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案”凶手和他的同学们

今天上午,白银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高承勇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侮辱尸体一案,高承勇一审被判处死刑。
这个震惊世人的“白银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仍不可考。作者在高承勇的家乡寻找线索,见到他的两个高中同学,他们的人生都在某种失落中挣扎,是高承勇的成长路径中一个不足为奇的脚注。
好人
关于高承勇的事,张武不想再说了。
作为“白银案”凶手高承勇的发小,张武对宣判的新闻并没有过多关注,甚至觉得这个消息来得不合时宜。当三天前我转发案件即将一审宣判的新闻链接给他时,他只是淡淡回复:“我知道了。”
这几天,他正忙着抗争村里“清理摆摊”的城管,白银案宣判一下子转移了村民们的注意力,他的维权之路瞬间无人问津了。
2016年8月26日,高承勇刚落网,记者就涌来他的家乡青城镇城河村。这个在村里做收菜买卖的农民,声音传到了甘肃,甚至全国。村里人异口同声:“张武和高承勇关系最好,啥都知道”。就这样,张武成了录音笔前的“香饽饽”。
那时他还没缓过神,在好笑、震惊和疑惑的情绪翻滚中,他像是自言自语地重复着:“是不是抓错了,再确定一下啊。”
直到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印上报纸,和那些血腥的文字挨在一起,张武开始厌恶。他躲起来,对找到他的访客横眉冷对,甚至停机换了手机号。
2017年7月,白银案开庭审理后,我在城河村第一次见张武,就吃了闭门羹。
“你走,我不会给你说什么!”
他声音混杂在麻将声中,一桌牌友中,他白净瘦削、气质迥异。
“有人说他是杀人恶魔,你怎么看他?”我问。
“赶紧走,我心中,高承勇是好人。” 他赌气地说。
沙漠
2007年,青城镇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城河村就在古镇上,主干道直走300米右转,再转几个弯,就是高承勇老宅。
经过一家摊位买水时,女摊主开口问我:“你是来采访高承勇的?”
她喊屋里的男人出来,大方地给我介绍:“我们夫妻都是高承勇的高中同学”。他的丈夫看上去不太高兴,转身回了屋。

“我们都是高承勇的高中同学,我们一起高考落榜的”,她叫曾玲,并不避讳谈这个老同学,“你相信吗?我们镇上,至少两个人没考好都疯掉了,都知道,那边,白医生的女儿就是,神经了,后来白医生死了,她也嫁到外地了。”
曾玲打趣自己:“他们压力大,不怕你笑话高中我忙着谈恋爱嘞。算是早恋,那时我们班里好几对,我们俩毕业不多久就成家了。”
曾玲的摊位在青城镇主干道上,除了饮料食品、旅游纪念品,她家有装有太阳能小电扇的塑料太阳帽,一顶卖15元,很受欢迎。店面门楣上挂了一排供拍照的古装,例如“苏三告状”剧目穿的那种,化妆加拍照20元,还可以去附近景点。
她继续给我念叨:“有媒体说高承勇上学有个女朋友,我从没听说。那时我们想,只有考上学,才能离开家乡,才能有自己的事业。我心态好,出不去就在家吧。”
她还听说,高承勇有一次路过隔壁家,问起人家娃上学,他说他考航天学校就差1.5分,要是努力一下就把这1.5分挣了,不会现在这样到处打工。
曾玲其实也是从城里打工回来的。
1994年到1999年左右,很多城河村的青年在白银市“漂着”,胜利街附近一家平房大院是他们聚集点。高承勇和他们老乡有时聚着抽烟,玩拖拉机,算是休闲放松。现在,那处大院早已拆迁。
男人们不少在那里的短工市场胜利街打短工,高承勇也在那里扒活,老乡很多半个月找不到活儿。有媒体做过统计,以胜利街为中心,高承勇在白银市犯下的案子都在离中心不到1000米的半径,1998年作案4起,有一起案子就发生在胜利街。曾玲也在附近打过工,她在白银市的小饭店当了几年的面点师。

