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从2017到2018,从广州到深圳


17年底和18年初跑了两趟深圳看展,眼看18年都要过去三分之一,也该整理下照片。
也想写些不明觉厉的东西装逼,可是写不来。 (想了很久只想起一个“在场”,然后搜索关键字“艺术 在场”,弹出来胡塞尔现象学,很绝望,关了)
硬要说收获的话,粗暴地罗列如下: ①学会了自己坐高铁(以及如何应对错过高铁) ②意识到2天赶3个展是不太可能的
下面是一些记录
①
雕塑四十年 FORTY YEARS OF SCULPTURE
雕塑四十年
Address: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曾健勇 《请叫我晨曦中的天使》(局部)/2016 40x32x190CM 聚氨酯、纸浆、松木 、水墨上色


▲胡庆雁《柴火》/ 2012 200x200x200CM 樟木

▲李洪波《教具系列-双面人》/ 2015-2016 50x45x30CM 纸、胶


▲洛鹏《马拉之手》/ 2014 600X600CM 综合材料

▲宋建树《起源系列2-风》/ 2016 60x41x45CM 黄铜


▲谭英杰《扩张的界限》/ 2016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陆垒《佯装自大狂》(局部)/ 2015 尺寸可变综合材料

▲向京 《三位一体》 / 2011 154x154x175cm 40x36x130cm玻璃钢着色


▲张嵩焘《异隅》(局部)/ 2014 4平方米或可变 铜、铁、锡

▲于洋《偶置》(局部)/ 2016 180x40x12CM 130X 130X5CM 120X12010CM 120X120 10CM 木与铁

▲张沐辰 《船 · 桨》(局部)/ 2016 尺寸可变 木材、 电机、 桨

▲郅敏 《天际》(局部)/ 2016-2017 尺寸可变 陶瓷

▲王立伟《或说无我或说空》之四(局部)/ 2013 121x115x45CM 牛皮、树脂


▲王钟《却月》/ 2011-2014 1120x340x90CM 木、瓷

▲谭勋《十一月》(局部)/ 2017 240x220CM彩钢板


▲张开化《时间旅者》(局部)/ 2017 160x70x230CM木、金属

▲王朝勇《漫步》(局部)/ 2016 高5M、长宽可变废旧枕木
②
雕塑四十年 FORTY YEARS OF SCULPTURE
田世信个案研究
Address: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③
现在的未来不是将来 THE IMAGINED FUTURE IS NOT THE FUTURE
Address: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秦铃森《不要告诉我我错了-Don't Tell Me I'm Wrong》/ 2017 100x80CM 布面油画




▲秦铃森《永劫回归-Infinity》(局部)/ 2016 200x100x100CM 装置



▲Bart Hess,Caged / 2013 Video



▲苏五口 抄袭系列,The Fake Collection


▲苏五口+上官喆 不合作系列,Non-Cooperation Collection


▲秦铃森《别怕,Don't Worry》 尺寸可变 装置

▲Lava北京,《2018新日历》(局部)
④
城市共生 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CITIES GROW IN DIFFERENCE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Address: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展区










只拍了这些
能看到这里的话
希望你会觉得这些展览还挺有意思
豆瓣日记排版真的垃圾
点击链接获取更好的阅读体验↓
http://mp.weixin.qq.com/s/SO3Qt8YpTSJK3fOnmnyM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