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案例. 2016-2017
书 名: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案例. 2016-2017
书 号:978-7-5043-8103-3
作 者: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 主编
出 版 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C i p分类:F241
C i p核准号:2018036748
主 题 词:人力资源管理
出版时间:2018.3
开 本:16
版 次:一版一次
装 帧:平装
印 张:24.25
页 数:388
字 数:346千字
定 价:70.00元
作者简介:
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成立于1988年,是由厦门市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高校、有关机关中研究行为科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地方性、联合性的社会组织。
学会团结和组织致力于行为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的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学术团体,开展课题研究和应用试验,推进行为科学的发展;开展普及行为科学知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的推广和咨询服务活动,使行为科学在经济特区建设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并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培训班、讲习班和进修班,出版刊物,交流经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研究人才素质测评,交流推广应用行为科学的先进经验,积极与各类组织和企业合作,研究和解决管理实践问题。
内容提要:
略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并整理了二十五个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各行业,内容涵盖了与人力资源直接相关的企业战略、组织、人才、文化等核心领域,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管理机制建设与变革进程。鲜活的案例给我们全景地展示了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现场,诠释了这个时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日渐倚重和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战略实现的显性作用。这些案例都是企业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示,未经任何修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很现实的启迪作用,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实践资料。
目 录:
组织变革
A集团战略转型背景下的组织变革
——兼谈共享经济时代下的人力管理理念 吴镇平3
FJHS公司项目组织结构变革推行 徐基成14
供给侧改革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黄惠强28
J陶瓷有限公司:文化创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之路 许 驰 李中斌41
如何打造狼性团队
——暨美可普口腔医疗集团发展历程 雷建亮57
招聘与选拔
浅谈W公司产品线运维职位基于胜任力的招募与选拔 秦艳红69
企业化人才测评在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实践与启示 曾令财80
胜任素质
关于国内某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营销序列人员销售业绩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 唐健10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吴元民118
核心管理团队培养方法探究 彭 璐130
培训与开发
把ISO10015标准引入企业培训管理工作 王如平153
柒牌集团买手人才培养实践 陈炳辉166
W公司培训工作满意度的改善策略 邹小宁181
职业生涯
华兴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 陈建武199
开展职业规划,实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A卷烟厂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实施案例 林坤展217
绩效管理
基于老厂新机制下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王忠清 陈 强 徐 旺239
绩效管理全方位体系建设与实践 左银华 尹晓丽250
提升班组员工量化考核实效 彭 刚 杨 奕 叶 俊260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刘玉兰276
薪酬与激励
HS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体系构建项目案例 刘志方291
X公司团体绩效薪酬实践 陈金翠309
基于员工职业发展的薪酬模式构建 沈志献324
关于激励核心员工的思考 黄丽珍341
HR信息化
基于内部云数据平台建设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优化 游东升355
