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花开一一生死墨脱路

赶早班飞机从成都飞林芝,5点出发,双流机场人流如织,飞九寨黄龙,飞稻城亚丁,飞林芝拉萨,旅游依然是旺季。
林芝米林机场是航班最容易返航的机场,有时你会幸运的连飞两趟才降落。买票是有绝窍的:6:55的航班比较安全,7:30的返航率较高。
飞机从云层中穿越,飞抵雪山上空,阳光洒在雪山顶上,厚厚的云层都变得灰暗,我的脑海只有四个字"日照金山"。飞机开始下降,就像在大海中浮潜,穿越表层的白云,进入透明的水中,精准得降落到米林机场。
接机的宋师傅早就守候在出口,为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连连称赞我们的好运气:下了一个月的雨,昨晚还在发愁,今天出太阳,大晴!
从米林机场出发去大峡谷,清澈的尼洋河像一条碧绿的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林芝的母亲河,当她汇入雅鲁藏布江时,清晰地可以看见两江交汇处的那一抹碧绿。

第一晚,我们住在林芝,由于318国道限行,从林芝到波密的公路只有早上8点前可通行,于是我们决定第二天早上6:30出发。
我们的目的地是墨脱,从林芝开始自驾,路途虽不遥远,但因修路、限速,需耗时两天才能到达墨脱,返程也只有这一条路,永远在修的318国道,说是探险可能更合适些。

318国道林芝一一波密段,要经过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山上已结冰,车如果堵在山顶真是很恐怖的一件事,缺氧严重!高原反应可不是说说的,宋师傅的车上氧气瓶、葡萄糖、急救包一应俱全。下车明显觉得冷,但为了眺望中国最美的山峰一一南迦巴瓦峰,必须下车。慢慢下车,慢慢走路,沉默闭嘴,把欢呼放在心中,慢慢抬头,云层笼罩,一年才露20次头的南迦巴瓦峰显然害羞了,只有等下次了。宋师傅却建议我们再等等,太阳出来了,云层在消散,神秘的南迦巴瓦也许会露出真面目呢?在高海拔的山顶等待是一种煎熬,时间一分一秒的慢慢跳动,呼吸越来越紧张,可是美景,值得期待!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云层未散,南迦巴瓦峰终没有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而我们已嘴唇发紫,脸色难看,只能遗憾的离开。上车时,明显觉得呼吸困难,心脏跳动剧烈,头晕,不敢说话,立刻启程下山,降低海拔以减轻症状。
车辆盘旋下山,一路开到美丽的藏区小镇一一鲁朗,那里有最美的花海、林海和高山牧场,最著名的墨脱石锅鸡不在墨脱,而是在鲁朗。这个由广东老板投资建设的景区,已成为川藏线上一颗亮丽的明珠。

从鲁朗前往波密的公路,沿途雪山历历在目,坐车的疲惫在看见雪山的惊呼中消散。蓝天白云是标配,雪山渐多,在午后直射的阳光中,从云雾中露出脸庞。清澈的江水倒映着雪山和蓝天,拍照的技术在众多雪山的簇拥下越发熟练,只恨手机拉不了远景,后悔顿生,不该图省事而不带相机,眼前美景拍不得,直呼无奈!

240公里历经10个小时,终于到达波密,幸运的没有遇上堵车,分段通行,以及泥石流塌方。藏区的天气晴雨分明,只一天没下雨,路上便有了厚厚的灰尘,遇上超车,真的是绝尘而去,灰尘似云雾笼罩,前路茫茫。沿途有不多的几个小村庄,有当地的孩子在路边拦车,由于我们是满员,遗憾的无法搭车,只能对着她们摆手。
跟师傅聊起川藏线徒步搭车的事,师傅说他们只搭当地人,不搭驴友。穷游的驴友已成为川藏线上藏民的负担,加剧了藏民的贫困,他们去藏民家吃住,把本就不富有的藏民的存粮都吃了,却在网上炫耀自己不花钱或少花钱游西藏。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有的徒步客背包上写着"北京不搭车",以自己的意志走完川藏线,甚是佩服!他们就如川藏线上叩长头的藏族同胞,信仰的力量无穷尽!

波密,是藏王故里,也是冰川之乡,著名的米堆冰川、来古冰川就在这。到了波密就到了雪山堆里,宾馆的窗外是雪山,真正的开门见雪山,太阳升起时,雪山泛着金光,云雾蒸腾,仿若仙境。
川藏线的艰险与美丽,已让我们心有余悸,窄窄的两车道,一面是江水奔腾,一面是山体倾斜,时不时的修桥,车辆便要沿着便道下河岸,在江水边驶过,坡陡路弯,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但是,从墨脱回来,你便会觉得川藏线真是再安全不过了。
墨脱,位于中印边境,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阻隔,加上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帕龙藏布峡谷从一侧分割,从而使道路无法通行。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通邮的县城。进出墨脱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从波密通过嘎隆拉隧道,穿越热带雨林进入墨脱县城。以往,通往墨脱的是仅能供行人和马队行走的山路,且都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穿过蚂蟥、毒虫、猛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沼泽,行人安全无保障。嘎隆拉隧道修通了,通往墨脱的公路才算打通。修建嘎隆拉隧道的艰辛说起来都是泪,其中的难度不亚于修建青藏铁路。