“他被抓前一段,我们七八个高中同学聚会,他建了个群,把我拉进去,吃饭还照了一张合影。你看,他看着面善地很,胖乎乎,佛像,根本不像杀人犯。”
她像是找证据似的,从手机相簿翻出照片,但不允许拍照。照片上,高承勇站在后面一排,穿着夹克衫,精神头不错,那是他被抓的前几个月。
曾玲说,如今想起有点后怕。当时高承勇聚餐时谈笑风生,比当年羞涩的高中年代大方很多,50岁出头的中年人们,七嘴八舌谈生活、谈孩子。
在那次高中同学聚会的9个人群中,高承勇叫“布图”。得知高承勇被抓,聚餐的几个女人还讨论过要不要把他从群里删掉,她们急忙到群里看他还在不在,那时他们注意到群里多出一个“沙漠”,原来是高承勇改了名字。
“咋会是他呢?太想不到了。”曾玲觉得这是她人生遇到最诡异的事情。
在她看来,张武、高承勇在高中时就是穿白衬衫、蓝布裤子,“内向有点严肃”的人。
曾玲还记得,高承勇那时在上学路上会用土疙瘩块扔她和另一个叫艳梅的女生,好像是故意吸引女生的注意。还有一个她觉得奇怪的细节,高承勇喜欢和班上一个因小儿麻痹有残疾的男生一起玩,“不知道他是自卑还是什么,我们一般正常人不是跟正常人玩嘛。”
说回高承勇宣判,她喃喃回归正题:“我到现在都想不通高承勇是咋回事,心理压力太大了?唱个曲子,有什么想不开吗?”
人渣
和张武第二次见面,聊过他的维权经历后,我们的关系缓和了下来。他点了根“兰州”牌香烟,沉默了一会,开始说起高承勇。
“我们走的近一点,因为啥呢,我们两个有三像:没考上大学,都出去打工,我们都培养了两个大学生儿子”。
“你们有同命相怜的感觉?”
“应该都是这样,同学们都出去走,都考上大学,我们在农村里,按照我们自己的说法,我们都是人渣。”——他的意思是他们是人群中的最底层。
“他也说自己是人渣?”

