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小镇的主妇 | 此刻的生活

文/沙仑
……☆……
阿妮和她丈夫搬到这个小镇上快一年了。 小镇很安静也很干净,整个小镇的布局简单清爽。两条交叉呈十字形的街道把小镇中心分开了。这两条交叉的街道一条是南北走向,一条是东西走向,这是小镇最繁华的两条街道了,其他的延伸的小街道很少有人光顾。 阿妮和她丈夫就住在南北走向的那条街道的最南边的一栋公寓里。从他们所住的公寓出来,再往南边走,就没路了。南边的那些荒地暂且还没有被开发,不过,也快了。
阿妮和她丈夫是“毕婚族”。什么是“毕婚族”呢?就是大学一毕业就结婚。在晚婚晚育的大趋势下,他们这样一毕业就结婚的显得格外特别。前两年他们在S市的中心城区上班,与人合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阿妮在卧室的窗台上摆放两盆金边吊兰和两盆绿萝。每天晚上阿妮的丈夫下班回来,瞥到那些植物时,总不忘了嘟哝几句:“这些植物放在房间里,夜晚会跟我争夺氧气的。你干嘛不把它们放到客厅里呢?”阿妮说:“客厅里的杂物那么多,乱糟糟的,把植物放在那里,于心不忍啊。”到了夏季,晚上蚊子多了起来,即便按上了纱窗,房间里还是有蚊子。阿妮的丈夫说:“这些植物不仅夜晚跟我争夺氧气,还会招来很多蚊子。”阿妮假装着没听见,“哧哧”往自己身上喷花露水。
搬到这个小镇纯属偶然。一个周末阿妮和她丈夫坐地铁去郊区游玩,本来出行就没有目的,走到哪里算哪里。他们随便选了一个郊区地铁站,出地铁,瞎溜达,看到一班公车通往小镇,就坐上去,想一探究竟。公车到镇碑处停下来,他们下车,公车顺着公路开走了。他们走进小镇,道路两旁高大的香樟树遮天蔽日,水泥混合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的商店安安静静地隐藏在树木的后面。这个小镇在夏季显得格外清幽。阿妮和她丈夫牵着手,像新婚夫妇度蜜月那样,在小镇的街道上满心欢喜地溜达。末了,阿妮的丈夫说:“要不,我们搬到这里来住怎样?” “好是好,可是上班不是太远了么?”阿妮问。 “从这里坐地铁去上班,也就一个小时,还可以接受。若真不行,就辞职找离这里稍微近点的地方上班。”
阿妮的丈夫一直在原来那家公司上班,阿妮工作了几个月,后来生病,做了手术,就放弃了市区的工作。阿妮的丈夫说每天早晚摇摇晃晃的公车和人群涌动的地铁对她身体恢复不利。阿妮于是在小镇不远处的创新工业园区找了一份跟以前类似的文职工作,月薪比以前减少了。
………☆………
小镇远离尘嚣,这里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慢悠悠的。这跟中心城区的喧闹有着天壤之别。清晨,公园里的一些老年人在那里悠闲地打着太极拳,还有一些中年人绕着公园慢跑。大部分上班族们也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去周围的工业园区(创新工业园区)上班。少数上班族坐公车去地铁站,然后再乘地铁去S市中心城区上班。阿妮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人一般不会太着急的,即便是急,也急不来,公交车开得慢悠悠的,你还想快多少呢?这个小镇人不多,很多时候,你闯不闯红灯都没事,因为没什么车子来,即便是来车子,也开得慢悠悠的,你完全可以慢悠悠地走过去。
阿妮一进现在的公司,就和林青青成了好朋友。林青青家就住在小镇上,她父母早年在S市打工,攒了些钱就在这个小镇的老小区里买了套二手房。林青青大学毕业后,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林青青家所在的小区在小镇的东边。而他们上班的创新工业园区在小镇中心区域的北边。每天下班时,阿妮和林青青沿着公司外面的那条林荫道,迎着夕阳往小镇的主干道走去。林青青高挑纤细,走起路来慢悠悠,还有些摇晃,显得有点傲慢。事实上,林青青平时在公司里也有点傲慢,也许并非有意为之,只是个性使然。可能正是这么点傲慢,让阿妮对她佩服不已。林青青对阿妮很好,什么都愿意和她聊,买什么东西都会送她一些,就像小女生们互相赠送东西那样。
林青青惊讶阿妮怎么会那么早结婚,简直是不可思议。阿妮说,是啊,我现在也觉得莫名其妙呢。
