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华南理工新传总分第三备考经验贴
3.26结束的复试工作,面试情形还历历在目,专硕成绩第三,算是对过往交付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就像老生常谈,考研不过是一个只需要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比如说畏惧、懒惰或是读研。读研就是一场耐力和坚持的较量,如今回想起来,连我自己都会惊讶,那么爱睡觉的我,是怎么做到心如止水,每天晚睡早起,一屁股长埋自习室。答案,就是关乎于未来啊,我试一试还有机会,可以去到更加广阔的平台,不试的话我就只能原地踏步,而现在,除了有价值的青春,好像什么也没有。决定好了,就义无反顾踏上这条路了。
一、关乎于畏惧
华工是958,底子好名声大,虽然是理工类学校,但是在我看来它的新传还是很不错的,被录取之后就更加确信这一点了,所以我很期待未来两年在华工的时光。因为我本科也是理工类学校,文科类专业资源不怎么好,所以当时在我内心我只是觉得“华工一般般”(现在想想太幼稚了哈哈)。当时择校我只考虑地域和试题难度,因为以后想留在广州发展,而且华工的因为没有实务和新闻史,立马拍板决定了。所以,关于择校,要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的声音,一定要和未来工作地紧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形是,新传是考研热门专业,每个学校都不好考。至于华工,我认为试题难度可以hold住,所以大胆选择吧!
二、关于专业书目的学习
由于准备篇幅有限,在这篇分享里只阐述专业课的学习经验。334科目《品牌传播学》《整合品牌传播》《视听传播》《网络传播导论》440科目《新闻学概括》《传播学概括》,大纲总计六本参考书,但实际有八本,加上彭兰的《网络传播》的第四版还是要看一下,19届还要加上《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因为今年334“画风突变”新增了一些影视的题目,考场上谁也没复习到,所以怨声载道。实际上如果之前有接触到关于影视的知识,那几道题目也是偏基础的。下面对每本参考书一一做出大致分析:
《新闻学概论》:内容易懂,但是很宽泛,容易get不到重点,440里面的比重也相对较低,
所以我对这本书的笔记整理也是挑出重点,再结合时下一些关乎新闻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440的重中之重,阅读和背诵的重点,最花时间,开始读起来晦涩难懂,但是要理解透之后才好开背。这本参考书的整理花了我最多时间,实际我到9月份才快完全敲打完电子版,前期都是边背边整理,整理完之后可以完全抛开参考书天天抱着六本“精华”啃就行了。
《网络传播学导论》前期看的时候晕晕乎乎,可能因为内容太过发散,但是总体来说这本书备考难度不大。对于考生来说,我们只需要会怎么考不就行了吗?我对这本书的整理方式同《新闻学概论》。
《视听传播史论》这本书很多人都说有意思,像读小说……妈耶,欺负我没读过小说吗?毕竟我在准备复试的时候都没忍住看了两本小说……这本书我看了将近有四遍有事仍然会不知所云,直到我…………认真研究了真题,于是任督二脉开始打通,按照出题的方式就开始背啊宝贝们!对于这本参考书整理了07年到17年它上面所有考过的题以及自己觉得会考的点,清爽得不行。
《品牌传播学》应该仅次于《新闻学概论》第二好读的书,本身书的编排就很有条理,梳理好了就开始背吧宝贝们,另外还有一点,配合这本书要补充一些广告方面的基本理论,比如说4p和4c,马斯洛需要层次,定位理论等等,以前考过的噢。
《整合品牌传播》被我称为比传播学概论还要难的第一难读,看了5遍依旧懵懵,每次都尽力一小段一小段总结,不懂的地方圈住查一查,仍然感觉有些吃力。这本书我是放在每一轮阅读和背诵的最后,简直抱着拼了的心态。在后期仔细琢磨还是能感觉出怎么出题,根据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方式做了精炼版本,也是很清爽。
