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的审美,哪⼀届都不⾏
长久生活在一个地方能训练一个本领,一眼看出这个照片是不是属于这个城市。譬如广东和上海,我一下子就能嗅出,别的城市还真的不行。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都会下意识地搜索标记物对比以往城市。譬如最新收集到的城市天津。
城际高铁开进天津的时候路过一个早市,从车窗往下俯视我立刻被早市小摊儿上一把五彩的遮阳彩帐篷吸引住。
要知道没有城市在用这样旧式的遮阳帐篷,红黄蓝绿红黄蓝绿,即便是用了很久的破破旧旧依然无损它明度很高、很扎眼。说它是帐篷实在是不确切,就是一把大型的圆圆的伞。

这样的伞早就被全国人民淘汰了,你看它的底部设计完全经不起风雨。我童年的时候跟我卖水果的日子里,这样的阳伞陪伴我度过很多时光,但是却不能挡雨。你必须找个大石头,或者用满箱的水果压住它的底部才不会在狂风暴雨中一下子被吹飞。
要知道广东可是有台风的哦,忽然天色就暗沉下来,持续的暴风闪电,这个破伞被连根拔起吹飞几条街,我的妈妈抓着腰包跑着大步去追伞,隔壁卖袜子的叔叔还不忘对我说“哎呀阴功啰快点去追啊”。
虽然除了红黄蓝绿有很多颜色的演变,我敢保证,全国就只有广东人民还在用这样的户外阳伞,在天津的高铁上看到时我不禁心里一惊,怎么天津人民也在用!
不过我猜天津人民不用红色塑胶凳子。全国我敢保证,也只有广东人民孜孜不倦地每家每户的必须都得有这把塑胶凳子。

这个红凳子,花样没有很多,不想阳伞红黄蓝绿还能有蓝白换一换口味,这个红凳子,就一色,凳面上的纹路莫不过两种,浅浅的一层或者几条横沟。最大的变化就是出了高度稍低的几个版本,但是一定要是红色的、塑胶的、中间有个孔的。
曾有人开玩笑说这中间的孔是用来放屁的,想来真是好笑,你晓得伐,这红色塑胶凳子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将很多把凳子叠在一起收纳,收起来是方便,要是上头压个重物,塑胶压在一块儿根本拔不开。所以这中间的孔啊就是为了方便给你个抓手,好把粘在一起凳子扒开。
各家各户、勿论什么风格的装修,广东人家必定是要有这样的凳子。
写完的时候我又细想了一下,必定这样的话怕是要改改了。离开了广东算起来有个十年了,我哪有这样的笃定说你们还在用这样花绿的阳伞和这样鲜红的塑胶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