说是这么说,阿妮大学期间一直盼望着快点毕业,快点结婚。那时她没有任何想法,关于职业的,关于人生理想的。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毕业了,他们就可以结婚了,然后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结婚时,阿妮脑子可是清清楚楚的。
阿妮和她丈夫一进大学就认识了。军训的时候,他们在食堂吃饭,他的迷彩帽子掉在地上,她捡起来给他。后来在食堂又遇见了,之后就理所当然地谈起了恋爱。恋爱的过程是幸福的,那会儿,他们都没什么钱,但是他总是不忘给她小惊喜。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散步,每次散步结束,他送她到宿舍楼底下。有时候,她准备走进宿舍楼,他叫住她,笑盈盈地说:“回来。”她又走过来。他则说:“快闭上眼睛。伸开手。”她就闭上眼睛,伸开手。一块硬硬的东西放在她手上。她睁开眼睛,哇,是一块德芙巧克力。他笑着说:“你喜欢吗?这一辈子,只送给你一个人德芙巧克力。”
他经常背她。有一次,她站在花坛的边上让他背。他就走过来,她猛地扑在他背上。他一下没站稳,两个人都倒在花坛里,门口的保安哈哈大笑,他们俩也笑起来。他出去打临工,赚了一笔钱,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就是希望她每天去上课不要那么赶。因为她每天早晨因为贪睡那么几分钟,去教室都是一路狂奔,累得气喘吁吁。
但是结婚之后,那些回忆的色彩变淡了很多,有时候都不能确定过去那些事情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凭空幻想的。
………☆………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小镇太安静了?安静的有些让人害怕。”林青青接着说,“然而,我却从未想过要离开这个小镇。怎么说呢,它给我某种安全感,我想,即便哪天我离开这里,还是会再回来的,我敢说。”
“有点儿。刚搬过来的时候,是很欣喜的,宁静安稳。不过,时间久了,就有些落寞。好像被遗忘在这里似的。还是希望生活中有些新鲜的东西。我想以后我可能会离开这里。”
下班之后,阿妮和林青青都不急着回家,走路慢吞吞的,然后再去小镇中心的咖啡馆里坐一坐,闲聊。阿妮知道林青青有个男朋友,被调到外地工作去了。他们两个人感情时好时坏,有时候在电话里吵得不可开交,有时候互相寄送礼物。
周天的傍晚,阿妮在公园里闲逛,看到林青青在大树底下站着拍照,她身旁还有个高个子的男生。阿妮跑过去,喊她。她本想说,“你男朋友回来看你了?”但是看到林青青暗示的眼神,瞬间就明白了,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随便说了几句,便借口有事离开了。这件事让阿妮心中有点小小的激动。原来每个人都有秘密。
第二天上班,阿妮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下班的时候,林青青先说起周天傍晚的事情来。阿妮在心里说,其实你没有义务要对我和盘托出啊。但林青青既然说起来,阿妮没有理由不听。林青青说,比较了一下,现在这个追我的男生和我比较谈得来。我都有点想和男朋友分手了。
“你还是再观察观察,别说得这么绝对。你和你男朋友可能是因为异地,出现沟通障碍,若是在一起,问题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多呢?” 在一起就没有问题吗?阿妮在心里反问了一下自己。
………☆………
阿妮平日下班回家,通常是把蔬菜准备好,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清洗,把地打扫一遍,做完这些,她就开始看书,写日记。直到她丈夫打电话告诉她,已经在地铁站等回来的公车时,她就开始炒菜,做饭。她丈夫回到家,他们开饭,吃完饭,各自忙各自的,几乎不说话。
近些日子,阿妮一回家就打开电脑,忙着整理一篇毕业论文,家务都放在一边。这篇毕业论文是一个她未见过面的男人的。有一天一个人加她微信,她鬼使神差地同意了。后来时不时聊几句可有可无的话。她见过那个男人的照片,看起来还不错,算是英俊明朗的人。那个男人说他在读在职硕士,论文写完了,需要修改和调整格式,但是他工作繁忙,不会处理,能不能麻烦她帮忙看一下。她一口答应了。从此每天都在看这篇论文,修改文章中的一些用词,调整语序和段落。这是一篇关于香料生产和销售的研究论文,写得比较浅显,即便对外行人来说都算不得难懂。
