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的故事之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大概生于1920年代。她连自己哪年生的都不清楚,只说:不懂喔,是吧!”当我拿着户口本上的登记日期问她的时候,她这样回答。
奶奶是个童养媳。3岁被送给别人,8岁又送到我们家给我爷爷当童养媳。可惜,爷爷对她很不好。爷爷是村里出了名的爆脾气,时常打骂她,还出轨。他们之间应该是没有爱情的,我的奶奶总是忍气吞声。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奶奶催促我快找对象,叮嘱我不要嫁太远。她说,不是为了她,是为了我爸妈。每每这个时候,我爸听到了就说:别听你奶奶瞎说,随便远近,人好就好。
“要嫁有钱的。”她说。
“有钱的会打人。”我说。
“打管他打,让他打。”奶奶说。
奶奶和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以前的人怎么怎么辛苦。一大早起来,挑多少多少重的担子,走多远多远的路,换几分几毛。战争年代,寸草不生,人饿得只能扒树叶、挖草根吃。谁谁谁在竹林里熬着,没得吃,饿死了。
奶奶不懂得抗日战争、建国这些。只说:红军来啦!白军来啦!什么什么军走了,又来了什么什么军。那时我尚年少,我也不懂什么党,就知道我们这里来过红军白军。
后来我上小学了,知道了抗日战争。我问奶奶说:奶奶,我们以前这里有没有来过日本兵?奶奶说:有哦!有一次我差点被抓走了。我赶紧躲到草丛里面,要不就被抓走了。现在想来,奶奶遇见的军队可能并不是日本兵。因为平潭的同学说她奶奶以前见过飞机从头上飞过,扔炸弹,可我们这里从来没见过飞机大炮。
奶奶是个特别勤快的人。每天4点起来打扫房屋,洗菜做饭,帮着儿子媳妇做家务。即使90高龄了,也依然打扫房屋,锯木头。每天早早洗澡,8点就上床睡觉了。我懂事以后,总是催促我做事情要快点,要勤快,父母吵架要劝……
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卫生间,出现了淋浴头。奶奶说:那个冲一冲能洗得干净?要用毛巾搓。
我问奶奶,以前的人没牙膏,怎么刷牙?
奶奶说:以前的人哪刷牙啊!
奶奶虽然不识字,脑子是灵活的。当她中风躺在病榻上的时候,半身动弹不得。她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加上半边能动的手臂比划着说:拿根绳子绑着左手,用右手把它吊起来。她想自己吃饭。
我小的时候,奶奶很会讲故事。什么一条蛇的故事,书生救喜鹊中状元的故事,猫为什么拉大便的时候要把粪便埋起来……用我们本地话说,叫讲古。等我识字的时候,想整理这些故事,奶奶说:都大孩子了,还整天讲古做什么。
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是很勤快。将近90岁的时候,依然能拿锯子锯木头。
然而,自然规律始终不能违背。某个周末,我回家。奶奶从自己房间出来倒尿桶,回房间之后就着凉了。从此,躺在床上再也没有起来。奶奶得了中风。
中风的日子是痛苦的。奶奶不停地喊脚疼。由于半边身体动弹不得,翻个身都得叫人。有时候家人在外干活,常常听不见。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奶奶也许受不了这种折磨了吧!她叫我们拿镜子给她,她要吞了那镜子。家人不同意。
某天凌晨,听见婶婶叫我妈下楼按本地去世老人的风俗给奶奶穿衣服。我知道,奶奶走了。
中风带走了奶奶。而她,带走了一个世纪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