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解决了书籍整理难题,Yeah~
上次整理书柜,尝试了一下赠书的方式,
2018年,我的断舍离书单
后面陆陆续续还有朋友过来询问,
在这里说明一下,这批书已经被认领完啦~
作为一个中度买书爱好者,
书籍整理可以说是我困扰已久的问题。
几次书柜清理之后,
再加上最近发现的一个平台,
终于能解决我90%的书籍整理焦虑了。
大约是分为这几个步骤:
1.理清阅读与藏书的关系
2.制订一个基本数量
3.让书籍流动起来

01 阅读与藏书
首先要解决的是“阅读”与“拥有”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买回来读,
也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读纸质书,
更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保留多年。
阅读没有边界,
但家里能够容纳书籍的空间却是有限的。
之前我曾经尝试把阅读的需求做过一次分类
对于小说和文史类的书,我一般选择电子书;
对于工作和职业领域相关的,
除了非常经典的几本,以在线付费专栏为主;
对于生活与美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
可以买,但只保留会反复阅读的。
内心特别有共鸣和有特殊意义的,考虑作为藏书。
这样整理之后,
小说和文史类书籍保留的就非常少了,
工作相关的也只留了几本,
还有一些残旧书籍或不会再读的杂志,
书籍数量直接减少到了原来的一半。
02 制定一个基本数量
每个人的基本数量其实跟家里的藏书空间有关,
对我来说这个数量暂时定在大约100本。
如果藏书空间足够大,
也可以是200、300或更多。
但数量越多,书籍管理需要的精力就会越多。
以这个数量为限度,
经常浏览一下自己拥有的书,
如果有一些该去寻找新的主人,
就及时妥善处理,
这样才有空间容纳新的书籍进来。
书籍也跟衣服一样,
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与人沟通,
才不会寂寞。

03 让书籍流动起来
买书是个容易的决策,
要减少书籍的数量就难得多。
之前的二手书籍流通,
不管是公众号赠书还是闲鱼,
都会占用很多时间和精力,
直接放去废品回收的地方又觉得太心疼。
直到最近我找到了“多抓鱼”。
(PS:本文真的不是广告)
多抓鱼是一个二手书籍流通平台,
跟闲鱼C2C模式不同的是,
它是平台收书-统一清洁翻新-上架销售的形式。
我尝试了买书和卖书两种流程,
先说说卖书的体验。
如果有书想卖,公众号一键扫条码,
平台会给出1-5折之间的收购预估价格,
(我最高遇到过5折,也许有更高)
满8本或者总价40元就可以下单卖书了。
顺丰上门收取,快递费用由平台承担。
多抓鱼收到书并审核后,账户会收到实际书款。
(如果有污渍或破损的书,人工审核可能不通过)
我第一次出售给平台14本书,
预估价格170元左右,
有两本没有通过,实际收到书款160元。
预约顺丰上门收件时间可以精确到小时,
整体的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

再来是买书的体验,
多抓鱼上书的数量不能算太多(跟大平台比),
但优点是有豆瓣评分和标签的机制,
找到一本喜欢的书之后,
可以轻松找到其他相关的书。
如果想买的书暂时没有,可以预约提醒,
一旦有人出售这本书,就会收到平台提示。
书的价格多数是3-5折,
卖书的余额再拿来卖书的话,有8.8折优惠。
不从平台运营的角度去分析,
单纯从一个用户来说,
我还是蛮喜欢多抓鱼便捷省时的体验,
以及“无限循环商店”这个概念。
阅读完喜欢的书,再流通给喜欢的人,
对双方都是一件美好的事。
(在多抓鱼能看到书的上一任主人,或者谁拥有你想看的书)
之前跟朋友聊起,
好的设计应该让更多人用得起,
好的物品并不一定要拥有才能体验。
其实这也是优秀二手和租赁店存在的价值。
生活场景店也有类似的意义。
期待未来,
在更多平台和消费者的推动下,
这个概念能慢慢普及开来吧~

作者
Echo,生活美学爱好者,试图探求简单生活里的美
配图
ins:cowbooks_tokyo
拍摄于MUJI深业上城店
多抓鱼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书店的100个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