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效应与“一根筋”式的思考
蜜蜂效应来自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的一个绝妙的实验。
将六只蜜蜂+六只苍蝇放在一个玻璃瓶子里面,瓶子平放在靠窗台的桌子上,瓶底靠向窗台,瓶口没盖盖子,接着观察发生了什么?
蜜蜂喜光,以为有光的地方就是出口,这个引导它不停的往瓶底飞, 直至撞死或是累死;而苍蝇什么都不懂,四处乱飞,误打误撞,最后全飞出去了。
可能有人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 触动我的不是这个结果, 而是由这个故事折射出的思考方式,蜜蜂“一根筋”似的遵循逻辑分析的垂直式思考,是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的模式; 而苍蝇看似没有章法,这个方向失败, 撞到后尝试另一个方向,这种不停尝试不停变换,崇尚思考的多样性胜过逻辑性的水平式思考,是我们都缺少的那份变通吧。
在各种场合,不论学习、工作还是家庭生活,太习惯给出答案、结果,并纠结结果是否正确,久而久之,没有把握的人都不敢开口,怕说错,怕自己被别人笑话无知,以致于周围的圈子敢说并说出来的人已是凤毛麟角。
其实两种思考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在方向、思路不太明朗的时候, 比较适合水平式思考, 鼓励大家提出各种有可能的方法,在这之中去选一个最合适的,基于这个合适的方案,发挥垂直式思考的功力,一步一步往下剥,直至洋葱的核心,最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