吃过晚饭,她丈夫见她忙碌着,就拿起喷水壶浇吊兰和绿萝,嗔怪地说:“看你最近忙的,连你的吊兰和绿萝都懒得浇了。小兰啊,小萝啊,你们好可怜哦,你们的主人不要你们了……”阿妮离开电脑,跑过来,看吊兰和绿萝。吊兰的叶子似乎不像以前那么绿了,有点淡淡的黄色。阿妮想起他们搬家的那天,一辆面包车拉着他们的行李,她抱着两盆吊兰,她丈夫抱着两盆绿萝,他们相视而笑,仿佛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自己。
阿妮回到电脑前继续修改论文。这篇论文的主人发来信息:“我们公司过几天组织员工去法国考察,你要不要让我帮你带点什么?”法国?阿妮从未出过国,虽然办了护照,至今依然是一片空白,她似乎还没有想过要出国。阿妮简单回复:“暂且还没想到。”阿妮知道这个男人也住在这个小镇上,每天开车去城区上班。至于这个男人的年龄,可能比自己要大一些,有没有结婚,没有问,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个男人有一天给她发信息说:“我今天看到你了,你站在面包店门口,小巧可爱,穿着黑色连衣裙,披散着头发。”这条信息让她激动又惶恐。她害怕自己邋遢的样子被人看见,因为上班地点在小镇上,她很多时候穿着就比较随意。自从那天收到那个男人的短信之后,她每天出门前都会思考着穿哪件衣服合式得体。那个男人提出见面,阿妮却委婉地拒绝了,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事后,阿妮想,那次若是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
周末又到了,阿妮的丈夫一如既往地宅在家里,在电脑前鼓捣着他的程序。自从搬到这里来,他就很少陪她散步了。因为平日里下班很晚,周末又要抓紧时间学习充电,没有时间出去闲逛。
周六上午,阿妮的丈夫坐在电脑前学习,像往常那样如痴如醉。她收拾屋子,把那些脏衣服拿去洗。她把内衣都洗干净晾在外面的阳台上。剩下的厚棉袄她不想洗了,家里的洗衣机坏了,维修人员还没有来。她决定把这些衣服拿到外面的洗衣房去洗。收拾起来,整整两大桶。阿妮的丈夫站起来,穿上外套,对她说:“你等会儿,我跟你一起去吧。”这让阿妮感到很意外。
洗衣房就在那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的最西边,过一座桥,就到了。那边已经属于小镇的边缘地区了,房子低矮,路面凹凸不平,灰尘也很大。但是热闹不减镇中心,土路两旁都有摆摊子的,卖花生糖的,卖床单的,卖水果的,卖早餐的……应有尽有。他拎着两只桶,两眼不断地扫视周围的小摊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对她嘀咕道:“这里可真像我们老家,每逢赶集的时候,就这样……”
阿妮把衣服全部塞进去一个洗衣机的桶里,发现没有带洗衣粉,就把钱包递给她丈夫,说:“快,快去对面的小店里买一包洗衣粉来!记得让老板把洗衣粉袋子剪开。”他接过钱包,飞快地跑了。没过两分钟,他回来了。他边走边用手撕袋口。阿妮说:“不是跟你说了,让老板剪开袋子么?”他说:“我没让,能撕开的。”他用力撕了几次,没有撕开。阿妮急促地说:“快去老板那里,让他把袋子剪开,真傻!”他又飞快地跑出去了。没过一会儿回来了。她把洗衣粉均匀地洒在衣服上,然后把六只硬币投进机器里,洗衣机里就开始抽水了,哗啦啦的。她盖上洗衣机的盖子。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的动作,跟看外星人一样。
阿妮说:“还要过好长时间呢,我们先去这周围逛逛吧!”
天气不太好,阴沉沉的,道路两旁有卖床单的,卖菜的,卖水果的,还有卖花生糖的。这里跟小镇中心的氛围有很大差别,很接地气。一个炒面摊子旁边围了一群人,摊主是一对夫妻。女人戴着口罩,看不清楚脸,手拿着锅铲子,动作非常娴熟,先打鸡蛋,然后放几片菜叶子,再把湿面条扔进锅里,翻炒几下,锅里都冒火了,再用小勺子挑一些盐,味精、辣椒酱等调味品,面就可以起锅了。阿妮要了一份,和她丈夫坐在小摊不远处的小桌前等了差不多一刻钟,老板把面条端上来。阿妮突然问了一句:“家里水壶的插头拔了没有?”
