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言论要谨慎
网络言论要谨慎,这不仅是为了用语文明,也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免于陷入不必要的纷争骂战中及坏了自己的心情。很多人发贴评论单纯为了吐槽与求共呜,但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言论风格是否过于尖锐,会无意中伤到人却不自知。我根据过往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容易引起矛盾的说话风格,其中一些自己也有犯过。
1. 地图炮式言论,攻击范围广
这是最容易惹众怒的一种,吐槽对象不明确,特征过于广泛,就例如说“河南人都怎么样”,“女人都怎么样”等。不久前看过一张贴,说的是讨厌自己的一个矮胖男同事,之后这张贴遭到很多人指责,注意力并不是这个男同事人品怎么样,而一至指向这个贴主的人品。贴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的内容有什么毛病,她说的那名男同事有相当讨人嫌的地方,吐槽应该合情合理,可她偏偏强调了这个男同事“矮胖”的特征,然后关联起这位男同事的其它恶习。“矮胖”又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特征,它并不应该代表人品的好坏。因为恶习而讨厌很多人都能接受,但因为“矮胖”而讨厌,这就属于偏见与岐视,连一些高个子也不能接受,正是因为“矮胖”是一个广目标。吐槽没有问题,只要不是扯到看你贴的任何人
2. 马后炮,没有建设性
女孩晚上在路上遭遇性侵,却被指责她穿着太暴露,我想受害者听到后连杀人的冲动都有。不讨论这件事谁的问题,但别人的灾难已发生了,任何的指责都只是风凉话。说风凉话很爽对吧,因为说风凉话者在道德的至高点,气势凶凶地去教育那些不听劝的受害者,好像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似的。这简直就是有意跟人家过不去,遭到强烈反击也是情理之中。不良遭遇的贴求的是同情与帮助,该少风凉话,多为对方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3. 过于武断与绝对
不久前就见到有一贴是关于面试过程的,有人就认为这个面试过程不规范,说这么不规范的只能是小公司,并且认为这样的公司不长久,谁知贴主回贴称这公司是世界500强,这算是我见过武断的例子中最搞笑的了。出现最多武断言论的话题往往是关于该不该跟男友分手,贴主就列举了一些男友的缺点,底下一大堆回贴说这是渣男该分手。基本上回贴的人如果是男的,除了自己以外的男人都渣男,如果是女的,除了自己男友以外的也都渣男。
据处理群殴警员的统计,第一个动手的人往往最容易死,真的吗?那是因为被打死的人都会被指认是先动手的人,死无对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