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这句话出自电影《无间道》中黄秋生饰演的警官之口,意思如字面所示——坏人恶人坏事做尽却能享受荣华富贵,好人善人却往往没有好下场。 面对这种千百年来被世间过往无数次证明的“人间真理”,众生反应大抵如下; 大部分人一次次重复捶胸顿足状嗟叹上天不公、好人没好报,心中大骂恶人当道,一边同情着那些不得善终的好家伙们,一边借此排解着现实中自己的诸多不如意之怨,再几日之后没事人一般如往日接着过自己的小日子,毕竟已然叹完骂完,多说多思无益。 部分人听闻此语恍然大悟,仿佛找到了自己以往失败的“通解”,就此从幼时即耳濡目染的传统道德观中解脱而出,高声疾呼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之类的利己主义代表言论作为自己新的行动指南,大踏步向前,却不知身心逃不出此中囹圄。 少数几人,或是摇摇头,或是微微一笑,便继续走自己的路去了。 我们大多数人,皆是那大多数人。 当你困惑于那几个自顾自不回头的少数派究竟要走向何方,跟上前即将发问时,他们罕见地停下了脚步,回过了头看着你。 “请问你为什么还要……” “哦,我只是做我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罢了。” “可难道你不知道继续这样走下去,你很有可能要倒大霉吗”你既想知道答案, 又不免有些替这个看上去傻乎乎的人担心。 “嗯,这再正常不过了。” “那……” “好人从不代表着必能得到好报,坏人同样也不意味着恶报必会在其身降临。”又一次他打断了你的提问。 这次,你不再提问,只是听对方说,因为你知道你会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的。 “广义来说,你我都是自私的,这是人作为生物的固有局限,这是站在人的立场,不可逃脱的动物性决定的必然事实。如果不自私,人类作为一种有机存在便无法续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自私从不是错误,你也无须为自私而自责、愧疚,痛苦。” “然而和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类,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情感。这种系统,深邃而不可知,是当前我们无法以任何方式尝试模仿的,我们在此领域倚仗的一切根本性法则,也仅是建立在根源以上表层的推测。正因如此,情感是如此的诱人深入,如此的不可多得,即便是看上去最冷血无情之人,内心也无法断绝对这种人类特有的诱惑的渴求。” 一阵寒风吹来,两个人下意识地紧了紧领口,踱步向前而去。 本质上,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竭尽全力使自己满足。满足的,正是我们常说的人之私欲。自我满足的途径,既可以是生存、权力、财富、美食、知识、性,也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关乎于某种特定群体的情感。 自我们出生以来,一直都在这条绝对公平的、不允许任何个体回头的大道上寻觅、求索,偶尔踌躇满志蓄力一条路走到黑,不时徘徊于各条小路间犹豫取舍不决,常常在眼观他人进度中不甘,故以自我催眠法催促自己麻木地赶路上前——不管哪条路,快走便是。 殊途同归,不论一个人一生追求的是哪个、哪些,所有路径的另一端,无他,必将交汇于一点,这一点的名字,我们可以叫他“自我价值”。 终点处,看到零零散散几个脚踩两条甚至三条路的优等生,他们中有的怡然自得,有的汗流浃背,更有甚者瘫倒不起——终还是成功者的样子了,让我们鼓掌! 还有些顺着一条路狠狠咬牙走下来的坚韧之辈,正如释重负般抬腿过线——也很不容易了,难得的人中吕布啊。 然半晌过去了,其他人呢? ——他们死在路上了。 是的,以肉体形式存在的他们,在到达自我价值的终点前死去了。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杀人放火、修桥补路、金腰带和无尸骸,此四者中两两并不矛盾,三者、四者亦然如是。你可以说,修桥补路的古今贤人理应荣华富贵、一生平安,杀人放火的人间魔鬼才应该挫骨扬灰、死无尸骸,可又有谁白纸黑字地告诉你这个世界本会和你一字一句地讲道理呢,莫不是那连篇累牍的书书本本? 才能素与品德无关。人类历史上固然存在寥若星辰般才德兼备的贤人作为人类文明的启明星,但自私的本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整体架构,进而终究决定了在大多数时候,在大多数地方,金腰带者大多是杀人放火之辈,无尸骸者大多是修桥补路之徒。没办法,谁让人家坏的精、坏的巧、坏的妙、坏的有本事呢? 什么,你告诉我你不服?你质问老天凭什么好人活得挣扎,坏人活得潇洒? “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既然你不服,好!去做一个既能修桥补路,又能系金腰带的人吧,届时你自会明白,不过那时或许你也不再需要这金腰带了。” 说罢,他加快脚步,径直向着远处天地一线走去,不再回头。 你站在原地,凛冽的风声几乎要盖住远出传来的耳语—— “当然,个人而言,相较于司马懿和赵构这样的聪明人,我还是更欣赏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和于谦这样的愚夫。不要问我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谁让老子喜欢呢?”