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约炮的音乐节还会有人看吗?
2015年的时候,我记得有一个音乐节我是特别想要去看的,但是因为工作的事情没有去看成,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有一个网站可以专门去做音乐节的视频该有多好,直到2018年我才发现在2015年的时候有一个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并且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这个人就是李宏杰。
李宏杰是著名的音乐节策划人,“张北草原音乐节”、“看得见的爵士音乐节”、“妈妈爸爸生活节”都是由李宏杰一手操办的。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李宏杰在2015年创办了音乐节直播平台“野马现场”。野马现场的新浪微博简介是这样写的:致力于为乐迷们提供内容最优质、视角最丰富的国内外音乐现场直播,创造“无处不现场”的音乐生活方式(野马现场新浪微博粉丝数不超过5000)。
野马现场诞生于2015年,其实2015年可以说是直播元年,直播开始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游戏直播火、体育直播火、娱乐直播火、就连吃饭直播也火得莫名其妙,但音乐直播却没有活起来。就国内目前的现状来说,在互联网免费模式中浸润多年的用户,在付费方面似乎没有太大的意愿,尤其是在音乐领域。

今天我打算分析以下野马现场这款音乐节直播APP,从产品定位到商业模式对这款app进行一乐粗略的分析:
野马现场是什么?
野马现场是一款对音乐节进行直播的APP,在APP中会对国内音乐节的日期进行预告,如果你想看哪个音乐节但是无法去现场,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观看。其实就和直播足球比赛是一个道理,但是你在网上看足球比赛是不需要花钱的,而观看音乐节直播需要花上几块钱去购买网上观看直播的门票。
野马现场一直在宣传他们拥有一个专业拍摄团队,团队内的拍摄制作人员都拥有深厚的音乐底蕴,为用户呈现的是多机位、多角度的音乐现场拍摄,可以在直播当中凸显出音乐的魅力。这个团队哪里有音乐节就去哪里拍,拍的这些音乐节视频就是野马现场的内容。这个类似于体育竞技类的专业团队直播,是和当下的快手、映客、花椒等的素人直播有着明显区别。但因为专业的拍摄也造成了高昂的成本,一场音乐节下来,器材租赁、舞台灯光等布置需要花上百万人民币,与收入产生鲜明的反差。
野马现场的内容就是音乐节,音乐节主要由民谣和摇滚构成。民谣和摇滚就已经是小众的了,而音乐节就是小众里面更小众的一撮人才会去关注的了。在音乐节里面算大牌的宋冬野、李志、指南针等,在大众中又会有几个人认识。但是创始人是有自己的自信的,他认为“民谣当年是小众,现在也很大众了,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音乐有追求,我们要满足的就是这部分人群。”
野马现场的盈利模式其实还并不清晰,一直处于一个烧钱的状态,貌似这个公司已经快黄了。盈利主要靠预付费的模式,用好内容来收费。其实在今天,付费获得更好的内容,已经逐步被用户所接受,从我们看到的爱奇艺会员突破两千万,到罗辑思维的内容付费,到喜马拉雅中马东的内容付费,乃至在优秀的微信群分享都需要付费。但是为音乐节现场付费还只是少数人群,不足以支撑一个企业的生存。
在我看来,“野马现场”就目前来看,就是一款烧钱去做小众产品,并缺乏盈利模式的APP。

野马现场是否应该存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式各样的APP层出不穷,但能一直存活下去的可谓寥寥无几,野马现场在现在的这种处境应该何去何从,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我认为是应该存在的。我在2015年时候就想通过直播的形式去看音乐节,我相信我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都有着这样的需求,而有需求便有存在的理由。野马现场要做的就是在盈利的前提下要把我们这一类人的的需求解决。
在这里我提几点设想:
第一:从直播的角度来看,之所以斗鱼、花椒、映客等火爆,在于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可以直播去做属于自己的内容,但是野马现场是封闭的,只是团队在做直播,交流都是有限的。创始人李宏杰说“我希望更多独立音乐人来野马直播,所以我们不会像游戏直播之类的平台,弄些乱七八糟的内容,我们靠音乐,对音乐家的尊重吸引有音乐品味的粉丝,不会为了流量去牺牲我们的专业性。”但专业与乱七八糟的互动并不是站在对立面的。所以就要做到专业与流量之间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如何把控还是需要市场来验证。
我们前期可以像足球、篮球这类体育竞技比赛一样进行免费直播,开通打赏功能,野马现场作为平台进行抽成。音乐人在现场表演之后可以通过APP与观众进行互动。甚至可以直接打造一个网络音乐节,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乐手们在平台上进行表演,并通过野马现场进行直播。所有注册用户可以发自己的音乐创作短视频,或者看到街头表演的艺人可以上传视频等,打造出一批关于音乐的网络“红人”,从而带动流量。
第二:打造音乐社群,野马现场的主题是直播,但直播并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内容,主要的方向应该放在用户体验上,让所有用户都参与其中,打造一个音乐社群,让喜爱音乐的注册用户可以相互交流。就像豆瓣一样,只要我们要读书看电影的时候首先就会要到豆瓣查一下,野马现场的定位就是一个小而美的APP,必须做到只要想关注民谣、摇滚信息的时候就想到野马现场。可以做一些野马排行榜,TOP100民谣专辑,TOP250摇滚歌曲之类。总之要去填充内容,内容是多方面的不做展开,不然没有人会天天去登录这样一个偶尔有音乐节直播的APP,没有日活量,去哪里拉广告。
第三,商业模式多样化。只依靠直播赚钱肯定是不靠谱的。首先就是广告,广告收入肯定是能拉到的,不仅要培养专业的拍摄团队,同样要有优秀的销售团队。同时直播不能只是停留在APP上,与腾讯、优酷、爱奇艺进行合作,同时和地方电视台进行接触是否可以在电视上进行同步直播,把音乐节这个内容卖出去,在卖出去的同时也是一种宣传,增加流量。最后就是依靠粉丝的力量了,靠粉丝来支持音乐人。众筹也是一个方法,比如赵雷要在2018年演出,哪个城市众筹的钱多,就先去哪个城市。比如说粉丝同音乐人同吃同住的旅行等。可以和各种企业进行合作。只有想不想,没有赚不了的钱。反正站着就把钱赚了在前期真是不容易。
第四,持续培养拍摄团队。
第五,宣传。
先写到这里。以上只是一个粗略的记录。
记者:你们作为垂直门类的直播平台,和映客APP这样的综合娱乐直播平台竞争有什么优势?
李宏杰:你看映客平台上有一个“音乐”功能,音乐对直播来说绝对是杀手锏一样的功能。因为如果光靠人在那里嘚吧嘚说段子,观众很容易就会审美疲劳。但音乐不一样,它会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交流媒介,用户就没那么烦了。现在各大直播平台都很看重音乐,当然映客是大平台,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它背后的团队也是做音乐出身的多米音乐团队,本身和多米音乐应该也是共享一些曲库和资源的。
对于我们这样的直播平台来说,我们一定是精准,实际上在综合性平台上,音乐人没什么存在感,也不会被Care,但是在我们这里,我们重视他们,会有未来的宋冬野、马頔,他们拼的是才华、不拼颜值。民谣当年是小众,现在也很大众了,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音乐有追求,我们要满足的就是这部分人群。
-
摊冻先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05 23: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