所以,前期参考书肯定是要好好啃的,读的时候尽管不适应也要尽力读懂,通过不断的复习慢慢会找到出题的规律。另外,对于彭兰最新版的网络传播,最好是要看一下的,里面知识很新,我当时是作为知识补充做了一些纸质的笔记。
三、关于专业课备考的整体规划
4月中旬到5月我开始进入正式学习,开始放暑假之前专业书看了有4到5遍,当时还在一边整理电子版笔记,准确说笔记我整理了两遍,因为第一遍效果感觉还有待加强,第二遍后表示对自己笔记很满意,于是到9月份才彻底整理完开背。当然如果对于正常的规划来说会偏晚,所以这也是我要划重点的地方。暑期刚开始的时候我慢慢开始了专题的学习和整理,要知道,考新传光书上那点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刚开始学习专题是跟着各种公众号自己整理电子版,确实会稍显杂乱。后期和一起考的小伙伴拼了一个考新闻的课程(很多公众号都会有类似的课程),可以说是捡到宝了,于是我在熟知参考书后进行了一段集中式的专题学习,然后也有做专门的电子资料。十二个专题截图如下,也是打包在我的资料里。后期就是背我自己的专业书笔记和专题笔记,在专题得到扩充后复习稳步前进。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这是去年的专题今年还有价值吗?我只能说换汤不换药,很多是基础性的专题,都是需要积累的,新传确实每年都会有热点,但就前后年来说不会有太大改变。
四、关于一些经验或教训
1.关乎背诵。因为自己整理资料花了太多时间,导致背诵时间的压缩,后期有一点点方,但是还是挺过来了,想说专业书看了有个3.5遍了或者已经理解的话,一定要实打实地开背了,总以为自己多看几遍就能背出来的想法是自欺欺人,来自学姐血的教训。
2.关乎视频课程。有些人因为跨考会报很多公众号的线上课程,这样知识面确实会开阔,殊不知也会一部人往往会沉浸于所谓“视频学习”,就像学英语以为一天看两个小时朱伟讲单词的视频就能上天一样。所以如果跟视频学习一定要规划好时间,试说天天看那么多视频东西你真的装到脑子里了吗?我个人是比较偏向钻研式的学习,如果要看的话我会集中一点,或者每次控制好时间。转却讲考研不是拼谁花的钱多啊,一定要适合自己,对自己有用,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3.关于跨考生。大家都明了本科学习学习大家都在干嘛,只能说本科新传的未必会比跨考有多少优势,其实也是“从头开始“吧。还有一点悄悄的告诉,华工完全不介意跨考生,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优势,于是顺带解释了新传为何这么热门。把自己定位为跨考生,比别人多一点努力,这个还是很赞同的。
4.关于学习的心态。考研拼的就是毅力和心态,到后期因为记得东西太多而遗忘有太快,心态会有炸裂,但是只是嘴上出出气,骂完继续学啊。我清楚记得第一门政治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在自习室背肖四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寝室。对于考研,真的是没在考场上写完最后都不能放下。努力使是一点,心态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我学习,我快乐[微笑脸]明明已经很辛苦为什么还要自己折磨自己想太多?
以上,学弟学妹们好好体会。祝不负韶华,都能如愿,学姐华工等你噢。 我的扣扣号是:一三六零八四一九三二。有什么问题我会解答的,只求条理点哈哈
TIPS另外分享一些考研能用到的神器(亲测有效哈哈):
1、装书文件夹:
用来夹零散的笔记或者论文,保护效果比直接装订要好,某宝3块钱10个,如下图
2、软耳塞:
大四下学期有时候不得以还要上课,或者自习室有人说话太吵,只需一秒沉浸学习不能自拔哈哈哈,当然某宝也有卖,建议买质量好点的,隔音质量确实不一样,我的大概20块3副,如下图:
Emmmmm还有什么神器,欢迎大家评论补充~感觉很好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