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一张照片这本书有感




日子本身没有特别的指向,不过翻到九把刀的书还是被记忆深处不经意的提醒了自己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出自他手。不知道有多少peer和我一样,提到港台方面的作者总是有着别样的情节,不完全是tvb什么的,港台作家本身也有很深的记忆,比如当初一位痞子蔡,大家应该有印象,就是那个《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作者,他们似乎代表了我们那个时候第一次以网络或传媒方式而接触到的带有一点善意诙谐气息的文风,而且这种风格往往伴随着有港台学校学生背景,淡淡书卷气也比较轻松俏皮,然而文章过后却常常有一些未历过往的经验和惊喜(至少于读者如我是这样的),当然痞子蔡应该比九把刀要早很多。 其实本身读到的九把刀小说也不多,不过以电影的格局来看,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内容。这本书翻开的时候也是有着比较持续的触动,就像书里说的那样,自从电影推广而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读者来信或反馈里收到了大量的类似寻求问题答案的询问,虽然你可以说问出这样问题的毕竟不是全部的读者或观众的套路,但是这种较为普遍的类似人生导师的询问确实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很频繁被问起。就像理想国道长同样经常遇到这类问题时,自己的人生别人确实没有办法给出什么导航或建议,“我叫你勇于实现梦想,万一你实现梦想失败,花了光阴费了金钱又赔了志气,是不是很像趁签书会从排队队伍中拿折凳冲出来打我?如果我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安于现实才是真正的人生,你岂不是要怀抱着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过一辈子?-序,荒岛,苹果树,木筏”,千古的难题啊,笃定的人生真的不需要这样问询,话题太沉重……比较佩服给出的这个命题,看书页可知,九把刀提出的这个假设命题其实比我们历年所谓写出了绝色作文的命题高明了很多,那些信用~诚信~健康~家庭~财富等等在过河时必须舍弃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套路,固然有一些道理,但是实在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在现实中你要来做甚!而九把刀这个命题,则完全是想象的假设,不存在对于生命重要因素的考量,更多的是对于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一种潜意识的流露,志向走向荒岛之外的,注定会借助苹果树和其他的介质,通过木筏和其他的方式,义无反顾的变离这种当下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不论能不能最终航向远方,但注定不会停留在众人的环境中去驻足等待和犹豫,结果是不既定的,但当下已经开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