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土曜日 周六

一
《幽明录》是南朝宋刘义庆豢养的门人写的一个集子,里面都是类似于唐传奇的各种志怪故事。今天听朋友说起其中一则:
桓大司马镇赭圻时,有何参军,晨出,行于田野中,溺死人髑髅上。还,昼寝,梦一妇人语云:“君佳人,何以见秽污!暮当令知之。”是时有暴虎,人无敢行及夜出者。何常穴壁作溺穴,其夜趋穴欲溺,虎来咬断阴茎,即死。
此大司马是历史上真正的大司马恒温,是东晋明帝了不起的人物,和谢安是同时代的俊杰,他北伐一直打到洛阳,打死了前秦皇帝符健的太子,差一点就把东晋给中兴了。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崇拜他,所以自己网名就叫桓大司马,看到这则故事我还漏看了何参军三个字,顿时拍案而起,乐不可支。
类似志怪故事,还有聊斋里的大阴驱狐,以及阅微里的何郎爱媚猪。
何参军是什么人无可考了,估计就是刘义庆现实里的一个朋友,一起嫖过娼,一起杠过枪,后来聊天抬杠抬杠翻脸了,于是写故事说用朋友的id,说他因为随地大小便jj被老虎咬掉了,这也是朋友圈里喜闻乐见的事情。
二
真正的桓大司马第三次北伐经过金城时,发现自己第一次北伐种下柳树已经非常高大了,于是唏嘘了两句。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他说这两句话,后来被南北朝的庾信引申成了一首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一演绎,意思就变成了——我当年种下的柳树,叶子已经开始凋零了,我在江边为它悲怆,它只是没有知觉的树,而我这有知觉的人,又如何捱过这漫长的时间啊!
大司马三次北伐,都功败垂成,后来人把他看做出师未捷的英雄,其实他在晚年一直胁迫朝廷给与他九錫的优荣,如果他北伐成功,也许东晋早就改名换姓了。
桓温活到六十一岁时就死了,他的儿子桓玄建立新朝楚,把他追封为宣武皇帝。
桓温如果活到七十岁,估计等不及自己就篡位了,那后世的评价就真的不堪了。
人不能活得太久,活久见是句骂人话。
活久见到的事都是些难堪事。
三
今天和蔡老师和陈老师一起吃饭,听说了一个志怪故事,说是一座大庙已经荒废了上百年,可是附近村人总能听到里面传来影影约约的念经声。
终于有个大胆的人闯进庙门,在大殿最深的角落,挖出了一具骷髅,它全部皮肤肌肉具化成灰,只剩嘴唇和舌头还完好。
残下舌头还是活的,居然还在念念不绝地颂念经文。
何其诡异惊悚的镜头。
我猜想故事的原委,它或许曾是一位僧人,如今已经化成骷髅。
它生前大约特别想成佛,所以不断的诵经,以至于耳鼻身心都已经成灰,一直颂佛舌头却不能化去。
它对念经,成佛的疯狂执念,和佛的境界南辕北辙,最后死不能死,活不能活,硬是修成了一个怪物。
理想主义者最终都成了这样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