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叶甫根尼·普鲁申科
我不是很喜欢花样滑冰,但是惟独一次,我曾呆呆地站在电视机前看完了一位男单的花样滑冰赛。我不知道他是谁,只记得曲目是巴黎圣母院,他所阐释的是卡西莫多。我第一次看到,除了书以外,在保留了雨果的悲剧性的基础上,其他人可以如此到位地表达出他自己所塑造的富有个性的卡西莫多。
以后只要和别人说起花样滑冰,这就是我唯一的嚼头。昨晚,又一次和舍友聊起花样滑冰,她将普鲁申科推荐给了我,认为我说的那个人就是他。
我花了一个晚上,看了普鲁申科的所有可以搜到的比赛,并没有巴黎圣母院作为编曲的。可是,我对这位曾经辉煌一时的俄国冰上王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他一头的金发、高贵的气质、优雅的动作,人们很容易将他和王子联系在一起。但是,那与精致的脸毫不相称的、咄咄逼人的鼻子和坚毅的眼神,使得我认为i他更像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欲夺王子之位的叛逆者!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是一个杀手,将身旁所有的对手击倒。
他与师兄阿里克谢·亚古丁的竞争很有意思。如果说普鲁申科是王子,那么亚古丁就是国王,是雄霸冰场的国君。他的花样滑冰表演,音乐气势蓬勃,气场盛气凌人,动作强壮有力,其中穿插了哑剧表演,并且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古典曲目:如核桃夹子、斗牛士、铁面人,亚古丁的花样滑冰是庄重、古典、阳性的代表。亚古丁并不喜欢这个师弟,由于教练花费太多时间在普鲁申科身上,亚古丁一气之下决定离开教练。于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他以气势雄厚、干净利落的《铁面人》,赢得了金牌,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完美谢幕。
接下来,就迎来了普鲁申科的时代。
普鲁申科对古典并不像亚古丁一样鼎足膜拜。亚古丁一丝不苟地表现了古典主义,而普鲁申科却是通过古典,结合摇滚、流行歌、现代舞,来表现自己对花样滑冰的理解,充分展示那叛逆不羁、勇争不懈的个性,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滑稽、挑逗的表演元素。他的《Sex Bomb》似乎将花样溜冰推向了媚俗表演,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疯狂艺术家挑战古典的心血来潮,也成了花样溜冰表演历上最大胆、搞笑的经典。而对古典溜冰的正统挑战,应该是在2004欧锦赛上,普鲁申科的《献给尼金斯基》。尼金斯基是开辟现代芭蕾舞的天才,一生波折起伏,英年早逝。普鲁申科对尼金斯基的礼赞,强有力地表达了普鲁申科对重新定义溜冰曲目的决心。
随后,在2006的都灵冬奥会上,普鲁申科作为他希望成为的杀手,完美地展示了《教父》,并以167.67分的男子单人滑最好成绩赢得了金牌。普鲁申科在接受杨澜的访问时,也承认:“我的一生,好像都是为了这一枚奖牌。”都灵冬奥会后,他就退出了国际大赛,专心做一名职业花样滑冰选手。
而在2009年的世锦赛上,来自美国的莱萨切克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重新复出的普鲁申科。普鲁申科对这个判定感动及其的不满。我也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们两人的决赛。
莱萨切克,一个新兴的挑战者。他的长相并不亚于普鲁申科,他像是一位来自东方的贵族。他的表演动作娴熟流畅、无比优雅,在时间上把握得非常稳。他更像是一个精确的表演者,而不是一个艺术的表达者。在技术上,他并没有使用四周跳,而是利用比赛规则,最后,只用三周跳就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原来,莱萨切克不是什么贵族,而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魔鬼,当他在低旋转的时候,他那竖起来的黑头发来,看上去像是魔鬼的犄角。他不是白天鹅奥杰塔,而是黑天鹅奥吉莉娅。
而莱萨切克的被挑战者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王子或者杀手,而是一位绅士。普鲁申科在2009冬奥会上的表现,少了鲁莽、冲动,多了沉着,以前的快速动作都是迅速利落地完成,现在则是慢慢地伸展开,在整个节奏上都慢了下来。这并不是技术上的退步,而是思想上的成熟。普鲁申科的表演随着他一起成长,他一直都在尽力地通过溜冰来表达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国家、时代,这个舞台只属于独一无二的他,在冰场上,谁也夺不走这个荣誉,即使是裁判。