阿妮的丈夫愣住了:“不知道啊,你拔了没有?你早晨不是烧水了吗?”
“不记得了呀。”
阿妮的丈夫因着急和愤怒,眼睛都快变成三角形了。他说:“快把钥匙给我。要是没有拔插头,水烧干了,屋子里面会起火的!”
阿妮的丈夫飞快地跑了。她也没有心情吃面条了。她实在不记得到底有没有拔电水壶的插头。
她走进洗衣房,看衣服还在洗衣机里转动。终于洗衣机停止转动,她把衣服装进两只桶里,拎着两只桶,飞快地走出洗衣房。外面下雨了,蒙蒙细雨,打在头发上,脸上。她一边走一边观察路两旁,看有没有他的影子。若是家里没有出事,他肯定会返回来接她的,这段路不长,她肯定能在路上碰到他。阿妮顾不得胳膊酸痛,快步往前走。一路上,都没有看到她丈夫的身影。天下着雨,路上行人也不多。按理说,她不可能错过他的。一个念头冒出来:他出事了,可能是家里着火了,要不然就是他触电了!
阿妮不由得加快脚步,终于走到十字路口,向南边拐了。家里若是着火了,这里应该有很多警车,可是这条街道很平静,没有看到消防车。难道是触电了?终于走到小区门口,阿妮喊:“涛,你在家吗?”但是没有任何回应。她走到楼梯口,又喊了一声:“涛!涛!”还是没有回应。她急了,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屋子门口,拼命地拍门,仍然没有声音。她一边喊一边拍门:“涛,涛,你怎么了?你快开门啊。”因为天下雨,风也呼呼地刮着。她似乎听到屋子里面有痛苦的呻吟的声音。阿妮很确定,她丈夫肯定是出事了。若是失去他,那怎么办?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失去他。她失去了理智,歇斯底里地拍门,大声喊叫,但是都无济于事。
阿妮飞快她冲下楼梯,跑到保安那里,喊叫着说:“出事了,出事了,我不知道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保安带着好几个壮汉跟着她上楼了。她哭哭啼啼地说不清楚。楼上的住户都纷纷下楼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个热心的阿婆操着一口S市方言安慰她,大概的意思是,叫她别着急,有什么事情找警察。 几个壮汉问:要不要把门踹开。她点点头,因为她急于想知道,他到底怎么了。她害怕他死去。她脑中甚至都闪现出他触电的情景。但是若是能有一线生机,她是不会放过的。只要打开门,一切都知晓了。一个壮汉一脚把门踹开。她像一阵旋风似的,冲进厨房。厨房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其他人也跟着进来,都大眼瞪小眼。那个热心的阿婆问:“你老公不在家啊?”
保安也说:“你老公会去哪儿呢?这是怎么回事?”
阿妮一直在哭。其他人都退去了。没过一会儿,保安带着警察过来了。警察询问情况,做了一些笔录。
阿妮的丈夫终于回来了,面带不悦:“你怎么自己跑回来了?我去洗衣房找你,你不在那里。”
他看看房门:“咦,门怎么坏了?”
阿妮说:“门是大伙儿踹开的,警察也来了。”
“警察怎么来了?大伙儿为什么踹门?”
“因为……”她说不出口。
“你闯祸了!门被踹开了,影响多不好,房东知道了,会不开心的。”他说。
“闯祸就闯祸吧。”阿妮上前抱住她丈夫的腰,心仿佛平稳的着陆了。
………☆………
阿妮是个有始有终的人。她终于把论文修改好了,发给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大约过了半个月,那个男人给阿妮发信息:“我回来了,给你买了一些小礼物,要不我抽个空送给你?”阿妮回复:“不用客气。真的不用了。”
林青青的男朋友回来了,邀请阿妮和她丈夫一起吃饭。这是阿妮第一次见到林青青的男朋友,他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男生,阳光,温和。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很开心。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生活呢,没人能说得清楚。阿妮只知道,此刻的生活还不至于很糟糕。

以前写的文章,改了一番,发出来了。这篇同属于“小镇主妇系列”
之前有一篇《天堂小镇的主妇》
https://www.douban.com/note/624245414/
欢迎阅读和交流讨论。
沙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罪与罚》里爱看热闹的俄国人 (7人喜欢)
- 发财树和生活里的“玄学意识”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