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享 三月读书报告
“一年100本书”计划进行到三月。今年开始进度有些落后,现在慢慢开始把阅读量捡起来。本月书籍还是关于文学、儿童教养、投资理财三个方面。下面听我来叨叨吧

1《财务自由之路》
财务自由之路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09488/
这是我的投资理财小分队的三月阅读书目。
关于这个群,我想介绍一下。今年年初的时候,开始对“财富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想开始认真学习关于财商的内容,于是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跟朋友们一起学习。我们每月会投票定一本书,大家共读,并在月度沙龙聚会时分享。
这本书的作者是博多.舍费尔,他的《小狗钱钱》广为人知。《小狗钱钱》是一本给小朋友看的初级财商书,但实际上,对国人来讲,就算是成人看,也一定是受益匪浅,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
中国的财商教育太匮乏了,我们的学校不会教我们,我们的爸妈可能自己都不懂。如果我们没有自主意识去了解和学习,我们何从得知?
《小狗钱钱》用寓言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基本的财商思维,那这本《财务自由之路》就更理性和系统,把关于金钱和思维的种种,一点点分析出来。书中有很多小评估,实际拿出笔来做一做,可以很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财商思维水平。
2《女孩们》
小说讲了一个青春期女孩,如何在看似正常的世界里,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离经叛道,充满爱慕,悸动,邪教,沦落,毒品,杀戮,却被她有意无意地隐藏,以至于她的妈妈并不知道她在经历着什么。
这是青春期特有的一段心路。那么特别敏感,那么谨小慎微,却稍不注意,就发生偏离。每一个读者,似乎都能看到自己的过往,那些纤细、脆弱的想法。而我作为一个妈妈,却又感觉诚惶诚恐。我的女儿,她的青春期,将会是什么场景?我甚至开始担心,开始反思自己,有没有在孩子小的时间,就是现在,和她建立链接,细心陪伴,和她心灵相通,不至于让她在那段时间感到孤独,从而走上难以挽回的邪路。
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力量吧,让我们感知,让我们反思。
3《教养的迷失》
我喜欢朱迪斯•哈里斯 。因为她大胆的研究结论。
她是一个独立研究者,她写的结论,只与她的研究有关,与她的疑惑有关。没有任何机构和商业赞助,因为她想发声,说出自己的疑问。
这也是我的疑问,我欣赏她大声地说出来了。
从有了孩子以后,我开始不断的学习,我想知道孩子的成长,我是不是可以掌控,并引向“正确”的方向(其实可能是我想要的方向)。我学习正面管教时,我非常喜欢,感觉自己有了工具可以对付这个小家伙了,哈哈。孩子都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再也不迷茫和手足无措了,我自信满满。
但是哈里斯说,孩子长成的样子,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基因决定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结论,多让我们失望,也多让我们释怀!
是啊,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父母作用的结果,那父母得顶着多大的压力?孩子之过,我之过!孩子成功,我的功劳!
多么自大!多么不合情理!
也许看看这本书,我们做父母,可以少些执着。
4《远山淡影》
最近迷上日本文学,也包括电影。看了很多。
喜欢日本的那种风格,对人性的通达和淡然。一个民族,经历足够多,自然会在精神层面更多的探索。这是我对日本作品的感觉。他们更真实,更平和,更纯粹。不对物质过多执着,对生命更有超然的态度,对自我有更多的剖析。
我很喜欢作品的故事呈现方式,通过现实与过往的交叉叙述,让我们在回忆中不断穿梭,配合着想象,去揣度主人公现在复杂的心情。
故事讲的是一个移居英国的日本寡妇对故土、故人的回忆,讲述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带来的阴影与心魔,最终以母女成功移民,而以女儿自尽作为悲情结局。
作品风格颇似国画,浓重,模糊,意蕴深长。看完,似乎心里,也隐隐有了一副‘远山淡影’。
5《一个人的好天气》
继续日本作品。
一个小女孩的生活。在我看来,不是故事,只是简单的生活的陈述。
仿佛跟着她,过着一天又一天。日子就是这样平淡无奇。没有drama,没有狗血。生活在其中的人,早已深谙人生的真实。
生命哪有什么特别的含意,不过是把微不足道的一生,过成自己该有的样子。
6《人性的枷锁》
毛姆的书,看过好几本了,都特别喜欢。
他擅长写庞大的历史图景,写人物破折的一生,描绘主人公内心真实而细微的想法,甚至是黑暗的。
这本书是自传性质的,毛姆口吃,主人公瘸腿;毛姆从小失去父母,主人公也是丧父丧母寄居伯父家。他如何从一个有温柔母亲怀抱的小孩,变成一个性情古怪,情路坎坷,事业曲折的人,书里,慢慢给你答案。
我惊讶于菲利普(主人公)对深爱女人的无法自拔,但是你却不忍心责备他。书名不就叫人性的枷锁吗?这就是人性。爱的人对自己的折磨,心里深知而痛苦不堪,却又无法逃避。心里是厌恶的,又是惊恐的。人,有时会被自己的内心吓到。
当你不爱一个人时,她的缺点又出奇的明显,在放大镜下,没有美感。这时,更会惊异于之前狂烈的爱慕,几近可笑。“他记起自己曾经疯狂地爱着她,却不知为何现在对她毫无感觉”。毛姆的描述,绝了。
曾几何时,我也苦苦追寻人生的意义。
直到现在发觉,人生并没有什么终极意义。如何过一生,尽情描绘罢了。
7《布鲁克林有棵树》
又是个小女孩的故事,她长在布鲁克林,贫民家庭。贫困到也许没有饭吃。母亲美丽,却是个清洁工;父亲是个歌者,却常常没有工作,最后酗酒而死。
她身边有形形色色的人,她观察他们,分析他们,她决定哪些是好的,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她决定自己的行为。
困难没有把她们一家打倒,她就像布鲁克林的一棵树,扎根,生长。
8《解读基金》
回归我的投资书籍。
如果在基金的投资和选择上,谁更有发言权?专家?经济学家?
这是一本老基民的实战经验,及几十年投资的心路。里面有他的犯错,他的反思。他的不懂和困惑,他也直言不讳。
作为初阶的学习者,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入门书,陪伴者。
好了,叨叨完我三月的书目了。排序完全是按照我的读书顺序来的,没有重要、喜好、先后。读过的书,的确有不同的感受,有好有坏,有异常喜欢有感觉劣质,但我都接纳。
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日常,我都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