道他在裁判圈子里问起此事的目的是什么,可在我这个非当事人看来——有这样想法的不止我一个人——像极了兴师问罪。仅凭一面之词,他大概觉得上海不仅牌店和赛事不正规,裁判也不正规吧。不只是老王一个人,CM店里的工作人员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负责的人过于严肃冷淡,打工的人过于不上心。个人观点,我见过的几个在CM打工的人,只有最初的那一两个还比较靠得住。后来听说他们和CM都有些不愉快。牌店内部问题,我没什么插嘴的立场,只是后面来来去去的那几个,怎么说呢?简而言之,给我感觉就是靠不住。他们嘴里的话缺乏说服力。店员如何算好虽没有定数,但总有些规律可循,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觉得那几位连边都不沾。
从这个角度来说,CM的最大的问题或许真的是开支。中国好像95%的牌店都是店主亲力亲为,如果老王没有隐身幕后的想法,而是亲自参与更多的事情,或许除了省下一笔钱外,其他一些事情也会不一样吧。CM最初的人员结构总让我想到《三个和尚》那部动画短片。后来,在CM第二次装修后,我曾因为某些事情去过一次,凭良心讲,不管是店内气氛还是老王本人给我的感觉都不太一样。个中原因应该不仅是经过这些年,他的台湾腔越发不明显了。
老王的固执与坚持让人尊敬,他对万智牌环境的见解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虽然我现在写了这些话,但是他的一些想法我也赞成。只可惜,最终我看到的结果是,CM的比赛热情高涨,但是这种热情对消费的带动太少了。大陆万智牌的发展分为北京和其他地方,如果这条路在上海走不通,那么在除北京之外的其他地方也走不通。至于在北京会怎样,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与大环境水土不服,是牌手的地域性格不接受,还是CM在执行上出现了偏差?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而且可能争议很大,我就不展开了。
写至此,想起两件事情,附在最后。
第一件是老王的经历。在天神创生后的一次标准构组GPT上,第一局开始后查牌表,老王牌表的总数有问题。他对此的第一反应是固执且坚持地觉得不可能。“我在家打印了牌表带来的,不会有错。”他说。仔细核对后,结果是他的牌表里漏写了一张天神创生系列里的新牌。
第二件是CM店内的事情。CM有一个亚裔牌手叫Chris,我不确定名字具体是不是这样拼,他是店内常客,他的中文口语还过得去,仅此。据我有限的所知,他是牌手,不过有一阵,他会张罗一些店内的赛事。在那期间的某一场限制赛事中,他和一名中国牌手对局。在第二或第三回合时,那名中国牌手施放了一个咒语。Chris靠在椅背上,几乎没看那张牌一眼,直接说:“有什么用?我看不懂中文。”然后他笑了,向对手,也向坐在旁边的那桌人。我就在他斜对面,在笑容中,我看到的台词是:我中文不好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也不能怪我,对吧?
© 本文版权归 velkyn-velv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