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写不出好的观影感受
今天上词汇课,看到这样一句话:
Nearly,all the culture objects we consume arrive wrapped in inherited opinion,our preferences are always,to some extent,someone else's.
几乎所有我们消费的文化载体都包裹着继承的观点:我们的偏好,某种程度上,也是别人的。
人要有自己对文化物体的解读,但是很少人能够做到,所以大多数人都继承着别人的观点。
这个我有点感触,今天在豆瓣上查剧,但是我很难分辨我看过但没太大感觉的剧、电影评分这么高好在哪儿,而那些我觉得好看、值得高分的,但它就是低分。
有时候我会在心里产生奇怪的感觉:会不会有一天我高分电影看多了,看到一部还不知道是不是高分的电影,我会说:这部一定高分,我在豆瓣看到过很多高分剧,这一部像他们想要的样子。
你因为不知道看什么影视,所以上豆瓣找高分,主动避开烂片。
你看了高分的剧,心里即使不赞同这个分数,但是你不敢大声反驳。
你看了一部剧,会忍不住打开弹幕,于是你的观点继承着别人观点的痕迹。
你看着别人的影评,心想:卧槽,这我昨天刚看过的电影原来这么厉害,可以有这么多条线索解读,还可以引申到国外某某作家的某某书中。
这他妈真神了,真高级。
这时,你终于发现不对劲在哪儿了?
你书读得少,词用的差
你观察能力不比别人好,偶尔想观察一会儿,先被别人的观点加以干涉。
所以你反对但不反驳,不说出自己的观点,怕文采不好,怕说错。
你时常欲言又止,
想说话,
说不好话了,
那就算了。
观影感受没了,
二三十块钱也没了。
最后
咦,这个“你”…………不就是我吗?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