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比高原和富良野
几乎年年去日本滑雪,但这次去也是临时起意。这个雪季本来是想在欧洲和美国滑,那知到美国以后,天气一直太热,新泽西居然在2月份就有15℃以上的气温,原先下的那些雪早就融化了。后来虽然又下过几次雪,但都因为气温过高,积不住,所以在美国一个多月,只滑了两天雪(反而跑步到跑了10多次)。而日本北部的雪,以前一直可以滑到四月下旬,所以想再去试试。而且这次去的安比高原和富良野,以前没去过。 我是在洛杉矶跑完马拉松后第二天,3月19日直接从洛杉矶飞到东京的。飞机到达已经是下午4点,而从东京到安比高原要坐4~5个小时的火车,当天去是来不及的,所以在东京过一夜。而这次带的东西比较多,一大箱子衣服,一付滑雪板,加上雪靴/头盔,还有一个双肩包(装电脑等随身用品),这样加起来大大小小一共四个包,所以想找个比较方便的酒店。找来找去,最后选中奧克伍德(Oakwood),那酒店在东京火车站边上,离开火车站入口大约50米,而且离开机场大巴车站也不到100米(穿过马路就是)。这样乘坐机场大巴(Tokyo Shuttle每人1000日元是从机场到市区最便宜的)到酒店和第二天去坐火车都很方便。那酒店是公寓式酒店,房间带有厨房/洗衣机。房价$350刀虽然不便宜,但只有旁边香格里拉$650刀的一半。晚餐本来是想去筑地吃海鲜,但天下雨,懒得跑,问了一下酒店,说旁边车站里就有海鲜(生鱼),就去车站了。东京站位于东京市中心,离开皇宫不到一公里,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围绕东京站走一圈要超过半个小时。除了火车,地铁外,周边还有许多大巴站,是东京的交通枢纽。东京站里面上上下下很多层,有酒店,商场,餐馆,对陌生人来说就像个大迷宫。好在按酒店前台的指引,很快就找到那家餐馆。那餐馆主要的顾客是上下班路过的通勤客,价格实惠。

吃完晚餐回酒店的路上,顺便买了些面条。日本的面条大部分是配好菜,煮熟的,吃的时候自己去热一下就可以了。因为酒店的房间里有电磁炉和炊具,这样第二天早上就不用去外面吃早餐了。第二天,继续下雨,本来想去看看樱花有没有开,但看到下雨也懒得去,直接进车站买了票上车了。

要去的安比高原在岩手县,在本州岛的东北部,离东京600多公里。先是坐高铁两个小时到盛冈市,在那里换乘当地的那种2~3节车厢的小火车,再坐一个小时就到了。安比高原站是一个没有工作人员的小站,还好火车到达的时候有辆公交大巴在接驳,那大巴没有其他乘客,就直接开到酒店门口了。




这次订的叫格兰德(Grand)酒店,那酒店就在滑雪场边上,有一幢大楼和三个辅楼。因为温泉在辅楼,我就订在辅楼。又知道那滑雪场周边没什么餐馆,所以预订早餐和晚餐。到了以后第二天就去雪场,那知那天下大雪,能见度极差,衣服和手套都湿透,雪道上积了将近半尺厚的浮雪,高高低低的,很不好滑。结果下午2~3点就提早收工,泡汤去了。那温泉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在室外大雪漂下来,身体泡在40℃左右的温水里,只把头露在水面上,呼吸那冰清的空气,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第三天,雪后天晴,那浮雪也在晚上被压实,早上上雪道,滑了一整天。那雪道从山顶一直到山脚,同样的坡度,宽度,滑的真爽。






第四天,离开安比高原,去北海道的富良野。先从安比高原坐那小火车回到盛冈,换乘新干线,穿过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到达函馆。在函馆换乘北海道的动车,到札幌。从札幌再坐了3个小时的大巴,花了整整12个小时,才到了富良野。富良野是北海道著名的滑雪场,本来那里滑雪可以一直滑到四月底,但今年气温高,我到的时候雪已经有些融化了。第一天就基本上在山顶滑。第二天早上,因为晚上气温下降,雪又被压实,所以可以一直滑到山脚。滑了一个上午,连午饭都没有吃,滑完就直接坐那大巴回到了札幌。




到札幌,入住到札幌站的日航酒店。跟其他城市一样,札幌的火车站也是建造在市中心。是一个火车/地铁/大巴的交通枢纽。那车站还有两个大商场,日航酒店在车站上面的22~36层。那楼是札幌最高的建筑,38楼是个观景台。晚上又去“蟹本家”吃螃蟹,那家餐馆以蟹为主,很多中国游客去那里吃,我也已经去过几次了。



这次在日本待了前后8天,滑了4天雪,虽然总体上还是蛮开心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温度太高,雪都在融化了。这个冬天,我不论到欧洲,美国,还是日本,雪虽然经常在下,但因为温度高,下了以后几天就融化了。记得以前在新泽西,一个冬天的雪都积在那里,一直要到2~3月以后才融化。这样的日子也许一去不复返了,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