以后只要和别人说起花样滑冰,这就是我唯一的嚼头。昨晚,又一次和舍友聊起花样滑冰,她将普鲁申科推荐给了我,认为我说的那个人就是他。
我花了一个晚上,看了普鲁申科的所有可以搜到的比赛,并没有巴黎圣母院作为编曲的。可是,我对这位曾经辉煌一时的俄国冰上王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他一头的金发、高贵的气质、优雅的动作,人们很容易将他和王子联系在一起。但是,那与精致的脸毫不相称的、咄咄逼人的鼻子和坚毅的眼神,使得我认为i他更像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欲夺王子之位的叛逆者!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是一个杀手,将身旁所有的对手击倒。
他与师兄阿里克谢·亚古丁的竞争很有意思。如果说普鲁申科是王子,那么亚古丁就是国王,是雄霸冰场的国君。他的花样滑冰表演,音乐气势蓬勃,气场盛气凌人,动作强壮有力,其中穿插了哑剧表演,并且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古典曲目:如核桃夹子、斗牛士、铁面人,亚古丁的花样滑冰是庄重、古典、阳性的代表。亚古丁并不喜欢这个师弟,由于教练花费太多时间在普鲁申科身上,亚古丁一气之下决定离开教练。于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他以气势雄厚、干净利落的《铁面人》,赢得了金牌,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完美谢幕。
接下来,就迎来了普鲁申科的时代。
普鲁申科对古典并不像亚古丁一样鼎足膜拜。亚古丁一丝不苟地表现了古典主义,而普鲁申科却是通过古典,结合摇滚、流行歌、现代舞,来表现自己对花样滑冰的理解,充分展示那叛逆不羁、勇争不懈的个性,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滑稽、挑逗的表演元素。他的《Sex Bomb》似乎将花样溜冰推向了媚俗表演,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疯狂艺术家挑战古典的心血来潮,也成了花样溜冰表演历上最大胆、搞笑的经典。而对古典溜冰的正统挑战,应该是在2004欧锦赛上,普鲁申科的《献给尼金斯基》。尼金斯基是开辟现代芭蕾舞的天才,一生波折起伏,英年早逝。普鲁申科对尼金斯基的礼赞,强有力地表达了普鲁申科对重新定义溜冰曲目的决心。
随后,在2006的都灵冬奥会上,普鲁申科作为他希望成为的杀手,完美地展示了《教父》,并以167.67分的男子单人滑最好成绩赢得了金牌。普鲁申科在接受杨澜的访问时,也承认:“我的一生,好像都是为了这一枚奖牌。”都灵冬奥会后,他就退出了国际大赛,专心做一名职业花样滑冰选手。
而在2009年的世锦赛上,来自美国的莱萨切克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重新复出的普鲁申科。普鲁申科对这个判定感动及其的不满。我也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们两人的决赛。
莱萨切克,一个新兴的挑战者。他的长相并不亚于普鲁申科,他像是一位来自东方的贵族。他的表演动作娴熟流畅、无比优雅,在时间上把握得非常稳。他更像是一个精确的表演者,而不是一个艺术的表达者。在技术上,他并没有使用四周跳,而是利用比赛规则,最后,只用三周跳就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原来,莱萨切克不是什么贵族,而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魔鬼,当他在低旋转的时候,他那竖起来的黑头发来,看上去像是魔鬼的犄角。他不是白天鹅奥杰塔,而是黑天鹅奥吉莉娅。
而莱萨切克的被挑战者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王子或者杀手,而是一位绅士。普鲁申科在2009冬奥会上的表现,少了鲁莽、冲动,多了沉着,以前的快速动作都是迅速利落地完成,现在则是慢慢地伸展开,在整个节奏上都慢了下来。这并不是技术上的退步,而是思想上的成熟。普鲁申科的表演随着他一起成长,他一直都在尽力地通过溜冰来表达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国家、时代,这个舞台只属于独一无二的他,在冰场上,谁也夺不走这个荣誉,即使是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