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学之孤独境界
生命美学之孤独境界
———杜星霖
记得跟我曾经的古琴老师,刺客聂隐娘中的古琴曲创作者及演奏者勤心老师谈孤独。
或许是聂隐娘的坚韧执着,或许是她甘于孤独的生命姿态,或许是对于人物情感所产生的强烈共鸣。
青鸾舞镜,聂隐娘为什么要选择磨镜少年为夫?影片中的描述使这一段原文成了意蕴深远的隐喻。
“国王得一青鸾,三年不鸣,有人谓,鸾见同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青鸾见影悲鸣,对镜终宵舞镜而死。”
聂母讲述的这一段典故对于整个故事来说可谓神来之笔。
青鸾孤独,以为镜中的自己的映像是自我的同类,奋而起舞,本质上是用孤独来驱散孤独,既是对孤独的抗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对孤独姿态的捍卫。
聂隐娘也是孤鸾,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世间没有同类,这样一个青鸾要排遣孤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镜子更明晰可鉴,清晰的连自己也要骗过。选磨镜者为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与爱情无关。
有人说,寂寞是一种情绪,而孤独,是一种境界。孤独并非孑然一身,形单影只,而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灵魂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不断前行,追寻生命的意义。
我认为:你无法找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将你所有的欢乐与痛苦都感同身受。世界上没有与你完全相同的人,纵然孤独,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与珍贵之处。
记得影片中的一幕,道姑孑然一身,站立于青山之崖,白衣潇潇,纤尘不染,虽挺拔坚毅,自有一股泰然气势。山谷中寒气逼人,有淡淡而清冷的薄雾,氤氲而升。一点白,超然如同仙人,她也是这眼前世界里的异类,亦如孤独起雾的青鸾。
其实: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照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也就是说,只有独处,才能把迷失在喧嚣尘世里的自己给找回来。
享受自我,享受孤独,花开独妍,自嗅其香,去坚持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去做你最想要成为的人,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人云亦云。
你的孤独,也是世界上最独特宝贵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