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推荐五星 相当喜欢这本书,想从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一、文风清澈明快,幽默亲切。快乐的事,悲伤的事,都没有灰暗和模糊的阴霾,也许正如撒哈拉的沙漠和阳光,明丽的色彩折射着耀眼的光芒,它的人和景散发着诱人的奇异魅力。二、撒哈拉沙漠气候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社会还在西班牙的殖民下。三毛在这里的生活是如此不同,对读书的我,就像另一个世界。撒拉哈威人大多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保留着很多或好或坏的传统习俗和意识,纯朴天真又野蛮冷酷,简单又复杂,可爱又可恨。比如“爱的寻求”里的沙仑(一个可悲的单纯天真的受骗者);坟场雕刻石像的老人;“搭车课”里的穿隆重服装走很远的路去看电影的青涩少年,“哭泣的骆驼”里饱受苦难非议不愿远离故土的助产士沙伊达等等。有的陈规旧俗和野蛮行径让人触目惊心,比如妇女不让男人接触看病,娃娃新娘,畜养奴隶等。三、善良的三毛与荷西。面对不愿让男人治病的撒拉哈威人,三毛这个“巫医”也在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他们。三毛在给撒拉哈威人拍照时,被认为是在收魂害人,三毛对待他们的方法是:让他们知道照片没有了,灵魂还给他们了,安抚了他们不安的心,以及后来用镜子转移他们注意力和潜移默化影响他们, ;照顾他们的感受,而不粗暴的高高在上说他们愚昧无知,相当温柔。给撒拉哈威女孩上课,面对他们的各种拿东西也抱着包容的心态。平等对待和照顾黑人哑奴以及帮助沙伊达等等。四、三毛与荷西的爱情。荷西为了“流浪者”三毛到了撒哈拉沙漠,努力挣钱创造他们在撒哈拉沙漠的家。包容理解三毛,随她远走何等浪漫又付出良多。三毛同样回馈珍贵的感情,在沙漠里遇险不离不弃,让人歆羡!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