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情书:一条雨巷,穿越人生的过往

一封情书,一段尘封的往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一封情书》,我是尔雅。
每周三晚21点,在这里用声音为大家读一封书信,
讲述一段情人故事。
有请今天的讲述人,乐乐老师。
大家好我是乐乐。
今天为大家读的这封信是民国才子戴望舒的著名情诗《雨巷》。
戴望舒是一个内心浪漫到极致的诗人。他尤擅长写诗,笔下多是朦胧而又深情的诗作。1927年,诗人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品《雨巷》,一年之后,《雨巷》发表,这首哀怨而又凄迷的诗,立刻引发了轰动和追捧。从此他被人称作雨巷诗人,而那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也成了他毕生情感追求的素描。
关于这条雨巷的故事,缘起于诗人23岁的惊鸿一瞥。
彼时大革命失败,作为青年先进分子的戴望舒为躲避搜捕,寄居在好友施蛰存家中。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有桃色的嘴唇、清朗爱娇的声音和一颗天青色的心”的姑娘,像极了那个雨巷里的朦胧身影,多情的诗人立刻坠入情网。而她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
诗人对她展开了疯狂而热烈的追求,他常常写情信给施绛年,试图用自己的才华打动少女的芳心,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段痴恋一开始便是错误。诗人的苦恋终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青春曼妙的施绛年始终未能爱上他。
在一次次的求爱失败后,几近疯狂的戴望舒竟要跳楼相要挟,施绛年迫于父兄的压力,不得己答应了与诗人订婚。
终是勉强而来的爱情,注定了不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诗人最后去往法国留学,而他心中的那个雨巷里的姑娘却已心许他人,穿上了别人的嫁衣。
后来诗人有国两次婚姻,但雨巷里的身影却总是萦绕在他的心中无法释怀,诗人带着自己的愁怨,亲手结束了这两段感情。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成就了诗人绝美的诗篇。戴望舒是懂得爱的人,但他的爱太过厚重,太过执着,终是情深不寿。在他结束第二段婚姻的两年后,诗人溘然辞世。只留下了这雨巷里深深的愁怨,托与后人评说。
雨 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í chú)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编辑:尔雅
配音:乐乐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信内容来自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尔雅慢生活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尔雅慢生活公众号ID:eryanew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