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若无诗,何必至远方?

看着很多朋友到处去旅行远游,在朋友圈晒照分享,看起来都挺开心的。
但是我很少会羡慕他们,为什么呢?
因为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九十年代的农村还很安静,因为本人小时候比较内向,小学快毕业了才走遍整条村,所以几乎没怎么出过县城玩乐。
虽然没怎么见过世面,但小时候的娱乐项目也不少。
春天爬树掏鸟窝,在我印象里,春天是充满树叶的气味的。

夏天泡河里,如果下雨了就到藕塘里摘藕叶做帽子遮雨,所以夏天是水和荷花的味道。(我小时候河里的水还是敢吸进口的)

秋天最让我着迷的是田野里一片金灿灿的水稻,一眼望去,一条很大的金色布料在随风起伏,但随着水稻被割完,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块块黑色的巧克力。可是待我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我闻到的却还是那稻香。

南方的冬天没雪,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没在家里见过雪。虽不下雪,但对于瘦小的我来说也是牙齿哆嗦的,唯一能让我快乐的就是几个小伙伴,到附近树林里拾柴起火,把家里的番薯土豆扔火里烤。所以冬天给我是一个“柴火噼啪响,番薯土豆香”的印象。

对于“心中若无诗,何必至远方?”这个观点,很多在旅游的朋友不以为然,当然我也无需他们认同这一观点,我只需自己认可就好。
观点中的“诗”并不是指诗词,而是指对一花一草一水一天地的感悟之心。
你如果看到花只看到它的美丽却不懂它立根土里的意义难免肤浅一些。花并不是为了展现它的美丽而生的,它是为了立足于这天地间,能够以自己本来的面目生存下去。
我们看到水,不能只是看到它的清澈浑浊,我们要感悟到水乃万物之源,感恩她那伟大而无私的爱。

如果我们时常怀有感悟之心,条件允许,那就要多走远一些,多些感受那一方天地与万物。
如果我们只是喜欢欣赏那里的美丽,欣赏完了,对我们的生活没有改善,对我们的人生态度没有提升,那我们有何必培养这自欺欺人之心?
心中若无诗,何必至远方?
明月何须有,抬头便是道!
-
明月何须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9 2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