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读后感
昨天,Alpha狗看了本通俗心理学启蒙读物,名字叫《被讨厌的勇气》。讲的是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书看了大概4/5,但书中的干货满满,需要好好消化。
这里想和大伙儿谈几点个人感受,供参考和讨论。
第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流派)最大的区别是,普通心理学是原因论,而个体心理学是目的论。
什么叫原因论,什么叫目的论?让我先来举个例子。比如有的人会一到公共场合说话就有口吃的习惯。
原因论的解释是,因为在公共场合紧张和焦虑所以产生口吃。但目的论的解释是,因为想要口吃,才能避免在公共场合说话。
目的论乍看起来很不合情理,但仔细分析还是很有道理。
就拿刚刚那个例子来说。怎么会有人目的是要自己口吃呢?
但分析原因后就会明白,口吃是为了让自己有不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借口,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口吃,也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这只不过是身体配合大脑玩的一场游戏,有点像我们心理学上另一个名词,“躯体反应”。
第二,关于自卑感和自卑情节。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说,自卑感有时是正面的一种心理活动,因为自卑感往往能激励自己前进激发斗志和潜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但自卑情结往往是消极的,负面的,甚至有时让人绝望。
所以适当的自卑感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当你拥有自卑感时别急着难过说不定正是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契机。
第三点,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如果整个宇宙只有你一个人你就根本不会有孤独感和焦虑。
因为作为“个人”不曾与其他人有联系和牵绊所以也就不会有烦恼。
而人之所以会有烦恼就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和别人有联系有交集,而这些就是烦恼的根源。无论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友情,职场,社交,生活......
第四点,关于自由。阿德勒说真正的自由是不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怎么解释这句话?
Alpha狗的理解是,为自己而活,不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委曲求全,也不会对别人咄咄逼人,有自我,又尊重别人,和周围人有清晰的界限感,哪怕被别人讨厌也愿意捍卫自己的界限。
第五点,如何获得幸福。
阿德勒说,真正的幸福无关乎外貌身份地位金钱名誉家世成功....这些外在因素,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对自我价值感的肯定。
那如何才能获得高自我价值?阿德勒说了三点。对他人的关心,对他人的信赖,对他人的贡献。
第六点,我们该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阿德勒说,我们既不该表扬也不该批评孩子。
因为表扬即代表在用高人一等的口吻在赞美,这显然不是平等而尊重的,而批评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其丧失兴趣。
最好的办法是用鼓励来激励孩子。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在尝试自己走路并且走的还不错。这时你不该表扬地说,“你真棒”,而是因该说,“能那么努力的走路,很了不起,请继续加油。”
显然鼓励更能站在互相平等彼此尊重的立场来表达你的想法,作为孩子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鼓励。
书虽然还没看完,但留给我的感悟却很多,许多观点和论点甚至颠覆了我从前的想法,但的确说的很有道理,不愧为被称作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
而且本书通俗易懂,没有艰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很容易让人理解。但书中干货很多,需要好好反思和消化。



是本好书,推荐大家。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回见
我是弘扬社会正能量,二货伪文艺吃货小资青年。每天下午给你打call的一只温暖而犀利的Alpha狗。



如果你喜欢请转发点赞哦,爱你们,么么哒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一只温暖而犀利的Alpha狗,陪你聊人生,看世界。每天下午有我,有你,祝愿你一天都有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