“是啊。”他不多解释,只是补充一句,“高承勇的钢笔字写的真是好啊”。
1985年,张武复读第二年时,和高承勇进了一个复读班,高承勇的理想是考航天学校。青城中学的复读班有一半人考了出去,他俩双双高考落榜。
在那个年代,写生发现这里的大学教授还没出现,青城古镇旅游计划还未成形。光秃秃的村庄,留不住青年的心。
“考不上学,就是说全部白学了,只能当农民”,张武说。
那时,张武和高承勇心有余热,想闯荡外面的世界。落榜后的1986年,张武和高承勇说走就走,结伴远行。他们决定去青海,倒卖藏刀!
他们先是扒火车到了兰州,之后一路在兰州、白银沿途卖刀,攒了钱,买票继续前行。那时牛肉面两毛九分钱一碗,卖掉一把,够两人一两天饭钱。
“浪了三四十天么、四五十天,回来还是那些钱。”两人决定分头闯荡。
张武去了北京,在北京新发地、河北等地做果蔬批发生意。我问他那时“打工”的经历,他义正言辞纠正字眼:“我出去那不是打工,是自己开店,不一样。”
那时,高承勇去903工厂倒卖废金属,炼过炉,做过小生意等等。
903工厂是我国稀土工业的奠基型企业之一,而稀土是飞机构造材料非常紧缺的物质。高承勇为他的“航天梦”,仍然有点不甘心。
高承勇没有城镇户口,不符合白银工厂招工条件。他“游击战”一样零散打短工。一个细节可以佐证他的窘迫。辩护律师朱爱军说,高承勇说自己白银打工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
在城市打工闯荡的这些年,他们考上大学的同学,大多农转非,扎根在了城市、县城。有人当了股长、科长、处长的消息,轻易就传到张武耳朵里。
令张武骄傲的,只有儿子。他说,自己和高承勇都各有两个儿子,大学都考得不错。高承勇大儿子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算是了了父亲的心愿。
“我们班那些考出去当官的,我从来不联系。我和高承勇吃了亏,没好好念书,所以说我们对子女的教育都比较重视,这一点是共同的。为孩子做了牺牲,每天都在牺牲。”张武认真地说。
遗落
3月27日,在给我发了两个维权视频后,张武的微信朋友圈又更新了一条,他转发的内容是:“举报!举报!兰州警方@你,征集黑恶势力线索”。
他的心思,显然不在又要上新闻头条的高承勇案宣判上,而是自己在意的“人的权利”事业。
他的微信朋友圈是2016年10月开始有内容的,那时正是高承勇落网后两个月,媒体报道渐渐消退的时候。
朋友圈他不提白银案一个字。除了推销村里的“鲜嫩芹菜”,他是不辍的维权“政策传播者”。他转发的内容包括:“注意了,约束村干部新规出台”、“2017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别让不法之人钻了空子”等等,微信签名是:“给别人送口福,为自己找事干”。
我研究张武微信发来的视频,拍摄清晰完整。一个戴草帽的老太太和两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在激烈理论。他随后发来解释:“以上是镇城管不让村老太太摆摊卖货引发的”。
我问张武,你是想向媒体反映这个事吗?他慷慨陈词:“我一个乡下土包子,目光短浅,看不透彻。但是从表面看,城管的做法不利于青城观光旅游开发,有悖于群众利益,因此改一改”。
其实,摆摊风波和张武没有利益关系,他是村里收蔬菜的菜贩子。村民种菜,他收菜,再找第二道菜贩子,运到最近的大青山菜市场等地。但似乎某种不甘仍然埋藏在他的血液里。
张武还记得最后一次见高承勇,是2016年农历七月十五,他被捕前10天。每年清明和七月十五,高承勇都会回老家上坟,有时在他家吃碗面条。
高承勇案宣判了,我还是忍不住问张武,怎么看高承勇的结局。
他只是发来一句话:“人生前途光明,好好奋进吧”。
青城镇往白银市要跨越黄河,过河大桥旁有个天然隔离的河中岛,与世隔离、绿植茂密。张武去推销蔬菜会路过这里。高承勇曾供认,多次作案后,骑自行车回村路过这里时,他在桥边把割下的女性器官倒进黄河。

城河村这滩孤岛,和那些失落的村民们一起,被遗落在黄河里。
—END—
作者 | 刘楠,媒体人
编辑 | 赵普通 姚璐
本期故事推荐:《高考失利后,我被父亲送进了豫章书院》,因为体罚学生,南昌豫章书院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当24岁的女孩曼曼回忆起2013年秋在书院的日子,感觉就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微信公号回复【书院】自提取文章。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ID:zhenshigushi1),每天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
林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0-09 23:00:32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2-16 15:17:57
-
李小熊2006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05 09:48:21
-
一个小不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14 15:24:55
-
武贵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3 13:36:55
-
黏巴粘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15 20:49:56
-
茄🍅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5 00:48:05
-
竹花夜如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4 15:57:10
-
fatbo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4 08:34:08
-
一枚肉萌小奶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3 04:15:55
-
猫小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1 14:39:48
-
Sonny Thale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29 15:16:24
-
samanth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27 20:02:44
-
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23 09:46:37
-
哈喽雷青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23 01:09:55
-
遇见西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22 15:35:04
-
Yoseph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22 09:39:21
-
LJvia2014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21 23:05:29
真实故事计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断亲,一个年轻人成为黑户的27年 (129人喜欢)
- 高中文科老师,开始无人可教 (68人喜欢)
- 摆摊自救的重疾00后 (33人喜欢)
- 虐童疑云:儿童网红身后,变现的父母们 (33人喜欢)
- 北大毕业后,我在演艺圈挨打 (5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