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益保护
查看话题 >当我们谈论女强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迷雾》在一片质疑与谩骂声中完结了,但是剧中塑造的“高慧兰”这个女强人角色再次掀起了大众对于女权的关注。
当一个女人在40岁左右被定义为一个女强人,她需要哪些必备条件呢?通过这部剧,我们可以大致窥探。
1、一份为之不懈奋斗并在行业中取得一定地位的事业
高慧兰一生致力于新闻媒体行业,她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有迫切的野心,也有配得上她野心的能力。连续五年获得年度媒体人大奖,主持全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她的奋斗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有目共睹的,拥有现在的地位也是实至名归。
2、高度自律的生活
作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位公众人物,首先她要保持一个美好的形象,日常保养与锻炼都是必须的。同时她还要保持自己高度的警戒心,防止事业之外不必要的节外生枝。

3、危机四伏的感情生活
外表光鲜的高慧兰实则具有危机四伏的感情生活。急于上位的后辈,无法在工作胜过她企图在家庭方面攀比的同僚们,对她的冷漠心灰意冷的丈夫,还有镀金归来前任的纠缠,来自公婆方面无形的压力,都成为她作为一个女强人必须要承受的情感压力。
但是,如果我们拿同龄的男性成功人士对比的话,区别待遇就会表现的很鲜明。若一个具备以上前两个条件的男性成功人士就不会存在第三条的问题,因为传统的男权社会要求男性必须要在职业范围内取得一定的成就,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你的家庭可以不成功,但是事业一定要成功。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家庭才是你一生的事业,就像很多老人总是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总归还要嫁个好人家。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对女人和男人的要求本身就不一样,就像一个家庭破裂之后,大部分都会觉得是女人没有维系好自己的幸福,因为在家庭生活中,社会对男性都比较宽容,对女性便比较苛刻。就像假如一个男人出了轨,可以被原谅,假如一个女人出了轨,就会被全世界认为是不守妇道,冠以荡妇骂名。而这正是社会对女性的不友好待遇的根源。也是为什么会存在女权主义这一体系的原因,因为这个话题敏感、多频,只要当我们只要谈及有关男女平等的所有话题时,我们就在谈论一个社会问题,一个女权话题。因此当我们在谈论女强人时,这其实已经开始了一个女权话题,也正是因为社会各界对不同阶段的女性都存在不公平不友好待遇,因此我们才会如此热衷与女权话题。
不容置疑,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依旧用很多传统眼光来看待女性。若一个女人就按照传统的道德约束在一定的年龄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奉养家庭还好。但凡有一点不符合长辈心理的预想以及违背社会道德约束,便是一副被全世界嫌弃的样子。一个30岁还未结婚的女人在外界看来就是怪物,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肯定家庭不幸福。真相不可怕,可怕的是传统观念滋生下的偏见与舆论,而这也正是社会赋予女性的压力,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一个被抛弃的人,大部分女性只能选择委曲求全,还要笑着说服自己,千百年来的女性都是如此过活,自己为什么要不一样呢?
我并非一个女权主义者 ,但是我希望整个社会都能以一个宽怀的心态来对待女性,多一点平等,少一点偏见。舆论的压力太强大了,而舆论导致的结果也往往是致命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因此,当你觉察到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将会影响到别人的判断时,你就要为你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因为可能你随口的一句话就会改变了一个姑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