从波密出发,穿过嘎隆拉隧道,几字行盘旋下山就进入了墨脱检查站,一路上都要进行身份登记,如今去墨脱,已不需要边防证了。一出隧道,气候便大不同了,雪山不见了,原始森林呈现眼前,气温上升,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季节从冬至夏,大片的芭蕉树在沿途展开巨大的叶子。
扎墨公路,顺着雅鲁藏布江一路向南,直通印度。江水清澈如碧绿的翡翠,翻滚着,咆哮着,撞击在江心的巨石上,雪白的水花像牛奶般浓郁,覆盖整个江面,好一条名副其实的牛奶河!



原始森林植被茂盛,树直而高大,树叶绿而发亮,山壁间瀑布随处可见。公路就开在峭壁上,窄窄的车道,经常因为路基坍塌而变成一车道,流水充沛时不时从公路上冲泄而下,泥石堆积在崖壁边,雨季就变成了泥石流。公路上车很少,限速行驶,60公里路务必在三个小时之后才能通过,不然罚款相当厉害,当然这样的路也只有缓行慢开,小心通过才安全。沿途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因为美景而忘了风险,我们总是大呼小叫着要求停车拍照,甚至于当路上掉下几十吨的巨石,第一反应就是拍照、录像,只有兴奋,没有惊恐......

通往墨脱的路,就好比在大山中走钢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墨脱路,比蜀道更难。所谓的生死墨脱路指的是公路开通之前的徒步路,但在雨季,公路也是生死相伴。曾经花十多亿开通的扎墨公路,就在只通行了一辆车后,被洪水和泥石流吞没,雨季,是灾难的开始。
我们是幸运的,没有遇上下雨,路途虽然艰辛,却是有惊无险。当汽车开进墨脱县城的时候,这朵隐秘的莲花终于呈现我们眼前,一条小街贯穿县城,街上开着很多川菜馆,还有超市等。2013年才真正通车的墨脱县城发展与外界相差很大,广东援建的莲花古街正在修建中,房屋很漂亮,却没有人气。
我们住在县里最好的水电宾馆,宾馆沿山而建,三幢小楼错落有致,中间是一个小花园,台阶下流水淙淙,屋前房后绿植葱葱,打开窗户,一片绿色映入眼帘。这里真的是四季如春,海拔1200米,气温27度,一件单衣即可。房间里霉味较重,湿气很大,令人很不舒服。除此之外,一切皆好。
晚上,天很黑,很安静,除了水声和虫鸣,没有别的声音。天上的星星又多又亮,一个个清晰可见。即便是夜里,都可以确定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星星会眨眼。


说实在的,看到墨脱县城,我是失望的,千辛万苦到达的墨脱,并不美,一条土路,一条小街,与繁华无关,与品位无关,能想到的就是贫穷与闭塞。
可是当我看到雅鲁藏布江果果塘大拐弯时,我震惊了!和门票上一模一样的照片,我随手就可拍到,只要你找准拍摄点即可。当然观景之路是最差的机耕路,在万丈悬崖与陡峭山壁之间,路基很窄,只有个别点可以错车,转角几乎是180度的弯,开车的刺激,坐车的冒险,藏牌车呼啸而过,外地车心惊胆战,玩的就是心跳。

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发现了一条极好的水泥路,一路往上,却是一座小学。在西藏没有希望小学的说法,几乎所有的小学都是各省市援建的,县城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墨脱县以门巴族为主,只有小学教育,学费全免、包住宿,一天三顿免费供应,每一个学生的家长每月还有300元的补贴,以鼓励家长送孩子出来读书,而不是放牦牛。小学毕业后读中学的孩子都是送到波密、林芝去读书。
国家对藏区的建设还是下了大力,硬件很好,可是软件很差,教育上还是没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纯朴的百姓,依旧过着艰苦的生活,卫生设施差,居住环境差,久居陋室,连牛粪都变香了。
我以为,比起做一个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讲究个人卫生、重视居住环境、懂得欣赏美的人,可能更重要。
墨脱之旅,人纯朴,景绝美,天蓝水绿空气清新,可是最大的困惑是上厕所!为了能不上、少上,只有不喝水,任嘴唇干裂。沿途的村庄,天晴时修路的灰尘像云雾,下雨时泥泞难行危险大。公路养护工,住在简陋的工棚,灰头土脸,却维护着墨脱的生命线。
墨脱,原来的无人区,现在依然人迹罕至,原始森林的徒步是冒险者的游戏。千辛万苦打通的隧道公路,只是为了把物资运送进去,让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的百姓都能享受到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遗憾的是所有进墨脱的越野车都是丰田车,没有一辆是国产品牌的。

有时候,对于圣土,我们最好的态度就是不打扰。墨脱,我来过,我走了,但愿我的到来,没有打扰到你的宁静,愿你依然如莲花般圣洁,隐秘地开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