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了解的清明风俗
查看话题 >清明|《红楼梦》里史湘云醉眠芍药裀的故事,其实源于这首描写清明的美丽唐诗
最近让人难过的新闻太多了,我来试着讲点轻松的事吧。
相信读过红楼的人,都对这个如梦如幻的场景记忆犹新,因为这段文字读起来实在让人唇齿生香,也让人与文中的众人一样,“又是爱,又是笑”:
听了丫鬟的禀报,众姐妹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道:“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这个场景,其实早有其文学母本,即唐朝陆龟蒙的《春思·其二》: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旆当风悬。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
不同于既富丽又雅致的人造园林大观园,陆龟蒙描述的场景,发生在春水碧于天的江南。
“江南酒熟”四个字,轻松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春酒新熟的画面,让人懒洋洋地发生春思:有春日的美景,有春日的美酒,人生还要求什么呢?这里的清明不是杜牧笔下雨纷纷、欲断魂的清明,没有携带着祭祖、扫墓,悼念故人的文化内涵,而单纯只是一个时令的标志,标志着一个清丽春日中的江南。
“高高绿旆当风悬”中的绿旆是酒旗:唐代的酒楼多挂有酒旗,因而酒楼亦称“旗亭”。绿色的小酒旗当风而悬,这风必然不是“八月秋高风怒号”的“风”,而是“春风酒味胜馀时”、“千万春风好抬举”的“风”,软软的,似能拨动人心底最幽微的那一根情弦。
在这一片江南春色中,有个闲适无事的少年,醉倒在落花之中,面上落满了花朵。
除了陆龟蒙笔下的人是个男性之外,这是不是很像湘云醉倒芍药裀的场景?
“裀”通“茵”,是坐垫、褥子的意思。“芍药裀”,就是以芍药花作为垫子。
“花裀”这个意象也始于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学士许慎选,放旷不拘小节,多与亲友结宴于花圃中,未尝具帷幄,设坐具,使童仆辈聚落花铺于坐下。慎选曰:‘吾自有花裀,何消坐具?’”大意就是,他不准备帷帐和坐榻,而是让仆人收集落花,作为座席,认为有了花裀,就不需要坐榻了。
而关于落花聚积的场景,写得好的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是描写跟随岐王,经过杨氏别业的富丽景象:众人兴致渐少,时间长了,周遭鸣叫的鸟儿都换了一批(原谅我粗俗的翻译),坐得久了,身畔的落花越积越多。
这诗于不经意间描述出富贵王孙们的闲适之趣,比“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这种简单粗暴地夸说富贵的诗句更为清雅,正如《岁寒堂诗话》所说:“如‘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之句,虽不夸服食器用,而真是富贵人口中语,非仅‘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之比也。”
一点题外话:此诗中,陆龟蒙所写的是男子而非女子,不像红楼致力于描写湘云作为女儿家的真纯与美好,陆当然也不如曹公雪芹的性别意识觉醒之深之切,这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以外的话题了,而且陆龟蒙是唐人,早于曹公近千年,我们亦不好俯瞰历史,作过多的苛责。
无论是这诗,还是曹公笔下湘云醉眠的景象,都像是我们人生中偶尔会有的一两个美丽片段。即使生活多艰多厄,即使这个清明是一个让人因各种高校性侵新闻而无限压抑的清明,我们是否仍该伸出手去,迎着清明的春风,拾几片正怡然坠下的落花呢?
公众号:空花记
-
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01 09:00:47
-
甜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9 14:33:28
-
乌有非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2 01:05:1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1 21:49:02
-
杉山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5 21:21:33
-
悠悠fay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5 16:26:01
-
小胖三M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4 11:55:39
-
陆子游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1 19:18:34
-
Dais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4 13:07:35
-
babyfax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8 11:57:21
-
安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7 23:47:5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7 17:53:06
-
小兔子啵啵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7 12:30:5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6 22:21:58
-
Mr.Z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6 22:04:57
-
李 法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6 2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