夏谷软件企业培训管理信息化案例 刘 杰 韩丹烨371
文 摘:
A集团战略转型背景下的组织变革
——兼谈共享经济时代下的人力管理理念
吴镇平
一、背景概况
A集团是一家以地产开发为主,以金融投资、建设施工、物业服务等业务为辅的集团性企业,为更好应对新常态下的行业变革,集团于2015年提出了走“互联网+金融+地产”的战略转移。在主营业务上,也即地产开发方面,集团将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路径,通过自身的金融优势,由过去偏重传统的地产开发转向轻资产运营。其中金融投资领域除了继续持有某地农商银行股份,担任其大股东,还将与该银行、当地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共同组建运营一家金融投资公司,从原来的投资转向运营。
之所以考虑做出这种战略转型,有以下内外部因素的考虑:
外部因素方面,一是宏观经济遇到结构性困难,整个2015年GDP增长6.9%,2016年的预期不会高于2015年,整体经济增长变缓;二是供给侧改革将对宏观经济产生阵痛式的结构性改善与提升,在可预期的几年里经济转型升级及人力资源重新学习将是一个重要关卡;三是房地产行业整体上处于低迷状态,厦门的房地产处于有价无市的境况下,行业龙头企业都在为新形势做变革准备,其中以轻资产路径及多元化发展两类居多。
内部因素方面,一是地产板块的库存较高,由于公司近两年开盘销售的项目均为SOHO类型的物业,受到政策影响,销售情况有喜有忧,但总体上库存仍较高,去化压力较大;二是集团现有的金融背景所提供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这一块的潜力巨大,借助互联网推动,金融业务可以为集团带来丰厚的利润与资金流;三是顺应行业改革的趋势,公司应从传统的开发商转向轻资产运作,实行“轻重并举”的运营模式,提升运营能力。
战略转型,必然带来组织架构上的变革。从目前来看,集团在组织机制与人力配备方面存在着诸多与战略落地不相符合的地方:一是机构人员臃肿,集团过去几年全心投入在地产开发业务上,导致地产方面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较为臃肿,在经历15年的低谷之后,地产业务战线有所收缩,新项目的立项更为谨慎,因此现有的架构与人员就显得更为臃肿了;二是核心人才严重短缺,由于过去重心在地产开发上,金融人才储备十分有限,战略规划的核心人才也十分短缺;三是组织架构的科层制较为传统,引起整体协作性较差,束缚了企业的创新精神,也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扁平化要求。
基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集团在做出战略转型的同时,决定对整体的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进行重新梳理,以适应新的发展路径。
二、组织架构的重组
组织架构的设置包括机构设置以及各机构间的联动机制。机构设置是基础,联动机制是灵魂。根据集团战略规划,我们将业务分为四大板块:
一、金融创投板块。这个板块主要从事对股权投资、基金运作,以及地产板块的投融资业务。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利用集团现有的金融资源,一方面通过金融市场获取直接收益,另一方面借助金融手段实现地产板块、建设板块的轻资产运作。在未来可能的情况,通过对自持物业的运营,孵化创新创业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实现资产的增值。
二是地产开发板块。这个板块主要从事现有地产开发的具体业务,包括项目立项、设计、工程、成本、采购、营销等一系列流程的具体工作。应该说在金融创投板块成立后,地产板块虽不再是最核心的业务,但也是次核心的业务,其赋予金融板块更多的操作空间与渠道,是金融板块业务得到良好开发的实体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地产开发板块仍然是公司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不可轻易放弃。除非集团转型成为纯粹的金融投资机构。
三是建设施工板块。这个板块也是现有业务,但是在公司金融业务拓开之后,这个板块的业务除了原来简单的接受甲方施工工程,还可以借助金融渠道积极参与政府提倡的PPP工程。
四是运营板块。这个板块将现有的物业服务进行提升,在做好基础的物业服务工作的同时,做好招商及商业服务工作,为金融板块的股权投资提供实证数据。
四大板块的划分,既是集团对未来战略部署的第一步,也是集团组织结构调整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进一步规划各板块的具体架构。
(一)金融创投板块
由于公司原先在金融业务上主要局限于投资,在运作方面缺乏经验积累,也更谈不上组织架构的设置了。因此在战略转型之后,金融创投板块成为核心业务,其组织架构亦成为此次集团组织变革的核心问题,除了基本的职能部门设置,其他应予考虑的关键因素有三个:
1.业务开展需要。今后公司可能开展的业务涵盖股权投资(包括现持有的某农商行的股份、未来投资其他潜力公司的股份等)、地产业务的投融资业务(包括资产证券化)、P2P、PPP等业务。这些业务的开展不可能集中在一个或两个部门里进行,需要设立相对应的业务部门来相匹配。但从当前来看,当前可能开展的业务有地产金融、股权投资两类,其他项目可根据战略部署在业务正式运作前成立。
2.风险管控需要。金融投资必需建立严格的风险防控体系,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要在实际操作中能与公司所开展业务的风控要求相
贴切。
3.市场营销需要。有些金融业务可能并不需要市场营销,但有些金融产品是需要面向市场进行推广的,比如资产证券化、P2P等,需要从市场上找到买家。从目前来看,市场营销的需求尚不明显。
北京文人雅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网 址:www.bjwenren.com
联 系 人:温编辑
电 话:010-8082 4600
手 机:138 1082 1231
Q Q:1528969349
投稿邮箱:bjwenrenya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