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行之苍山学生街
“学生街那边好吃的特别多噢!”同事的一句无心的话入了我的耳。
从森林公园下来之后时间还早,我计划着去学生街high吃。可是怎么去是一个问题。森林公园在晋安区,学生街在仓山区,两地相隔十几公里。我正苦闷于路线的规划,百度帮了我大忙。我按照百度显示的建议确定了我的坐车路线。从森林公园上车,乘坐54路公交到福州十八中下车,然后步行350米到达善化坊口,再搭乘75路公交到农林大学下车,步行460米就到达目的地学生街。当我到达百度给定的目的地,我才发现我错了。我到的学生街根本不是我要去的学生街。于是我向路过的行人询问到苍山学生街的路线。路线倒是问到了,可是此时太阳已经西斜,一看时间,时针已经指向了五点。我犹豫着要不要前往苍山学生街,或者就在这条算不上学生街的地方随便吃点?不行,吃货的本质此时显露出了威力,我还是决定前往苍山学生街。
我们坐错了公交耽误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等到苍山学生街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四十五分。夜幕渐渐降临,学生街里人声鼎沸,食物的香气不断飘散开来。此时的我兴奋至极,这趟美食之旅是奖励,奖励自己登山路程的艰辛;是补偿,补偿自己耽误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一入学生街的路口,我就看见了烤肠。我第一次见这种烤肠。操作台上摆放着一个大红色的小桶,桶里面装着烤肠的原料,红桶旁边是烤肠专用模型。一问店家才知道,这是自制原料的类烤肠。店家从红桶里面舀一小勺原料淋在模型上,原料和模型的表面齐平,一分钟之后插入一根竹签让原料翻面。烤肠的表面已初露形状,过一分钟再翻一次面,烤肠的形状就形成了。就这样不停的翻面直到烤肠成熟为止。成熟后的烤肠刷上各种调料,就形成了各种风味的烤肠。这种自制烤肠由于没有肠衣,吃起来没有脆脆的口感,反而是一种香浓的软糯,对于它能保持肠型而不坍塌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我们吃着烤肠继续往学生街深处走去。我们一边吃着,一边观望着周边的各种小吃。有卖寿司的年轻姑娘,有卖串串的帅小伙,还有卖章鱼小丸子的情侣。我们一路看着,一路吃着,一路走着。
手里的烤肠吃尽,我们开始寻找新的美食。右手边有一家甜品店,外面的冰柜上贴着“酸奶捞”三个字。酸奶捞是什么呢?喜欢吃酸奶的我当然要去一探究竟。噢,原来就是各种水果混合在一起,然后淋上不同口味的酸奶。这款甜品在夏天应该很吃香,冰冰凉凉的口感加上各种口味的水果,我把它当做是夏天的礼物!这个看起来还不错,于是我挑了满满的一大碗。

吃完酸奶捞之后,肚子顶了出来,打嗝声此起彼伏。我真恨,我为什么没有长一个更大的胃呢?肚子已经饱了起来,看见好吃的东西也只能是望而却步了。有一家店让我停住了脚步。“闫阿姨烤冷面”店面不大,就在学生街的左侧,招牌也很小,走过的时候不注意看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店虽小,前面围着的人却很多。烤冷面是朝鲜族美食,自从毕业之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烤冷面。我点了一份原味烤冷面,烤冷面的劲道和口感跟我从前吃过的没有什么差别,还是那么好吃!我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在福州再次吃到烤冷面,我感谢这家小店让我尝到学生时期的味道。

逛完学生街已经是晚上七点十分,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满是美食的地方。走在学生街的路上有一种重回校园的感觉。大学旁边的土坡现在还在吗?山下那位卖水果的大伯还会给我抹零吗?隔壁煎饼果子铺子的生意还是那么好吗?十字路口处的烤地瓜还是那么香甜吗?毕业已经两年了,校园里的回忆依旧没有远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校园,重温久远的学生梦!
——2018.4.7
写于福州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