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我和弟弟去外婆家,我们姐弟俩也特别喜欢去那里玩儿。 外婆家住在乡下,村子挺大,但是我那时候觉得他们全村的人都好像相互认识,这让我觉得很神奇、很开心。外婆家开了一间小卖铺,卖一些小零食、烟酒、饮料、日用杂货等,品类不全,数量还少;另外还卖猪肉、压面。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手机,固定电话也不是家家都有,在乡下就更是稀罕物了。外婆家的小卖铺里就有一台座机,这可是村里人与家人、亲戚联络的“重要根据地”。为此,小卖铺的房檐上安装了一个大喇叭,每当有电话打来,外公、外婆或舅舅就用它大声通知要接电话的人家,那时候,我每每都在心里有点小小的骄傲。现在想来,那个嘹亮的声音在耳边依旧清晰。 我喜欢外婆家的最重要原因是,外婆家人多、热闹、好玩儿。有外公、外婆,特别疼爱我和弟弟,一到家,给我们又是吃肉、又是给泡泡糖、方便面,还给我们倒茶喝,放上烧好的大红枣和很多的冰糖,又甜又好喝,这些“待遇”多少年来每回都是如此,一样都不少,从来没有变过。去了外婆家,玩伴也有很多,我有两个舅舅,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再加上邻居家的兄弟姐妹们,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很是热闹。我们喜欢在宽阔的麦场玩捉迷藏,那里有很多的麦草垛,可以围着它打转周旋,还不容易被发现,甚至还能“打个洞”钻进去,当然也就弄得满身是草了。 那时,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外婆家,都会提前打电话,外公外婆就会在村口的路边早早地等着我们,有时还会有哥哥们或弟弟一起在等。这也让我每次去外婆家时,都有一份小小的期待,高兴又激动,坐在车里倒数着见到他们的那一刻。从小到大,这种等待从来没有停止过,小时候只是欢喜,长大后就成了满满的感动。 后来,我们这些孩子们都长大了,然后各奔东西,回去看外公外婆的次数越来越少,当我上大学之后,甚至一年只去过一两次。现在想来,我真的太不懂事,竟忘了外公外婆也在变老,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在的时候就应该珍惜他们、珍惜与他们一起的时光。 那一年,牡丹开花的时候,外婆来我们家了,我和妈妈、奶奶带着外婆一起去赏花、逛公园,还拍了很多照片。但是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次。外婆回去后没多久,就生病住院了,病也慢慢地越来越严重,年底去世了。 记得外婆住院时,我因为不想去医院、讨厌病房里难闻的气味,所以只是不时地去探望她、送送饭,根本没好好地服侍过她。外婆在医院里,耗尽了她几乎所有的气力,回家后的第三天,她见到了想见的儿女子孙,最终在第四天凌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亲近之人的永久离开,有些懵,之后才醒悟,但我再也见不到外婆了。太想她了,一看照片就会哭,还在梦里见到外婆向我走来,但即使在梦里,我也清楚地知道外婆已经不在了。 后来,我不再看外婆的照片,提起她、想她的时候也只是在心里、在脑海里轻轻带过,这样,不哭也不难过。 如今,再去外婆家时,村口路边等待我们的就只有外公一个人了,到家之后,他依然会给我们倒上甜甜的茶。外公也在用他的方式疼爱我们,冬春时,会在炉子里给我们烤上土豆,夏秋时,会给我们摘很多的果子吃。但少了外婆,家里有些冷清,心里总是有些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